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下一页
鄱阳湖
彭泽米
元亮秫
陶令秫
打灰堆
折腰禄
柴桑主
但求如愿
陶潜(世称 陶令、陶叟、陶徵君、陶徵士、陶居士、种柳人、陶彭泽、靖节徵士、篱下先生、归去来子 别称 五柳、五柳先生、靖节先生、彭泽令、彭泽宰、五柳陶 字 渊明、元亮 靖节 )
鲁悉达(字 志通 彭泽县侯 孝 )
彭泽(字 民望 )
彭泽(字 济物 号 幸庵 襄毅 )
彭泽(字 仁卿 号 芝田 )
分类词汇(续上)
赋归去鄱阳湖
彭泽米
元亮秫
陶令秫
打灰堆
折腰禄
柴桑主
但求如愿
其它辞典
王舒(字 处明 彭泽县侯 )陶潜(世称 陶令、陶叟、陶徵君、陶徵士、陶居士、种柳人、陶彭泽、靖节徵士、篱下先生、归去来子 别称 五柳、五柳先生、靖节先生、彭泽令、彭泽宰、五柳陶 字 渊明、元亮 靖节 )
鲁悉达(字 志通 彭泽县侯 孝 )
彭泽(字 民望 )
彭泽(字 济物 号 幸庵 襄毅 )
彭泽(字 仁卿 号 芝田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33 【介绍】: 东晋琅邪临沂人,字处明。王导从弟。少好学。晋元帝命参镇东军事,出补溧阳令。明帝立,出为会稽内史,行扬州刺史事。成帝咸和三年苏峻反,率众与庾亮、温峤、陶侃共讨灭之。以初战屡失利,自贬去节。侃立行台,上舒监浙江东五郡军事,封彭泽县侯。寻卒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5或376—427 【介绍】: 东晋庐江浔阳人,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陶侃曾孙。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全晋文
潜字元亮,一名渊明,或云字渊明,侃曾孙。为州祭酒,自解归,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补彭泽令。义熙三年解印去。徵著作郎不就。宋元嘉中卒,颜延之谥之曰“靖节徵士”。有集九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陈扶风郿县人,字志通。梁末与弟鲁广达同讨平侯景,授北江州刺史。累有战功。梁敬帝及王琳均欲用之,悉达意存观望,后王琳结北齐以制之,遂率数千人济江归陈霸先,封彭泽县侯。陈文帝即位,迁吴州刺史。仗气任侠,不以富贵骄人,雅好词赋,招礼才贤。遭母忧,哀毁过礼,以疾卒,时年三十八。谥孝。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民望,攸县人。景泰丙子举人。明诗纪事·乙签·卷十九
泽字民望,攸人。景泰丙子举人,除应天通判。有《老葵巢》。 (《怀麓堂诗话》:吾楚人多不好吟,故少师授。彭民望少为诸生,偏好独解,得唐人家法,如《渊明图》诗曰:「义熙人物羲皇上,典午山河甲子中。怪杀浔阳江上水,随潮流过石城东。」《幽花》曰:脉脉斜阳外,微风助断肠。」桔槔亭曰:「春风满溪水,不见野人劳。」皆佳句也。独不自贵重,诗不存稿。予辑而藏之,仅百馀篇而已。 《沅湘耆旧集》:民望诗宗法甚正,涯翁称其清而腴,简而有馀,见之而可亲,追之而不能及其所之。其倾倒如此。 《田按:者葵风调遒上,七律尤推擅场,正统、景泰间不多见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势豪杀人,泽处以死。中贵祈免,不听。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进右都御史。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进左都御史。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世宗即位,起兵部尚书。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隆庆初,复官。谥襄毅。维基
彭泽(1459年—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陕西承宣布政使司临洮府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军事将领。官至兵部尚书。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出为直隶徽州府知府,任内赏识礼遇生员唐皋,后来唐皋考中状元。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为政严明。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称。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改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当时刘惠、赵燧在河南叛乱,命彭泽与咸宁伯仇钺进剿,连续数十次战役后,平定。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替代洪钟总督川、陕诸军,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平定后,不久,内江、荣昌贼乱再起,之后他转移征讨,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其再三请求归还后,得到批准;但未离开时,恰逢土鲁番佔据哈密,逮捕忠顺王速檀拜牙郎离去,并索要金币。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等上报,请求派遣大臣经略。大学士杨廷和等一同举荐彭泽。彭泽因为久居战场早已生厌,请求归乡引病辞职,并推举邓璋、咸宁侯仇钺可继任。明武宗下诏书慰问勉励,方才赴任陕甘总督。为抵达后事平,遂归还处理都察院事。当初,兵部尚书一职位缺,廷臣举荐彭泽,但王琼得到,且私下诋毁彭泽。言官多弹劾王琼,于是两人有矛盾。彭泽又时常辱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但钱未听信。王琼于是邀请彭泽喝酒,并在屏间藏匿钱宁,挑拨彭泽喝醉并辱骂,使得钱宁听到。当时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议以许泰率领部队进攻,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诏书刚下,罢免许泰,又不命彭泽总制,唯独派遣提督率领两个游击部队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泽。彭泽于是上奏派遣成国公朱辅,恰逢蒙古撤军,彭泽归还梳理都察院事。当初写亦虎仙私下与土鲁蕃酋速檀满速儿勾结,而彭泽最初不知而派遣。满速儿以城印来归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写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满速儿,准备进占肃州。当时,彭泽已经离开,赵鉴也离去,李昆担任甘肃巡抚,他顾虑有变,在甘州扣留人质,并驱逐写亦虎仙出关。满速儿听后大怒,再次进占哈密,并分兵进攻沙洲,亲自率万余骑兵进犯嘉峪关。游击芮宁与参将蒋存礼抵禦,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敌军,后兵败阵亡。满速儿遂屠城杀掠。明武宗再次诏彭泽提督三边军务。恰逢副使陈九畴称因为逮捕使者而使得内应绝,于是再次请求和议。于是撤销彭泽出兵,彭泽乞求归乡。此后,王琼追论嘉峪关战败,而钱宁从中参与,而大学士梁储等坚持反对,于是事方止。王琼仍然坚持追论彭泽事,李昆、陈九畴一同被逮捕追论。彭泽被贬为民、李昆被罢免官位,陈九畴除名。明世宗继任后,钱宁事败,王琼亦得罪。御史杨秉中请求召回彭泽,随即起用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侍经筵、奉敕提督团营军务。李昆、陈九畴两人亦恢复官职。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对军队官员进行改制,淘汰锦衣卫所等官员,从而招致大量积怨。言官交相弹劾,仍然加少保,赐敕乘传归。当时锦衣百户王邦奇亦诋毁彭泽,称哈密之事,是因为彭泽贿赂土鲁番求和而导致,言语涉及杨廷和、陈九畴等。因此张璁、桂萼遂逮捕陈九畴戍边。而彭泽亦被夺职为民,家居郁郁而卒。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襄毅。
人物简介
维基
彭泽(1489年—?),字仁卿,号芝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军籍,进士出身。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会试一百三十名,廷试二甲九十八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吏部验封司主事,后改吏部考功司主事。嘉靖三年,升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嘉靖五年,再升稽勋司郎中。次年,改吏部文选司郎中。同年十月,改右春坊右谕德。嘉靖八年,收掌文书官。八年八月,首辅张璁去职,彭泽以其党,被调外任,不久上疏乞休,因自言无过,止以议礼得罪于人,诏令供职如故。九年七月升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十年七月因怂恿行人司司正薛侃上疏选亲王一人入京为守城王,辅佐东宫,触怒世宗,薛侃被下狱审讯,牵涉至夏言、给事中孙应奎、曹汴,俱下狱,经过审讯,首辅张孚敬被令致仕,彭泽被充军遣戍山西。后遇赦释放归乡,卒于家。
《漢語大詞典》:元亮秫
晋 陶潜 字 元亮 ,性嗜酒,尝为 彭泽 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穀。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 唐 杜牧 《许七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冻醪 元亮 秫,寒鱠 季鹰 鱼。”
《漢語大詞典》:陶令秫
高粱。因 陶渊明 为 彭泽令 时,“公田悉令吏种秫稻”而得“陶令秫”之名。见《宋书·隐逸传·陶潜》。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高士贞倩》:“有《采菽堂诗集》……《放言》云:‘无家可种 故侯 瓜,何地容栽 陶令 秫。’”按, 故侯 ,指 秦 东陵侯 召平 。
《漢語大詞典》:折腰禄
《漢語大詞典》:柴桑主
《南史·隐逸传上·陶潜》载, 潜 在 彭泽 令任上,曾派一佣工助其子耕于 柴桑 ,诒书曰:“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后因以“柴桑主”指善待佣工的 陶潜 。 明 屠隆 《綵毫记·庐山受枉》:“叹佣奴自卖 朱家 鲁 ,少小蒙恩遇,絶鞭笞、人子相看,不减 柴桑 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