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养廉(養廉)  拼音:yǎng lián
培养廉洁的心。《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志十二》:「诸路职官各有职田,所以养廉也。」《金史。卷八一。伯德特离补传》:「俸禄已足养廉,衣食之外,何用蓄积。」
《漢語大詞典》:养廉银(養廉銀)
清 制,官吏于常俸之外,规定按职务等级每年另给银钱,曰“养廉银”。文职始于 雍正 五年,武职始于 乾隆 四十年。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户部拟款八条……提各省裁减文武养廉银。”亦省称“ 养廉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雍正 间,耗羡归公,定直省各官养廉,由 世宗 之独申睿断,因时制宜。”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加之厚其养廉,永其俸禄,则无瞻顾之心,而能专一其志。”参阅 徐珂 《清稗类钞·礼制·养廉》
《漢語大詞典》:清素
(1).清正廉洁。孔丛子·记义:“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尚德,清素好俭。”南史·徐孝克传:“ 孝克 性清素,好施惠,故不免飢寒。” 宋 范仲淹 《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臣又覩工部侍郎致仕郎 简 ,执节清素,处心雅尚。”
(2).犹清贫。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上:“家本清素,日用尤乏。”
(3).犹言清高闲雅。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某今职在校讐,务甚清素。”
(4).清淡素净。 姚雪垠 《燕辽纪事》第二章:“过一会儿, 如玉 将晚饭端来,是用 朝鲜 上等大米煮的稀饭,另有两样清素小菜。”
《國語辭典》:廉正  拼音:lián zhèng
廉明正直。如:「他一向廉正无私,令人尊敬。」
《漢語大詞典》:廉善
清廉而政绩优异。《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羣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郑玄 注:“听,平治也,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弊,断也。既断以六事,又以廉为本。善,善其事有辞誉也。”按,廉善……廉辨之‘廉’均应作‘察’字解,义为考察、查访。见 清 黄生 《义府·廉》。然旧训沿用已久,不可废。 唐 元稹 《邵常政内侍省内谒者监》:“或扈从於艰难之际,或服勤著廉善之名。宜序班资,用优阶秩。”
《漢語大詞典》:兴廉(興廉)
(1).推举廉士。汉书·武帝纪:“兴廉举孝,庶几成风。”
(2).倡导廉洁。 唐 柳宗元 《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量入所以备凶,兴廉期於变俗。”
(3).奉行廉洁。《宋史·欧阳守道传》:“化之以廉,而彼不兴廉,吾惟有不贵难得之货、不厚无益之藏。”
《國語辭典》:清正  拼音:qīng zhèng
1.清澄平正。《淮南子。说山》:「水定则清正,动则失平。」《陈书。卷三十四。文学传。序》:「大则宪章典谟,裨赞王道,小则文理清正,申纾性灵。」
2.清廉公正。《南史。卷二十六。袁湛传》:「泌字文洋,清正有干局,容体魁岸,志行修谨。」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这开封府王条清正,不比那中牟县官吏糊涂。」
《國語辭典》:廉白  拼音:lián bó
廉正清白,不贪污枉法。《三国志。卷一一。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管宁》:「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南朝梁。武帝 赠谥裴子野诏:「文史足用,廉白自居,劬劳通事,多历年所。」
《漢語大詞典》:廉清
(1).犹贞洁。《史记·秦始皇本纪》:“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诚。夫为寄豭,杀之无罪,男秉义程。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大治濯俗,天下承风,蒙被休经。”
(2).廉洁清白。北史·刘芳传:“﹝ 刘芳 ﹞为政儒缓,不能禁止姦盗,然廉清寡欲,无挠公私。”旧唐书·辛替否传:“迴不急之禄以购廉清,是有 唐 虞 之理。”
《漢語大詞典》:清谨(清謹)
廉洁谨慎。陈书·陈方庆传:“ 方庆 性清谨,甚得民和。” 宋 司马光 《虞部郎中李君墓志铭》:“为人温良清谨,睦於族姻,厚於朋友。” 明 徐渭 《女状元》第一出:“况父亲在日,居官清谨,宦橐萧然。”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一:“一方面政治的纷扰,需要的不是孝廉清谨之人士。”
分類:廉洁谨慎
《漢語大詞典》:廉声(廉聲)
廉洁的声誉。宋史·选举志六:“时荐举固多得人,然有或乏廉声而举充廉吏,或素昧平生而举充所知,或不能文而举可备著述。”宋史·王阮传:“﹝ 王阮 ﹞调 南康 都昌 主簿,以廉声闻,移 永州 教授。”
分類:廉洁声誉
《漢語大詞典》:廉称(廉稱)
廉洁的名声。宋史·马亮传:“ 亮 有智略,敏於政事,然其所至无廉称。”
分類:廉洁名声
《漢語大詞典》:清方
廉洁正直。后汉书·宣张二王等传赞:“ 宣 、 郑 、二 王 ,奉身清方。” 宋 欧阳修 《跋李西台书》:“ 李公 为人端重清方,为当时所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戴京兆:“﹝ 戴京曾 ﹞官 山东 提学,清方孤峭,人不可干以私。”
《漢語大詞典》:廉干(廉幹)
廉洁干练。后汉书·陈球传:“累经州郡,以廉干知名。” 宋 苏轼 《与陈公密书》之二:“ 曹三班 廉干非常,远送愧感。”明史·冯应京传:“督 蓟镇 军储,以廉干闻。”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四人者,果皆耿直廉干,声实俱美。”
分類:廉洁干练
《漢語大詞典》:俭节(儉節)
(1).节约,节省。墨子·辞过:“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汉书·食货志:“ 文帝 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 宋 叶适 《吕君墓志铭》:“徒以俭节勤力,能使田桑不失利而已。” 明 李东阳 《贺感楼先生妻王氏墓志铭》:“銖存两积,积且富,益俭节如贫时。”
(2).廉洁忠贞有节操。史记·李斯列传:“且夫俭节仁义之人立於朝,则荒肆之乐輟矣。” 汉 蔡邕 《议郎胡公夫人哀赞》:“孤 顥 俭节,用免咎悔。”后汉书·赵咨传:“ 咨 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
《漢語大詞典》:清吏
廉洁的官吏。南史·梁纪中·武帝下:“﹝ 梁武帝 ﹞詔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用。”隋书·侯莫陈颖传:“时朝廷以 岭 南刺史、县令多贪鄙,蛮夷怨叛,妙简清吏以镇抚之,于是徵 颖 入朝。”新唐书·郑善果传:“ 善果 所至有绩,号清吏。”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烟霞清吏伴,穉叟使君亲。”
分類:廉洁官吏
《国语辞典》:鲍焦(鲍焦)  拼音:bào jiāo
人名。周时隐者,因不满时政,廉洁自守,躬耕自居,因悲观抱木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