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87,分15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徐市载女(又作:徐市邀 徐福)
徐甲
徐子(又作:徐孺 ...)
徐元直(又作:徐庶)
徐熙
徐孝克
徐衍入海
徐庾
严徐
羊公灭吹鱼
一绳何系
应徐
词典
徐徐
徐行
徐州
典故
徐市载女
 
徐市邀
 
相关人物
徐福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3086~
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还为伪辞曰:『臣见海中大神,言曰:「汝西皇之使邪?」臣答曰:「然。」「汝何求?」曰:「愿请延年益寿药。」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即从臣东南至蓬莱山,见芝成宫阙,有使者铜色而龙形,光上照天。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

例句

石桥东望海连天,徐福空来不得仙。 李商隐 海上

徐韨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李白 古风之三

徐福竟何成,羡门徒空言。 独孤及 观海

徐福文成多诳诞,上元太一虚祈祷。 白居易 海漫漫

六国英雄漫多事,到头徐福是男儿。 罗隐 始皇陵

亦留仙诀在人间,齧镞终言药非道。始皇不得此深旨,远遣徐福生忧恼。 贯休 了仙谣

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 韦庄 咸阳怀古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 顾况 行路难三首之三

管宁虽不偶,徐市傥相邀。 顾况 送从兄使新罗

典故
相关人物
老子
 
徐甲


《神仙传》卷一〈老子》
老子有客徐甲,少赁于老子,约日雇百钱,计欠甲七百二十钱。甲见老子出关游行,速索偿不可得,乃倩人作辞,诣关令尹喜,以言老子。而为作辞者亦不知甲已随老子二百馀年矣,惟计甲所应直之多,许以女嫁甲。甲见女美,尤喜,遂通辞于尹。喜得辞一惊,乃见老子。老子问甲曰:「汝久应死,吾昔赁汝,为官卑家贫,无有使役,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汝何以言吾?吾语汝到安息国,固当以黄金计直还汝,汝何以不能忍?」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丹书文字如新,甲成一具枯骨矣。喜知老子神人,能复使甲生,乃为甲叩头请命,乞为老子出钱还之。老子复以《太元符》投之,甲立更生。

例句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李商隐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李德裕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之二

典故
徐子
 
徐孺
  
徐稚

相关人物
徐稚

参考典故
悬榻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义,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明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徵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出生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746~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后汉书》卷五十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徐稚〉~747~
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例句

见知嘱徐孺,赏句类陶渊。 孟郊 寄陕府邓给事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张继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李端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水淹徐孺宅恒乾,绳坠洪崖井无底。 顾况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顾况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典故
徐元直
 
徐庶

相关人物
徐庶


《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诸葛亮传〉~9~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大,而智太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朮,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不?」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字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徵,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刀戟,更●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例句

今代徐元直,高风自可亲。 唐彦谦 宿赵𡸯别业

徐庶高交友,刘牢出外甥。 杜甫 奉送二十三舅录事之摄郴州

何事明廷有徐庶,总教三径卧蓬蒿。 翁洮 赠进士王雄

典故
徐熙

相关人物
徐熙


《宋朝名画评》卷三〈花竹翎毛门〉
徐熙,钟凌人,世仕伪唐,为江南名族。熙善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之类,多游园圃。以求情状。虽蔬菜茎苗,亦入图写。意出古人之外,自造于妙。尤能设色,绝有生意。李煜集英殿盛有熙画,后卒于家。及煜归命,尽入内府。太宗因阅图书,见熙画安榴树一本,带百馀实,嗟异久之,曰:「花果之妙,吾独知有熙矣,其馀不足观也。」遍示画臣,俾为标准,为上所称如此。
典故
徐孝克

相关人物
徐孝克


《南史》卷六十二《徐摛传》附《徐孝克传》
陵弟孝克,有口辩,能谈玄理。性至孝,遭父忧殆不胜丧。事所生母陈氏,尽就养之道。梁末,侯景寇乱,孝克养母,饘粥不能给。妻东莞臧氏,领军将军盾女也,甚有容色。孝克乃谓曰:「今饥荒如此,供养交阙,欲嫁卿与富人,望彼此俱济,于卿如何?」臧氏弗许之。时有孔景行者,为侯景将,多从左右逼而迎之,臧氏涕泣而去,所得谷帛,悉以遗母。孝克又剃发为沙门,改名法整,兼乞食以充给焉。臧氏亦深念旧恩,数私致馈饷,故不乏绝。后景行战死,臧氏伺孝克于途中,累日乃见,谓孝克曰:「往日之事,非为相负,今既得脱,当归供养。」孝克默然无答。于是归俗,更为夫妻。

例句

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吴融 还俗尼

典故
徐衍入海

相关人物
徐衍


《史记》卷八十三《邹阳列传》
「邹阳者,齐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閒。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禽,恐死而负累,乃从狱中上书曰:……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东汉·服虔注:「周之末世人。」唐·颜师古注:「负石者,欲速沉也。」

例句

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诚为愚。 李贺 箜篌引

典故
相关人物
庾信
 
庾肩吾
 
徐摛
 
徐陵


《北史》卷八十三〈文苑列传·庾信〉~2793~
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例句

尘埃徐庾词,金玉曹刘名。 孟郊 赠苏州韦郎中使君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 罗隐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典故
相关人物
严安
 
徐乐


《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是时赵人徐乐、齐人严安俱上书言世务,各一事。徐乐曰:『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于瓦解,臣闻周有天下,其治三百馀岁,成康其隆也,刑错四十馀年而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馀岁,书奏天子,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于是上乃拜主父偃、徐乐、严安为郎中。」

例句

北朝荣庾薛,西汉盛严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典故
羊公灭吹鱼

相关人物
徐胤
 
羊祜(字叔子)


《晋书》卷三十四《羊祜传》
「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被甲,铃閤之下,侍卫者不过十数人,而颇以畋渔废政。尝欲夜出,军司徐胤执棨当营门曰:『将军都督万里,安可轻脱!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胤今日若死,此门乃开耳。』祜改容谢之,此后稀出矣。」

例句

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卢纶 送史寀滑州谒贾仆射

典故
一绳何系

相关人物
徐稚


《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稚传》
「(徐稚)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唐·李贤注:「颠,仆也。维,系也。喻时将衰季,岂一人可能救邪?」

例句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典故
相关人物
徐干
 
应玚

参考典故
应刘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
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干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玚,音徒哽反,一音畅。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

例句

菲才叨侍从,连藻愧应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岂惟高卫霍,曾是接应徐。 杜甫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

自叹平生相识愿,何如今日厕应徐。 钱起 宴曹王宅

将必继管萧,岂惟蹑应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

兄弟方荀陈,才华冠应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

《國語辭典》:徐徐  拼音:xú xú
1.安稳的样子。《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唐。萧颖士 江有枫诗:「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2.迟缓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回:「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國語辭典》:徐行  拼音:xú xíng
缓步而行。《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西游记》第三四回:「那把门的小妖,把空轿抬入门里。他却随后徐行。」
《國語辭典》:徐州  拼音:xú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含今江苏省铜山、丰、沛、萧、砀等县,山东省滋阳、邹、滕等县,以及安徽省宿、泗县等地。
《國語辭典》:徐福  拼音:xú fú
人名。秦时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详。始皇闻东海祖洲有不死之药,遣福乘楼船,载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也作「徐韨」。
《漢語大詞典》:徐甲
(1).传说有 徐甲 者,自幼为 老子 佣工,至 老子 出关时,计欠 徐甲 佣资七百二十万钱。 甲 乃诉之关令 尹喜 , 喜 大惊,以告 老子 。 老子 谓 甲 曰:汝久应死,是吾以《太玄清生符》与汝,始能至今日。原计至 安息国 以黄金还汝,何以不能忍?乃使 甲 张口向地,其《太玄符》立出于地,而 甲 亦死。 喜 知 老子 神人,乃为 甲 叩头请命,并乞为 老子 出钱还之。 老子 复以《太玄符》投之, 甲 立更生。 喜 即以钱二百万与 甲 ,遗之而去。事见《太平广记》卷一引 晋 葛洪 《神仙传·老子》。后用为助人还魂之典。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凤交开景,返 徐甲 之营魂;龙光照天,杜 宣尼 之神气。”
(2).借指雇工。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仰飞仙,犹龙无迹。谁与同去,挑包 徐甲 ,负辕 班特 。”
《漢語大詞典》:徐孺子
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漢語大詞典》:徐庾
南朝 陈 徐陵 和 北周 庾信 的并称。 唐 刘知几 史通·论赞:“大 唐 修晋书,作者皆当代词人,远弃 史 班 ,近宗 徐 庾 。”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陈子龙》:“其四六跨 徐 庾 ,论策视二 苏 。”
《漢語大詞典》:严徐(嚴徐)
(1). 严安 、 徐乐 的并称。 汉武帝 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 北朝 荣 庾 薛 , 西汉 盛 严 徐 。”
(2).泛指有才识之士。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
《漢語大詞典》:应徐(應徐)
汉 应瑒 、 徐干 的并称。二人以诗文著名,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有才华的宾客。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诗之一:“菲才叨侍从,连藻愧 应 徐 。” 唐 高适 《苦雨寄房四昆季》诗:“兄弟方 荀 陈 ,才华冠 应 徐 。” 明 梁辰鱼 《红线女》第一折:“讌排仙苑,詔待公车,边开 卫 霍 ,舘接 应 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