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供顿(供頓)
(1).供给行旅宴饮所需之物。 北魏 崔光 《谏灵太后幸嵩高表》:“供顿候迎,公私扰费。” 唐 元稹 《连昌宫词》:“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明 冯梦龙 《智囊补·上智·范槚》:“ 景 藩役兴,王舟涉 淮 ,从 彭城 达於 宝应 ,供顿千里。” 清 张杓 《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客兵既苦於驰驱,地主亦劳於供顿。”
(2).设宴待客。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江南风俗,儿生一朞……常有酒食之事耳。无教之徒,虽已孤露,其日皆为供顿。”
(3).指饮食。旧唐书·王翃传:“ 翃 备供顿,肉败粮臭,众怒以叛。”
《漢語大詞典》:通客
接待客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黎氏:“ 谢 得妇,嬖爱异常,日惟闭门相对,更不通客。”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有善讼者,一日为人书讼牒,将罗织多人。端绪缴绕,猝不得分明,欲静坐搆思。乃戒毋通客,併妻亦避居别室。”
《国语辞典》:奉客  拼音:fèng kè
接待客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其食客三千人,邑入不足以奉客。」宋。黄庭坚〈书梵志翻著袜诗〉:「今人以珍馔奉客,以草具奉其亲。」
《漢語大詞典》:客馔(客饌)
待客的饭食。 南朝 齐 王融 《皇太子哀策文》:“鹤关昼掩,鳧灯夜沉,仍袭未改,客饌如临。”红楼梦第六回:“一时 周瑞家的 传了一桌客饌,摆在东屋里,过来带了 刘老老 和 板儿 过去吃饭。”
分類:待客饭食
《漢語大詞典》:洗腆
谓置办洁净丰盛的酒食。多指用来孝敬父母或款待客人。《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厥父母庆,自洗腆,致用酒。” 蔡沉 集传:“洗以致其洁,腆以致其厚也。” 明 李东阳 《毛间翁墓表》:“汝为商以供吾养,遂致洗腆,安其高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公子使圉人挽轡,拥之以行。至家,立命洗腆。”
《漢語大詞典》:作黍
做黍米饭。语出《论语·微子》:“杀鸡为黍而食之。”后以“作黍”为备家常饭诚意待客之谦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九山王:“今遣小女辈作黍,幸一垂顾。”
《漢語大詞典》:浇客(澆客)
谓以酒待客。 宋 王安石 《元丰行示德逢》诗:“倒持龙骨掛屋敖,买酒浇客追前劳。”
分類:待客
《國語辭典》:宾郎(賓郎)  拼音:bīn láng
1.槟榔的别名。参见「槟榔」条。
2.牛鼻上套的圈子。《北史。卷二四。王宪传》:「伪赏宾郎之味,好咏轻薄之篇。」《西游记》第五二回:「老君将『金钢琢』吹口仙气,穿了那怪的鼻子,解下勒袍带,系于琢上,牵在手中,至今留下个拴牛鼻的拘儿,又名『宾郎』。」
《漢語大詞典》:客养(客養)
谓像待客一样奉养。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一:“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
分類:待客奉养
《國語辭典》:官房  拼音:guān fáng
公家所有的房舍。
《漢語大詞典》:除舍
(1).整修、打扫房舍。表示恭敬待客之意。汉书·孙宝传:“御史大夫 张忠 辟 宝 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偫。” 颜师古 注:“除,谓修饰扫除也。”
(2).官吏初上任所住宿的房舍。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是以每相二千石至, 彭祖 衣帛布单衣,自行迎除舍。” 颜师古 注:“至除舍迎之也。除舍,谓初所至之舍。”
《漢語大詞典》:虚舍
空发,空放。 汉 张衡 《西京赋》:“矢不虚舍,鋋不苟跃。”
犹空室。谓整理住舍以待客至。新唐书·文艺传下·崔颢:“ 李邕 闻其名,虚舍邀之。”
《國語辭典》:客厅(客廳)  拼音:kè tīng
专门用来会客的厅堂。《文明小史》第三七回:「纬卿情知他们不见也不得干休,只得领他们到客厅上坐了。」
《国语辞典》:下蛊(下蛊)  拼音:xià gǔ
将自制的特殊毒剂置于酒、茶中待客,藉以控制饮用者的心智,或使饮用者中毒身亡。
《國語辭典》:闭门羹(閉門羹)  拼音:bì mén gēng
古时妓女拒绝客人进门,仅作羹待客而不与之相见。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迷香洞》:「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甚异者有迷香洞、神鸡枕、锁莲灯,次则交红被、传香枕、八分羊。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后比喻为拒客的意思。如:「下次他敢再来,我就给他闭门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