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普救寺  拼音:pǔ jiù sì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的一座佛寺。唐。元稹《莺莺传》:「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
《国语辞典》:容积率(容积率)  拼音:róng jī lǜ
在基地上面建筑时,建筑物地面以上各层、阁楼及夹层楼地板面积之和与基地面积之比。如以台北市为例,在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中,规定住宅区的建物容积率可达百分之六十,商业区中,可达百分之八百。
《漢語大詞典》:覆橑
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上的装饰性凹面,呈方、圆、多边等形,有绘画、雕刻等装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器用:“屋上覆橑,古人谓之‘綺井’,亦曰‘藻井’,又谓之‘覆海’,今令文中谓之‘鬭八’, 吴 人谓之‘罳顶’。唯宫室祠观为之。”
《漢語大詞典》:烽火楼望(烽火樓望)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 謨 所统七千餘人,所戍东至 土山 ,西至 江乘 ……烽火楼望三十餘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漢語大詞典》:伏龙观(伏龍觀)
古建筑名。在 四川省 灌县 城西 都江堰 离堆 北端。相传 战国 秦 蜀郡 守 李冰 父子治水,曾制服 岷江 孽龙,锁于 离堆 下 伏龙潭 中。后人立祠祭祀。 北宋 初改为 伏龙观 。现有殿宇三重,为 清 代重修。大殿内有 李冰 石像,造于 东汉 灵帝 建宁 元年。
《漢語大詞典》: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墙面较整齐,无小尖塔和飞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内径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长期来教堂所袭用的哥特式尖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國語辭典》:工段  拼音:gōng duàn
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事务或工厂,因工程进行的实际需要划分成不同的小单位,以利工作的进行。这种施工生产的小单位组织,就称为「工段」。如:「熔化工段」。
《國語辭典》:古色古香  拼音:gǔ sè gǔ xiāng
形容年代久远,具有古雅色彩的书画、器物、建筑、艺术品等。如:「博物馆里收藏许多古色古香的艺术品。」
《國語辭典》:高楼大厦(高樓大廈)  拼音:gāo lóu dà xià
高大堂皇的建筑物。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原来都弄做了瓦砾之场,至高楼大厦,一间也不见了。」也作「高堂大厦」。
《漢語大詞典》:高层建筑
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楼的多层建筑。在中国指超过十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四类:(1)九至十六层(最高50米);(2)十七至二十五层(最高75米);(3)二十六至四十层(最高100米);(4)四十层以上(高于100米)。
《漢語大詞典》:槅门
旧式建筑中的一种比较讲究的门,上部做成窗棂,糊纸或装玻璃,对开或中间对开、两边单开。
《漢語大詞典》:动迁(動遷)
因原建筑拆除而搬迁。《文汇报》1984.10.27:“ 南市区 西凌家宅 从今天开始动迁,近二千八百户居民将向棚屋告别。”《新民晚报》1984.11.19:“有关部门要建造一个党史资料馆,于是在淮海电影院对面这块地方动迁了近三百户居民,一家商店,一所中学,一个剧团。”
《國語辭典》:动迁户(動遷戶)  拼音:dòng qiān hù
大陆地区指因建筑物被拆除后的搬迁户。
《國語辭典》:风火墙(風火牆)  拼音:fēng huǒ qiáng
防火墙。屋舍的外墙。元。汤式〈哨遍。圣遍飞龙当日套。七煞〉:「瓦砾披刬荡的平,风火墙垒砌得疾。」
《漢語大詞典》:法隆寺
日本现存最古的完整木结构建筑。在奈良县。建于公元607年。由东西两院组成。西院由金堂(佛殿)、五重塔、大讲堂和钟楼等组成;东院由观音殿、回廊、舍利殿、绘殿和传法堂等组成。其布局、结构、形式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