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密迹(密跡)
(1).手持金刚杵护卫佛之夜叉神的总称。因其持有本誓,闻知佛的秘密事迹,故名。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密跡答曰:‘从其众生一切音响,又菩萨音所顺无限。’”大宝积经·密迹金刚力士会一:“时密跡金刚力士默然不报……密跡力士岂能屈意为斯众会,随时敷演诸菩萨,密如来之秘要。”
(2).犹匿迹。行动保密,不露形迹。 明 陆采 《明珠记·珠圆》:“便做 杨 家 红拂 ,改换衣装,密跡潜踪出帝乡,向山林深处。”
《漢語大詞典》:蔽形
(1).遮掩身体。 汉 班固 《白虎通·衣裳》:“圣人所以制衣何?以为絺紘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汝南袁夏甫》:“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 晋 王嘉 拾遗记·秦始皇:“﹝ 宛渠国 ﹞人长十丈,编鸟兽之毛以蔽形。”
(2).隐匿形迹。指隐身术。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润州处士:“女至兄前,兄不之见也,乃弃刀於水中,復往,兄乃见之……復令取刀持之,则不能蔽形矣。”
《漢語大詞典》:反形
反叛的形迹。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今陛下一徵兵於 梁 , 彭王 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晋书·慕容垂载记:“杀吏焚亭,反形已露。”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一:“盖此时 宸濠 之反形已具。”
分類:反叛形迹
《漢語大詞典》:托踪
见"托踪"。
《漢語大詞典》:闭影(閉影)
隐藏形迹。梁书·处士传·陶弘景:“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閲为务。” 清 唐孙华 《送门人时期五贡入太学》诗:“幸君闭影守穷庐,坚白超然免緇磷。”
《漢語大詞典》:泥象
拘泥形迹。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世儒泥象于有无之内,而不知无为之为有为也。”
分類:拘泥形迹
《漢語大詞典》:形响(形響)
形迹和声音。红楼梦第一○二回:“本家众人都道拿住妖怪,争着要看,及到跟前,并不见有什么形响。”
《漢語大詞典》:伏息
隐匿形迹。《汉书·礼乐志》:“姦伪不萌,祅孽伏息,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漢語大詞典》:没影
(1).没有形迹可寻。 明 徐渭 《玉禅师》第一出:“南天狮子倒也好隄防,倒有箇没影的猢猻不好降。”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有一回:山洪暴发,真叫万马奔腾,刻不容缓,忽拉拉一下子,什么山呀、河呀、村庄呀、道路呀,都没影了。”
(2).无根据,不确实。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道:‘你到底那里来的这些没影儿的话?’”
《漢語大詞典》:髴髣
犹髣髴。仿佛。约略的形迹。 宋 叶适 《祭王木叔秘监文》:“舟藏人往,徒载遗像;后生观之,犹得髴髣。”
《漢語大詞典》:忘迹(忘跡)
犹忘形。谓超然物外,忘其形迹。 唐 元结 《惠公禅居表》:“圣者忘跡,达人化心。”参见“ 忘形 ”。
《國語辭典》:忘形  拼音:wàng xíng
1.忘记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2.不拘形迹。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林外史》第一○回:「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3.比喻兴奋失常。如:「得意忘形」。
《漢語大詞典》:形埒
(1).界域。《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三国 蜀 郤正 《释讥》:“管闚筐举守厥所见,未可以言八紘之形埒,信万事之精练也。” 清 王夫之 楚辞通释·九昭:“僕以为抱独心者,岂復存於形埒之知哉!”
(2).形迹,迹象。《淮南子·缪称训》:“道之有篇章形埒者,非至者也。” 高诱 注:“形埒,兆朕也。”
《國語辭典》:隐闵(隱閔)  拼音:yǐn mǐn
1.无形。《淮南子。原道》:「穆忞隐闵,纯德独存。」
2.怀才而悯伤。《楚辞。屈原。九章。思美人》:「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也作「隐悯」。
《漢語大詞典》:鹤篆(鶴篆)
鹤的爪印。其形迹如同篆书,因称。 明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诗》之十五:“鹤篆遍书苔满径,犬声遥在月明邨。”
《漢語大詞典》:晦韬(晦韜)
韬晦。隐匿形迹,不自炫露。 清 汪懋麟 《送树百给事使闽》诗:“感君苦相勉,藏器聊晦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