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2,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孱弱
弱弟
寡弱
繁弱
幼弱
扶弱
削弱
体弱
柳弱
弱絮
卑弱
弱枝
羸弱
懦弱
脆弱
《國語辭典》:孱弱  拼音:chán ruò
瘦弱、虚弱。宋。文天祥〈正气歌。序〉:「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也作「孱羸」。
《漢語大詞典》:弱弟
(1).幼弟。 汉 蔡邕 《太傅文恭侯胡公碑》:“上奉继亲,下慈弱弟。”晋书·诸葛长民传:“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军,何谓不平!”
(2).为弟对兄自称。 清 褚人穫 《坚瓠首集·代少年书》:“兄与弱弟,皆艰嗣息。设得一儿,蒸尝有託。”
分類:自称
《漢語大詞典》:寡弱
(1).谓势孤力小。 汉 潘勖 《册魏公九锡文》:“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 唐 无名氏 《灵应传》:“女曰:‘矧妾一女子,父母斥其孤贞,狂童凌其寡弱。’”《诗·唐风·有杕之杜》“有杕之杜” 宋 朱熹 集传:“故言此杕然之杜生于道左,其荫不足以休息,如己之寡弱不足恃赖。”
(2).指孤弱的人。 晋 潘岳 《关中诗》:“靡暴于众,无陵于强。惴惴寡弱,如熙春阳。”
分類:孤弱
《國語辭典》:繁弱  拼音:fán ruò
一种古代的良弓。《荀子。性恶》:「繁弱钜黍,古之良弓也,然而不得排擏,则不能自正。」《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五首之一》:「左揽繁弱,右接忘归。」
分類:良弓
《國語辭典》:幼弱  拼音:yòu ruò
幼小。《左传。昭公十九年》:「今又丧我先大夫偃,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惧队宗主,私族于谋而立长亲。」《醒世恒言。卷三七。杜子春三入长安》:「亲故们羸老的养膳他,幼弱的抚育他,孤孀的存恤他。」
《韵府拾遗 药韵》:扶弱
汉书刑法志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昜避也
《國語辭典》:削弱  拼音:xuè ruò
把力量或势力减弱。汉。王符《潜夫论。慎微》:「楚庄齐威,始有荒淫之行,削弱之败,几于乱亡。」唐。杜甫〈过郭代公故宅〉诗:「群公有惭色,王室无削弱。」
分類:削弱减弱
《高级汉语词典》:体弱  拼音:tǐ ruò
身体衰弱、虚弱
分类:体弱
《骈字类编》:柳弱
元 乃贤 京城燕 河堤柳弱冰未消,墙角杏花红萼小。
《漢語大詞典》:弱絮
(1).轻柔的柳絮。 唐 唐彦谦 《汉代》诗:“联诗徵弱絮,思友咏甘蕉。”
(2).喻妓女。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之六:“娉娉弱絮堕,圉圉文魴驰。”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夫 河东君 ( 柳如是 )以泥中弱絮,识所依归,一旦遭家不造,殉义从容。”
《漢語大詞典》:卑弱
(1).卑微柔弱。《淮南子·要略训》:“ 齐桓公 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汉书·艺文志:“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七:“ 王湜 跋《肘后备检》,立论甚通。其説云:‘…… 桓 灵 卑弱,得阳九之数九。’”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兄所喜者亦嚮日之 卓吾 耳,不知嚮日之 卓吾 甚是卑弱,若果以嚮日之 卓吾 为可喜,则必以今日之 卓吾 为可悲矣。”
(2).指格调低下纤弱。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今其赋气质卑弱,辞语儇浅,去古人远甚,殆近世村夫子所为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今 仁裕 所著《玉堂閒话》等,又间载其诗,虽卑弱,颇自清旨。”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六六:“假使卑弱肤庸,漫衍拘牵,则虽不背于道,而使天下后世厌绝其文,视如饘餲之食,鱼肉之馁败,也未免太可惜了。”
(3).衰微。《东周列国志》第四回:“自此王室日益卑弱,诸侯各自擅权,互相侵伐,天下纷纷多事矣。” 清 周亮工 《与倪师留书》:“ 汉 隶至 唐 已卑弱,至 宋 元 而 汉 隶絶矣。”
《漢語大詞典》:弱枝
(1).比喻削弱地方势力。参见“ 强干弱枝 ”。
(2).细的枝条。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平原侯植》:“倾柯引弱枝,攀条摘蕙草。”
《國語辭典》:强干弱枝(強幹弱枝)  拼音:qiáng gàn ruò zhī
比喻强化根本主权力量,削弱分歧的势力。参见「彊干弱枝」条。《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國語辭典》:羸弱  拼音:léi ruò
瘦弱。《史记。卷一一○。匈奴传》:「汉兵逐击冒顿,冒顿匿其精兵,见其羸弱。」
《國語辭典》:懦弱  拼音:nuò ruò
软弱怕事。《三国演义》第七回:「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國語辭典》:脆弱  拼音:cuì ruò
1.身体瘦弱。汉。蔡琰〈悲愤诗〉:「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聊斋志异。卷五。狐梦》:「婢子许大,身如百钧重,我脆弱不堪。」
2.性格懦弱。《吕氏春秋。季冬纪。介立》:「因相暴以相杀,脆弱者拜请以避死。」《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下》:「高丽之兵脆弱,袜啰之言誇诞。」
3.不坚固。唐。陆龟蒙 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诗:「澄沙脆弱闻应伏,青铁沉埋见亦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