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弟共
谓弟弟对哥哥毕恭毕敬。共,通“ 恭 ”。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於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分類:弟弟哥哥
《漢語大詞典》:弟道
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规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第一件对着父母先要尽了子道,对着弟兄要尽了弟道。” 郭沫若 《虎符》第一幕:“做弟弟的没有尽到弟道,所以连自己的哥哥都不相信他了。”
《漢語大詞典》:稚弟
幼弟;年小的弟弟。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始余初冠,应进士贡,在京师,穷不自存,以故人稚弟,拜 北平王 於马前。”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果阿姊见枉寒舍,俾稚弟朝夕得侍左右。”
分類:弟弟
《國語辭典》:哥儿(哥兒)  拼音:gē ér
1.兄弟的总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他们哥儿八个,我们当家的是第八的。」
2.富贵人家的男孩。如:「公子哥儿」。
3.对男孩子的称呼。《红楼梦》第二九回:「前日我在好几处看见哥儿写的字、做的诗,都好的了不得。」
《漢語大詞典》:五叔
指 周公 的五个弟弟。左传·定公四年:“ 武王 之母弟八人, 周公 为大宰, 康叔 为司寇, 耼季 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 杜预 注:“五叔: 管叔 鲜 、 蔡叔 度 、 成叔 武 、 霍叔 处 、 毛叔 耼 也。”史记·管蔡世家:“ 周公 言於 成王 ,復封 胡 於 蔡 ,以奉 蔡叔 之祀,是为 蔡仲 。餘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司马贞 索隐:“ 管叔 、 蔡叔 、 成叔 、 曹叔 、 霍叔 。”
《漢語大詞典》:逊弟(遜弟)
亦作“ 逊悌 ”。谓敬顺兄长。礼记·祭义下“朝廷同爵则尚齿” 唐 孔颖达 疏:“是逊弟敬老之道,通达於朝廷矣。” 唐 韩愈 《韩滂墓志铭》:“ 滂 清明逊悌,以敏读书倍文,功力兼人。” 宋 王安石 《杂咏》之三:“古风知逊悌,班白见尊优。” 明 宋濂 《周节妇传》:“诸子逊悌,皆有士行,人咸谓节妇善教所致云。”
让位给弟弟。 周太王 欲立幼子 季历 ,其长子 太伯 、次子 仲雍 同避于 江 南,让位于 季历 。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用以为典。 唐 柳宗元 《天对》:“嗟 伯 之仁,逊弟旅岳, 雍 同度厥义,以嘉 吴国 。”一本作“ 逊季 ”。
《漢語大詞典》:谢池草(謝池草)
《南史·谢惠连传》:“族兄 灵运 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 惠连 輒得佳语’。尝於 永嘉 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 惠连 ,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神功,非吾语也’。”后遂以“谢池草”为怀念弟弟之典。 明 何景明 《除夕和以道怀弟之作》:“相怜 谢 池草,明日又春华。”亦省作“ 谢草 ”。 清 张廷潞 《送魏定野归柏乡》诗:“ 莱 衣爱日春方永, 谢 草关情梦未安。”
分類:怀念弟弟
《漢語大詞典》:顺弟(順弟)
(1).顺从兄长的弟弟。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父之孝子,兄之顺弟也。”
(2).教育弟弟。大戴礼记·曾子立孝:“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
《漢語大詞典》:小季
(1).最小的弟弟。
(2).成熟时期短的农作物。 何士光 《乡场上》:“去年没有硬喊我们把烂田放了水来种小季,田里的水是满荡荡的。”
《国语辞典》:弟郎  拼音:dì láng
称谓。称弟弟。《四游记。南游记。第八回》:「我是你外公,那一个是我弟郎,你该叫他叔翁。」
分类:称谓弟弟
《漢語大詞典》:弟息
弟弟与儿子。南齐书·陆澄传:“驃骑諮议 沈宪 等坐家奴客为刼,子弟被劾, 宪 等晏然。左丞 任遐 奏 澄 不纠,请免 澄 官。 澄 上表自理曰:‘……諮议参驃骑大将军军事 沈宪 、太子庶子 沈旷 并弟息,敕付 建康 ,而 宪 被使, 旷 受假,俱无归罪事状。’”
分類:弟弟儿子
《漢語大詞典》:俊弟
对自己弟弟的美称。 晋 陆机 《赠弟士龙诗》之五:“伊我俊弟,咨尔 士龙 。怀袭瑰瑋,播殖清风。”
分類:自己弟弟
《漢語大詞典》:叔郎
丈夫的弟弟。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刘整》:“ 齐 故 西阳 内史 刘寅 妻 范 ,诣臺诉,列称:出适 刘氏 二十许年, 刘氏 丧亡,抚养孤弱。叔郎 整 ,常欲伤害,侵夺分前奴教子 当伯 。”
分類:丈夫弟弟
《漢語大詞典》:叔均
传说为 后稷 弟弟的儿子,他继承父辈的事业,播种百谷,并开始用牛耕地。山海经·大荒西经:“有 西周之国 , 姬 姓,食穀,有人方耕,名曰 叔均 。 帝俊 生 后稷 , 稷 降以百穀。 稷 之弟曰 台璽 ,生 叔均 。”又传说为 后稷 的儿子或弟子;或谓 舜 的儿子,即 商均 。参阅 袁珂 《山海经校注》
《國語辭典》:淑弟  拼音:shú dì
尊称他人的弟弟。三国魏。曹丕〈曹苍舒诔〉:「于惟淑弟,懿矣纯良。」也称为「令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