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彭泽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岳池人,字季瞻,号国栋。
正德三年进士。
授户科试给事中,累迁工科都给事中。
武宗巡游,欲至宣府。
天柱刺血书疏进谏,引隋炀帝游江都事为鉴。
逾月,兵部尚书王琼欲陷害都御史彭泽,天柱力争,遂出为临安推官。
世宗即位,复旧职,迁大理寺丞。
维基
石天柱(1479年—1524年),字季瞻,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顺庆府岳池县(今四川省岳池县),正德戊辰进士。
官都给事中时,以刺血上疏谏武宗南巡闻名。
治《易经》,行四,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六十九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十八名,第三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当授给事中,吏科李宪请按照监察御史例,给其试职一年,授户科试给事中。
乾清宫火灾,石天柱上疏称朝廷弊病,累迁工科都给事中。
正德十一年(1515年),都督马昂献其妹马氏给武宗,而此女已有身孕。
石天柱率领同僚联名两次上疏,不报。
泰山有碧霞元君祠,宦官黎鉴请求徵收香火钱作为修葺费用。
石天柱称祀典中只祭祀东岳神,没有所谓的碧霞元君,属于不合礼法的淫祀,不能许可。
正德十二年四月,武宗下诏清出西安门外鸣玉、积庆二坊民居,并所有修建,石天柱等上疏请求停止,武宗全然不省察。
同年,武宗开始在塞外巡游,并在宣府修建镇国府,石天柱率领同僚尽力进谏。
孝贞纯皇后将要安葬,武宗借动土名义又要巡游。
石天柱念及皇帝游乐无度,朝廷大臣虽进谏,武宗仍不回心转意,遂思感动的方法,于是决定写刺血奏疏。
大致为:奏疏共有数千字,当石天柱刺血时,恐怕被家人阻拦,他就躲到密室里面,即使妻儿也不知。
上疏后,便换下衣服等待罪罚。
得知此事的人都感到悲怆,而武宗仍然不省悟。
一个月过后,兵部尚书王琼欲借哈密战事杀害都御史彭泽
群臣商议时,王琼盛气凌人,众人不敢发言。
石天柱与同僚王爌力辨彭泽无罪。
最后,彭泽仅遭到罢免处分而已。
王琼为此报复,发天柱为临安府推官。
明世宗继位后,王琼免职。
石天柱复职。
不久升任大理寺丞,未任卒。
嘉靖四年(1525年),其子石忠请恤,特予祭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2—1530 【介绍】: 明浙江临海人,字一之,号山南。正德六年进士。授重庆府推官,擢江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南昌府。朱宸濠叛,忠誓言效忠朝廷,并暗作防备。嘉靖时,官至福建按察佥事。有《南巡稿》。
维基
叶忠(1482年—1530年),字一之,号山南,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军籍。
浙江乡试第二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三百三十五名,登第三甲第八十名进士。
初为四川重庆府推官,总制彭泽以为“奇才”,历江西道御史,正德十三年(1518年)巡按江西,十五年复命巡按江西,因父卒未赴任。
服阕,诣京复补河南道,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八年九月出为福建按察司佥事。
便道归家,遘寒疾弗治,年四十有九。
潘仿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仿(1484年—?
),字景哲,号三峰,河南河南府洛阳县人,民籍。
正德五年河南乡试第八十六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三名,登第三甲第二十八名进士。
正德十一年(1516年)由吉安府推官选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十二年巡按陕西,十三年因“薛凤鸣案”被逮问,仍拟调外任,都御史彭泽申救始免之。
十五年再次巡按陕西,十六年巡按甘肃,嘉靖三年(1524年)巡按浙江,五年八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八年升辽东苑马寺卿,十二年四月累升至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地方,十月因军乱而罢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蒙古部落首领。
正德四年,以获罪其主西奔青海。
自此经常攻掠甘肃西宁。
九年,总制彭泽集诸路军击之,亦不剌遁走。
及军还,仍返青海。
嘉靖间,总制王琼抚定诸少数部族以削其势。
十一年,鞑靼吉囊引众自河套西掠,大破亦不剌,其势遂衰。
韩𢘅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泸州人。
号飞霞道人。
诸生。
彭泽总制川陕军务时,𢘅为之指划用兵方略,功成而人不知。
后往峨嵋山访医。
杨慎称之为真隐。
有《医通》。
王续宗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2 【介绍】: 明陕西静宁人,字继志。
正德中任河南罗山县主簿,时农民军蜂起,汝南州县多陷,续宗筑城,并引淮水,为壕堑。
后奉都御史彭泽命出战,以孤军无援,力战被杀。
杭雄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9—1530 【介绍】: 明陕西绥德人,字世威。
世袭为总旗,正德间进都指挥佥事,参预镇压四川农民军。
彭泽经略哈密。
旋拜大同总兵官。
嘉靖中镇宁夏,破吉囊,八年兵败被劾。

人物简介

维基
薛凤鸣(15世纪—16世纪),顺天府通州宝坻县人,民籍。
弘治八年(1495年)顺天府乡试举人,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进士,初授平阴县知县,正德三年七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四年七月奉命巡历应天、淮扬等府,居高邮,巡历宿州,与所部指挥石玺会饮教场,投壶蹴鞠,被刘瑾缉事厂人员告发,下吏部劾治。
尚书张彩认为三人同时受命巡捕,宁杲、柳尚义所捉获的盗贼功多,而凤鸣纵恣不法,应从重治罪。
于是宁杲、柳尚义皆超迁佥都御史,薛凤鸣被贬编为徐州驿弓手,石玺罚米五百石。
不久后,复令凤鸣巡捕如故。
刘瑾伏诛后,五年(1510年)八月以瑾奸党,被黜职为民。
剥籍家居后,以爱妾赠与锦衣卫钱宁,与从弟薛凤翔有怨,嗾使厂卫将凤翔下狱,刑部审理后发现有冤情,薛凤鸣被捕讯问。
正德十三年(1518年)二月,薛凤鸣指使其妾(一说为二婢子)怀中藏着状纸,赴长安门鸣冤,并自缢而死。
以此凤翔被判死罪,薛凤鸣出狱后,受钱宁指使,状告宝坻知县周在等数十人,俱被逮赴都察院审讯,由监察御史张士隆、许完先后审理,对证之后,周在等人无罪复职,薛凤鸣被关押入狱。
钱宁又令凤鸣女状告治狱者偏枉,将张士隆、许完二人下锦衣卫狱。
都御史彭泽被下旨诘责,周在等人尽数抵罪,而许完、士隆竟被贬为外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7—1548 【介绍】: 明江西吉水人,字叔温,号三符,又号惺惺叟。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知鄞县,历刑部郎中。刘瑾柄政,引疾归。瑾败,召补陕西司郎中,从王守仁平宁王之乱。嘉靖时累迁大理寺少卿,议狱敢直言。官至太仆卿。
维基
曾直(1467年—1547年),字叔温,号三符,一号惺惺叟,江西吉安府吉水县人,民籍。
世居吉水竹山湖。
江西乡试第六十五名举人。
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三名,三甲第六十三名进士。
知鄞县,正德二年(1507年)以母忧去职。
四年起复,补保定府新城县,擢工部营缮司主事,分司通州,满康,调刑部山西司主事,擢署山东司员外郎,九年甲戌转署郎中,得罪阉人锐,引病去职。
十二年起补陕西司署郎中,遇都御史彭泽案起,十三年复告病离职。
世宗即位,起升广东肇庆府知府,嘉靖六年(1527年)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未赴任,同年十二月再升大理寺右少卿,至京后,进左少卿,八年被指为大学士张璁、桂萼私党,多次遭到弹劾,后迁太仆寺卿,十年六月因遗失馀银库簿,托言必奸人欲埋没弊端,故匿其籍,请派遣官员清查。
经过给事中魏良弼等人查明无奸弊,曾直以举动轻妄,展转为欺罔,无人臣礼,被勒令致仕。

人物简介

维基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号心庵(一作新庵),别号紫阳山人。
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
明正德年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
曾奉旨出使朝鲜,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明史稿》有传。
唐皋出身于程朱理学思想积淀深厚的徽州李唐氏文献世家。
他“生而英迈”,但因家道中落穷迫难以为生,靠宗族亲友和乡邻方音等人救济度日。
于是,他发奋读书,胸怀抱负。
乡人方富祯、方銮父子,累世积书,为岩镇著姓,他常往借阅,遂博极群书,又与乡人程元俊等友善。
他名理宿识、文采敏捷,“下笔立就,或请改窜,辄迅笔更撰,不袭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
时任徽州知府彭泽称其为“状元才”,“延礼甚厚” 。
唐皋“尝以年家好谒浔阳守。
守一见,期大魁,赠百缗。
途次,知同行友窘状,怆然曰:‘公贫倍我,何不罄持去为婚养资!
’竟垂橐归。
自身困穷不济却资助他人,体现出唐皋仗义疏财的品格。
安贫读书的唐皋,治《春秋》经,但他的科举之途并不顺利。
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
熊桂任内大兴文教,重建紫阳书院。
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院成,熊桂“拨七校士合四十人”,亲自讲道其中。
唐皋就是这四十人之一。
据传说,熊桂其人“长于青乌之学,相其家(引者注:谓唐皋宅),称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浚水一道,为御阶水,必登高第。
因为买其邻之地,凿水如法”。
作为知府,竟然亲自帮助唐皋完善风水,可谓对其才学十分推重,对其中举也十分期待了。
正德八年(1513年),在从紫阳书院肄业后,唐皋再次赴应天府参加乡试(时任主考官为伦文叙、贾咏等人),结果得中第二名亚元、《春秋》第一名。
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唐皋赴京师参加甲戌科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储、毛澄等人)。
同年三月殿试(读卷官杨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据说,放榜前有人先后驰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认为“不止此”,最后果真高中状元。
原来,他多次梦见“面前列瓜锤一对”,这正是他中状元后游街归第的仪仗。
有司送状元归第以黄盖、瓜锤为导从,就是从此科开始。
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以翰林院修撰、承务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会试。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
新登极的明世宗任命唐皋为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鲜。
在出使期间,唐皋与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苏世让、郑士龙、李希辅、南衮等人唱和,并首次在官方层面上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介绍到朝鲜,对李朝中后期文学复古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朝后,唐皋参修《武宗实录》。
《实录》成,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兼经筵讲官,受赐白金二十两、文绮二表里、罗衣一袭。
这部实录是在“大礼议事件”这一特殊环境下撰写的,且总裁、纂修诸臣大都是武宗朝反对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为君讳”的作法,对武宗违背“祖训”之荒唐政治和荒诞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作为始终参与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对《武宗实录》这部明代史学重要著作的成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于官,年仅五十八岁。
“临终犹进《君子小人章》”,“用不尽其才,朝野惜之”。
明世宗“以其讲读效劳,特与祭一坛”,归葬歙县。
“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诗。
消息传到朝鲜后,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学家李荇、郑士龙等人也都作诗寄托缅怀之情。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