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选录(選錄)  拼音:xuǎn lù
选择收录。如:「这一本是唐诗的选录。」
《漢語大詞典》:榜元
即榜首。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中的第一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上:“﹝ 李肱 ﹞乃以牓元及第。”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丁稜:“ 唐 放牓讫,謁宰相,即牓元致词。”
《漢語大詞典》:末甲
(1).前锋部队。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擒庞涓》:“吾末甲劲,本甲不断。”
(2).科举制度,殿试录取的等级称甲。最低一等叫末甲。宋史·宗泽传:“﹝ 泽 ﹞登 元祐 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寘末甲。”
《漢語大詞典》:部元
唐 武后 时考选才女,先经礼部考试,录取后,再参与殿试。礼部考试录取的第一名为部元。镜花缘第六五回:“及至命人打听,原来那所大屋已被部元 阴若花 并 章 文 两府小姐住了。”镜花缘第六五回:“众姊妹因 若花 中了部元,个个心欢。”
《漢語大詞典》:淡墨榜
科举时代,礼部录取进士,以淡墨书榜,称“淡墨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杂文:“ 贞观 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进士榜头,竖黏黄纸四张,以毡笔淡墨袞转书曰‘礼部贡院’四字,或曰 文皇 顷以飞帛书之。” 宋 张洎 贾氏谭录:“ 李紆 侍郎将放举人,命笔吏勒纸书,未及填右语‘贡院’字,吏得疾暴卒。礼部令史 王昶 者亦善书, 李侍郎 召令终其事。适值 王昶 被酒已醉,昏夜之中半酣,染笔不能加墨,迨明悬榜,方始觉悟,则修改无及矣。然一榜之内,字有二体,浓淡相间,反致其妍。自后榜因模法之,遂成故事。” 宋 杨万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
《國語辭典》:考取  拼音:kǎo qǔ
通过测试而获录取。如:「他考取第一志愿,欣喜万分。」也作「考中」。
《漢語大詞典》:添前字
唐 代新录取的进士,在参加皇帝 曲江 赐宴之后,即登 慈恩寺 塔题名留念。如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在其上添一‘前’字,谓之“添前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 神龙 以来, 杏园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题名。同年中推一善书者纪之。他时有将相,则朱书之。及第后知闻,或遇未及第时题名处,则为添‘前’字。或诗曰:‘曾题名处添前字,送出城人乞旧诗。’”
《漢語大詞典》:榜吏
旧时科举考试担任在榜上填写录取者名单的小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外监试、提调、弥封、收掌、巡绰各官,挤满了一大堂。一面拆弥封唱名,榜吏一面写。”
《漢語大詞典》:正榜
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公布正式录取名单的榜示。与“副榜”相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写完了正榜,各官歇息了一回,此时已经四更天光景了,众官再出来升座,再写了副榜,然后填写前五名。”
《漢語大詞典》:甄录试(甄録試)
旧时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录取后,始准应正式考试。
《漢語大詞典》:武殿试(武殿試)
科举时代,皇帝对武科会试录取的武举,在殿廷亲自进行的考试。续文献通考·选举六:“ 愍帝 崇禎 四年始举行武殿试。”《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 嘉庆 十九年諭﹞本科武殿试,朕於十月十八日御 紫光阁 閲视马步箭。十九日在 景运门 外 御箭亭 閲视弓刀石,回宫后带领引见。二十日升殿传臚。”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武科殿试:“ 孝宗 ( 宋 孝宗 )时,又命武举廷试依文举例,给黄牒榜首武举及第,餘并赐武举出身,是 宋 时原有武科及武殿试之例。盖至 元 时已废,迨 明 成化 始復武举, 崇禎 中又復殿试之例耳。”
《漢語大詞典》:填榜
科举时代将考试录取者的姓名写在榜上,谓之填榜。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填榜:“今科场拆卷填榜,先从第六名起,葢是古制。”
《國語辭典》:天子门生(天子門生)  拼音:tiān zǐ mén shēng
科举时代称状元或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者。宋。岳珂《桯史。卷三。天子门生》:「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国语辞典》:学士后医学系(学士后医学系)  拼音:xué shì hòu yī xué xì
以大学毕业生为招考对象,录取后施以医学训练的学系。修业四年,实习一年。简称为「后医系」。
《国语辞典》:增广生员(增广生员)  拼音:zēng guǎng shēng yuán
明代科举制度中,在固定的名额外,另增加录取的生员。不领月米,地位次于廪生。简称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