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社论(社論)  拼音:shè lùn
报章杂志对有关时事所作的论评。除解释、批判外,并可提出主张。
《國語辭典》:社评(社評)  拼音:shè píng
刊物上对时事所作的评论。
分類:旧称
《漢語大詞典》:引古证今(引古證今)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引古证今,演説人情天理。” 鲁迅 《南腔北调集·祝〈涛声〉》:“那幸运也是缺点之处,是在总喜欢引古证今带些学究气。”
《漢語大詞典》:引古喻今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引古喻今,言微理举。”
《國語辭典》:应届(應屆)  拼音:yīng jiè
本期的、这一届的。如:「应届毕业生。」
《国语辞典》:临时条款(临时条款)  拼音:lín shí tiáo kuǎn
在国家遭受重大变故的非常时期,认为宪法的规定不足以应付当前情势所需,于是另制定临时性、过度性质的条款,以应当时的需要。由于它是属于特别法,若与宪法相牴触时,不受宪法的限制。但重大变故终止后,随时可废除此临时性的条款,如此既免于修宪的繁重程序,又可应付当时国家情势所需。其制订、废止归国民大会职掌。
《国语辞典》:社会政策(社会政策)  拼音:shè huì zhèng cè
政府为解决国民福利、就业、居住、健康、文教、宗教、人口与家庭、社区与公共环境等当前社会问题,并因应社会发展,系统性地研拟相关法规,据以施行。
《国语辞典》:共体时艰(共体时艰)  拼音:gòng tǐ shí jiān
共同体会当前的困难,并协力度过难关。如:「我们应该共体时艰,坚守工作岗位。」
《国语辞典》:知时识务(知时识务)  拼音:zhī shí shì wù
能够认清当前的情势、世事和时代潮流,不去违背。《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六:「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况我每知时识务,正该如此。」《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幸喜他知时识务,常合些开通的朋友来往,创议开办了几处学堂。」
《國語辭典》:感今怀昔(感今懷昔)  拼音:gǎn jīn huái xí
因眼前的情景引起感触,而怀念逝去的人或旧时的情事。《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抚存悼亡,感今怀昔。」宋。朱熹 与建宁傅守劄子:「杂仪之书,盖顷年杨丈尝以教授者,感今怀昔,岁月如流。」
《國語辭典》:赶浪头(趕浪頭)  拼音:gǎn làng tou
1.赶流行。如:「每当巴黎推出新的流行服饰,大家就忙著赶浪头。」
2.出风头。如:「他坚守岗位,不赶浪头,所以人际关系很好。」
《漢語大詞典》:虎狼当路,不治狐狸(虎狼當路,不治狐狸)
谓大害当前,当先除大害,不顾小害。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就迁为护军将军,加散骑常侍”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战略》:“凡非相吞之国,不侵叛之臣,不宜轻伐。伐之而不制,是驱使为贼。故曰‘虎狼当路,不治狐狸。先除大害,小害自已。’”
《國語辭典》:观察家(觀察家)  拼音:guān chá jiā
客观分析国内外政治现象的专家。
《國語辭典》:不识时务(不識時務)  拼音:bù shì shí wù
原意是不识抬举,后亦指不知时尚机运以求通达。《后汉书。卷三六。张霸传》:「时皇后兄虎贲中郎将邓骘,当朝贵盛,闻霸名行,欲与为交,霸逡巡不答,众人笑其不识时务。」《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数人皆被操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权。」也作「不达时务」。
《漢語大詞典》:卑之无甚高论(卑之無甚高論)
汉书·张释之传:“ 释之 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 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行也。’”本谓要多谈当前可行的事,不要妄发过高的空论。后用来表示见解一般,没有什么独到之处。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卑之无甚高论:“所谓‘卑之无甚高论’者, 文帝 惧 释之 陈 五帝 三王 上古久远之事,无益於时,故令陈今可行之説, 释之 遂言 秦 汉 之事, 文帝 所以称善。则‘卑之,无甚高论’,自是两句,今人作一句读之,所以失当时之意也。” 马南村 《燕山夜话·一把小钥匙》:“在积累资料的具体方法上,有的人也许要讲一大套自以为很得意的科学经验,但是,我却卑之无甚高论,老实说些很简单也很粗笨的办法。”
《國語辭典》:当务之急(當務之急)  拼音:dāng wù zhī jí
语本《孟子。尽心上》:「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指当前最急迫要做的事。《清史稿。卷一四○。兵志一一》:「今江南制造局购机设厂,自能仿造,不待外求,自为当务之急。」《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我说的不过是那种一物不知也以维新自命的,你要办商务学堂,这是当务之急,谁说你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