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13,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灵德
民德
戴德
年德
母德
承德
褒德
炎德
旌德
德经
德心
木德
懋德
德懋
宿德
《漢語大詞典》:灵德(靈德)
神灵的恩德。《文选·班固〈东都赋〉》:“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吕延济 注:“言以此鼎升宗庙,享天地,以明神灵之德。”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春雨》诗:“歌风讚灵德,舞蹈起轻埃。” 宋 苏轼 《立春祭土牛祝文》:“仰惟灵德,佑我穡人。”
分類:神灵恩德
《國語辭典》:民德  拼音:mín dé
人民的道德。《论语。学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國語辭典》:戴德  拼音:dài dé
人名。(西元前48~33)字延君,生卒年不详,汉梁人。为西汉经学家,与其侄圣同受礼于后苍,戴德称大戴,戴圣称小戴。德删辑八十五篇,名《大戴礼》;圣又删为四十九篇,名《小戴礼》,即今之《礼记》。
《漢語大詞典》:年德
年龄德行。礼记·礼运:“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 孔颖达 疏:“合男女使当其年,颁爵位必当其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兄年德在前,家之英俊,何害之?不如杀我。”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 潞公 慕 唐 白乐天 九老会,乃集 洛 中卿大夫年德高者,为耆英会。”
《漢語大詞典》:母德
人母的德性。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薄太后 母德慈仁, 孝文皇帝 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
分類:德性
《漢語大詞典》:承德
蒙受德泽。书·周官:“六服羣辟,罔不承德。”汉书·礼乐志:“詔抚成师,武臣承德。”
分類:蒙受德泽
《漢語大詞典》:褒德
亦作“褒德”。 颂扬德行。《汉书·武帝纪》:“夫本仁祖义,襃德禄贤,劝善刑暴,五帝三王所繇昌也。” 唐 白居易 《李愬等咸赐爵一级制》:“封爵之设,在乎赏劝,有以褒德,有以序勤:耸善兴功,实由兹道。” 清 朱琦 《书欧阳永叔答尹师鲁书后》:“吾观自古圣人褒德録贤,而论语所记,如 吴太伯 、 微子 、 比干 、 伯夷 、 柳下惠 之属,详矣。”
分類:颂扬德行
《漢語大詞典》:炎德
犹火德。《楚辞·远游》:“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姜亮夫 校注:“阴阳家旧説,南於五行属火,故曰炎德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华子冈》诗:“南州实炎德,桂树陵寒山。”
分類:火德
《國語辭典》:旌德  拼音:jīng dé
表彰有善行的人。晋。桓温〈荐谯元彦表〉:「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周书。卷一○。邵惠公颢传》:「旌德树善,有国常规。」
分類:表彰有德
《漢語大詞典》:德经(德經)
道德的法则,标准。
《漢語大詞典》:德心
仁善之心。《诗·鲁颂·泮水》:“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朱熹 集传:“德心,善意也。”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宋 曾巩 《回运使郎中状》:“虽德心之大,遗名秩以自谦;而士品之微,顾材资而安称。”
《漢語大詞典》:木德
(1). 秦 汉 方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胜,附会王朝的命运,以木胜者为木德。史记·封禅书:“ 夏 得木德,青龙止於郊,草木畅茂。” 三国 魏 曹植 《帝喾赞》:“祖自 轩辕 , 玄嚣 之裔。生言其名,木德帝世。”周书·明帝纪:“自火行至今,木德应其运矣。” 唐 窦常 《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诗:“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
(2).谓上天生育草木之德。亦特指春天之德,谓其能化育万物。语出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孔颖达 疏:“盛德在木者,天以覆盖生民为德,四时各有盛时,春则为生,天之生育盛德,在於木位。” 晋 傅玄 《柳赋》:“美允灵之鑠气兮,嘉木德之在春。” 唐 高适 《奉酬北海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诗:“春野变木德,夏天临火星。”
《漢語大詞典》:懋德
(1).勉行大德。书·毕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 孔颖达 疏:“勉力行德,能勤小事。” 明 张居正 《〈西陵何氏族谱〉序》:“彼其先世之泽,及身而已,淳者已漓,而不思懋德以醖醇;厚者已薄,而不知返德以归厚。”
(2).盛德。宋书·谢灵运传:“宏功懋德,独絶古今。”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英声西被,懋德东渐。”
分類:盛德大德
《漢語大詞典》:德懋
谓在德行上勉力。书·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 孔 传:“勉於德者则勉之以官,勉於功者则勉之以赏。” 唐 元稹 《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慎独以修身,推诚以事朕。职劳可举,德懋宜升。”
分類:德行勉力
《漢語大詞典》:宿德
年老有德者。东观汉记·北海敬王睦传:“而 睦 谦恭好士,名儒宿德,莫不造门。”新唐书·张玄素传:“ 孔颖达 、 赵弘智 皆宿德鉅髦,兼识政机,望数召见,述古今,增懿明德。” 清 恽敬 《〈坛经〉书后》一:“未悟之先,拂拭导之;既悟之后,拂拭养之。宗门宿德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