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鞭毛虫(鞭毛虫)  拼音:biān máo chóng
泛指鞭毛虫总纲的原生动物。体微小,一端生一或数条鞭毛,用以摄取食物及游泳。生活在淡水、咸水或寄生于动物体内。如眼虫(裸藻)、滴虫。
《国语辞典》:草蜘蛛  拼音:cǎo zhī zhū
动物名。蜘蛛纲真蜘蛛目。体微小,椭圆形,全身褐黄,腹部特长。常张网于草木枝叶间,捕食虫类。
《国语辞典》:尘爆(尘爆)  拼音:chén bào
空气中极微小的可燃性物质,如面粉、煤尘、谷尘等,浓度相当高时,遇到引燃因素,如摩擦、静电、火花等,所发生的爆炸。
《国语辞典》:轮虫(轮虫)  拼音:lún chóng
动物名。轮形动物。体极微小、无脊椎。前端有轮盘状物,轮缘环生纤毛,为运动及摄取食物之具。雌雄异体,淡水及海水均产,为一般水生动物的天然饵料。
《国语辞典》:褒采一介  拼音:bāo cǎi yī jiè
一介,微细。「褒采一介」指称扬并采用微小的长处。南朝齐。谢朓〈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国语辞典》:背本争末(背本争末)  拼音:bèi běn zhēng mò
放弃最基本或最重要的事宜,而去追求微小细节。《汉书。卷一○○。叙传下》:「季世不详,背本争末。吴、孙狙诈,申、商酷烈。」也作「背本趋末」。
《国语辞典》:白玉微疵  拼音:bái yù wéi cī
洁白的璧玉上有微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还有小缺点,美中不足。也作「白璧微瑕」。
《国语辞典》:原子量  拼音:yuán zǐ liàng
1.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基态原子之静止质量。
2.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的质量极为微小,于是以碳-12原子为标准,定其原子量为12原子质量单位(amu)。其他原子之质量为与碳-12原子质量之十二分之一的比值。
3.平均原子质量。考虑原子在自然界中的丰度,计算所得之平均质量,即其周期表上所列的质量。
《国语辞典》:饵料生物(饵料生物)  拼音:ěr liào shēng wù
供给幼鱼、幼虾等生物幼体作为食物的微小生物。如浮游性的藻类、线虫等。
《国语辞典》:尺寸之地  拼音:chǐ cùn zhī dì
形容极微小的地方。宋。苏洵〈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国语辞典》:尺寸之功  拼音:chǐ cùn zhī gōng
形容微小的功劳。《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汉王将数十万之众,距巩、雒,阻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三国演义》第三回:「尔无尺寸之功,焉敢妄言废立,欲乱朝廷?」
分类:微小功劳
《国语辞典》:寸丝半粟(寸丝半粟)  拼音:cùn sī bàn sù
一寸丝线,半粒米。形容非常微小。《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
《国语辞典》:虫沙微类(虫沙微类)  拼音:chóng shā wéi lèi
比喻微小无足轻重的东西。唐。皇甫枚《王知古》:「某虫沙微类,分及湮沦;而钟鼎高门,忽蒙采拾。」
《国语辞典》:凝胶体(凝胶体)  拼音:níng jiāo tǐ
胶体溶液中呈网状排列的微小粒子,因黏度增加而聚合成的胶冻状物质。如洋菜即是凝胶体的一种。
《国语辞典》:朗巴儿(朗巴儿)  拼音:lǎng bā ér
方言,小小的、末尾的。形容人力量微小,没有多大能耐。如:「有你这龙头老大顶在前头,还用怕他们那些朗巴儿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