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随时度势(随时度势)  拼音:suí shí duò shì
根据当时的条件或情况,衡量、推测事情发展趋势。《隋唐演义》第九四回:「以此推之,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國語辭典》:痛定思痛  拼音:tòng dìng sī tòng
语本唐。韩愈 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指事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而更加伤心。《隋唐演义》第九八回:「到后来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经,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无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國語辭典》:现场(現場)  拼音:xiàn cháng
1.事故发生的地点。如:「火灾的现场一片紊乱。」
2.正当其时、其地。如:「现场表演」、「现场拍卖」。
《國語辭典》:现期(現期)  拼音:xiàn qí
当时。如:「现期买卖」。
分類:当即当时
《漢語大詞典》:相机而行
意为看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自己的行动。例如:某当与主公同往,相机而行,自有良策。——《三国演义》
《国语辞典》:名满一时(名满一时)  拼音:míng mǎn yī shí
当时名声极大。《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此时已将及四十岁,名满一时。」
《国语辞典》: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拼音:shùn shí sù dù
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定义为当时间变化很小时,位移向量变化除以间隔时间。
《国语辞典》:非时之物(非时之物)  拼音:fēi shí zhī wù
非当时所能产生或具有的物品。《北史。卷八。齐世祖武成帝本纪》:「帝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皆须朝徵夕办,当势者因之,贷一而责十焉。」
《国语辞典》:工业中毒(工业中毒)  拼音:gōng yè zhòng dú
在工作场所处理有毒物质不当时发生的中毒现象。
《国语辞典》:见好就收(见好就收)  拼音:jiàn hǎo jiù shōu
遇到适当时机就收手。比喻做事要拿捏分寸,适可而止。如:「你应该见好就收,别太贪婪,小心偷鸡不著蚀把米。」
《国语辞典》:时衰鬼弄人(时衰鬼弄人)  拼音:shí shuāi guǐ nòng rén
当时运不济的时候,鬼就会来戏弄人。比喻自己失意时,往往得受小人的欺辱。如:「只要能坚定自己的意志,不受旁人的影响,一定能克服现在时衰鬼弄人的情况。」《警世通言。卷二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自言自语道:『时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
《国语辞典》:大清天白日  拼音:dà qīng tiān bái rì
大白天,特别强调当时为白天。《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带著四个小厮,大清天白日,提著两对灯笼。」
《国语辞典》: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拼音:jī dū jiào kē xué zhēn yán bào
西元一九○八年由马莉爱迪夫人为抗议当时报刊流行刊载耸人的新闻,而于美国麻省波士顿所创办的报纸。
《国语辞典》:景气对策信号(景气对策信号)  拼音:jǐng qì duì cè xìn hào
藉一组类似交通管制信号的标志,来对当时的景气对策发出不同的信号,以供政府采取因应对策,及供厂商调整投资计画的参考。我国于民国六十五年开始采用,由行政院经建会按月编制发布,将景气变化的情形分为五种灯号表示:红灯表示景气过热,红黄灯表示尚稳,绿灯代表稳定,黄蓝灯表示景气趋衰,蓝灯表示衰退。
《国语辞典》:警察广播电台(警察广播电台)  拼音:jǐng chá guǎng bò diàn tái
民国四十三年创立的广播电台,隶属当时的警政厅。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警察广播电台随之改隶内政部警政署。主要服务项目包括提供警政、交通资讯,提升民众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