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功过相酬(功过相酬)  拼音:gōng guò xiāng chóu
建立的功劳和所犯的错失,互相抵免,不加赏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使君纵然行善,只好功过相酬耳,恐不能获福也。」
《国语辞典》:功就名成  拼音:gōng jiù míng chéng
成就功业,建立名望。明。沈采《千金记》第四六出:「当初一个布衣人,到如今功就名成,加封匪轻。」也作「功成名就」。
《国语辞典》:功成名立  拼音:gōng chéng míng lì
功业建立后,名誉威望随之而来。《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且昔者中山之国地方五百里,赵独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清史稿。卷四○五。曾国藩传》:「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也作「功成名就」。
《国语辞典》:军事战略(军事战略)  拼音:jūn shì zhàn lüè
为建立武力,藉以创造与运用有利状况,以支持国家战略的艺术。使在争取军事目标时,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与最有利的效果。
《国语辞典》:立业安邦(立业安邦)  拼音:lì yè ān bāng
建立功业,安定天下。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也作「立国安邦」。
《国语辞典》:立功立事  拼音:lì gōng lì shì
建立功绩事业。《三国志。卷三二。蜀书。先主备传》:「今汉至陵迟,海内颠覆,立功立事,在于今日。」《晋书。卷四○。列传。贾充》:「夫立功立事,古之所重。」
《国语辞典》:立功自效  拼音:lì gōng zì xiào
建立功劳,报效己力。《清史稿。卷六。圣祖本纪一》:「诏复其官,授靖寇将军,立功自效,诸将弁皆原之。」《隋唐演义》第八三回:「赦郭子仪之罪,许其自后立功自效。」
《国语辞典》:立国安邦(立国安邦)  拼音:lì guó ān bāng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圣朝卿相,一个个忠君上,立国安邦,扶持万载山河壮。」也作「立业安邦」。
《国语辞典》:立人达人(立人达人)  拼音:lì rén dá rén
帮助别人建立功业、地位。语本《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也作「达人立人」。
《国语辞典》:拉线搭桥(拉线搭桥)  拼音:lā xiàn dā qiáo
为双方建立联系关系。也作「牵线搭桥」。
《国语辞典》:孔雀王朝  拼音:kǒng què wáng cháo
古印度旃陀罗及多于西元前三一七年所建立的王朝。他赶走外族部队,统一印度北部,建立一个专制集权国家。传至阿育王,完成统一大业。死后,帝国便逐渐衰亡。
《国语辞典》:劳资合作(劳资合作)  拼音:láo zī hé zuò
1.一般指劳方与资方因共同利益而形成的合作关系。
2.亦指劳动关系模式中的一种,「合作」建立在劳资双方共同追求更大效益的一致目标上,视企业经营的整体责任由资方与劳方共同承担,采用员工分红入股、利润分享方案等不同方法,提高组织的整体营运绩效。
《国语辞典》:环球时间(环球时间)  拼音:huán qiú shí jiān
目前天文界所通用的世界时。世界性的时区在西元一八八四年建立之后,标准钟一直置于格林威治天文台,后又在法国成立了一个国际报时局(简称为B.I.H.)。国际报时局拥有自己的原子钟,与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子钟上显示的时间完全一致。
《国语辞典》:建功立事  拼音:jiàn gōng lì shì
建立功勋事绩。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桂阳太守李温等,皆建功立事,有补于世。」唐。林蕴〈上宰相元衡弘靖论兵书〉:「见古人之有建功立事者,心则慕之。」也作「建功立业」。
《国语辞典》:江户幕府(江户幕府)  拼音:jiāng hù mù fǔ
西元十七世纪,日本德川家康打败丰臣秀吉后所建立的政权机关。尔后在长达两个半世纪中,对内抑制诸侯势力,对外限制外来文化,实行锁国政策。后因经济困难、社会不安、外国通商等因素,政权发生动摇,因而还政于天皇,江户幕府时代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