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94,分8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典故(续上)
梨却龙庭
满庭桃李
门庭才旋马
玉树后庭花
哦松庭院
一曲庭花问商女(又作:商女犹唱后庭曲 商女犹唱后庭花)
尧庭草
庭槐
庭商惊舞
庭槐兴叹
庭燎
庭有燎
文星
梧庭凤
郗家庭树
典故
梨却龙庭


《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列传下〉~382~
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彻席卷,后无馀菑。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三垂比之悬矣,前世重之兹甚,未易可轻也。
《昭明文选》卷五十六〈箴铭诔上·铭·封燕然山铭〉~2408~
于是域灭区殚,反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遂踰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典故
桃李成阴
 
桃李树
 
桃李阴
 
树李
 
树桃李
 
满城桃李
 
满庭桃李
 
满门桃李

相关人物
阳虎

参考典故
栽桃李


《韩诗外传》卷七~306~
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诗曰:「无将大车,惟尘冥冥。」
《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唐纪二十三·则天顺圣皇后下·久视元年〉~655~
太后尝问仁杰:「朕欲得一佳士用之,谁可者?」仁杰曰:「未审陛下欲何所用之?」太后曰:「欲用为将相。」仁杰对曰:「文学缊藉,则苏味道、李峤固其选矣。必欲取卓荦奇才,则有荆州长史张柬之,其人虽老,宰相才也。」太后擢柬之为洛州司马。数日,又问仁杰,对曰:「前荐柬之,尚未用也。」太后曰:「已迁矣。」对曰:「臣所荐者可为宰相,非司马也。」乃迁秋官侍郎;久之,卒用为相。仁杰又尝荐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
汉·刘向《说苑》卷六《复恩》
阳虎得罪于卫,北见简子曰:「自今以来,不复树人矣。」简子曰:「何哉?」阳虎对曰:「夫堂上之人,臣所树者过半矣;朝廷之吏,臣所立者亦过半矣;边境之士,臣所立者亦过半矣。今夫堂上之人,亲郤臣于君;朝廷之吏,亲危臣于众;边境之士,亲劫臣于兵。」简子曰:「唯贤者为能报恩,不肖者不能。夫树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食焉。树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刺焉。今子之所树者,蒺藜也,自今以来,择人而树,毋已树而择之。」

简释

桃李:喻学生、弟子。唐李白《赠崔侍御》:“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


例句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张谓 寄李待御

翳君树桃李,岁晚托深期。 李白 赠徐安宜

托阴当树李,忘忧当树萱。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典故
门庭才旋马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李沆列传〉~954~
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公退,终日危坐,未尝跛倚。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至于垣颓壁损,不以屑虑。堂前药阑坏,妻戒守舍者勿葺以试沆,沆朝夕见之,经月终不言。妻以语沆,沆曰:「岂可以此动吾一念哉!」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
典故
南朝旧曲
 

《陈书》卷七〈皇后列传〉~32~
后主每引宾客对贵妃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选宫女有容色者以千百数,令习而哥之,分部迭进,持以相乐。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张贵妃、孔贵嫔之容色也。其略曰:「璧月夜夜满,琼树朝朝新。」
《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309~
及后主嗣位,耽荒于酒,视朝之外,多在宴筵。尤重声乐,遣宫女习北方箫鼓,谓之代北,酒酣则奏之。又于清乐中造黄鹂留及玉树后庭花、金钗两臂垂等曲,与幸臣等制其歌词,绮艳相高,极于轻薄。男女唱和,其音甚哀。

例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 泊秦淮

典故
余方有事,子姑归去
 
哦松庭院
 
为二松千竹题崖壁
 
相伴双松


《全唐文》卷五百五十七〈韩愈十一·蓝田县丞厅壁记〉~5634~2~
丞之职,所以贰令,于一邑无所不当问。其下主簿、尉,主簿、尉乃有分职。丞位高而偪,例以嫌不可否事。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官虽尊,力势反出主簿、尉下。谚数慢,必曰「丞」,至以相訾。丞之设,岂端使然哉!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浤涵演迤,日大以肆。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阙一字)人。元和初,以前大理评事言得失黜官,再转而为丞兹邑。始至,喟曰:「官无卑,顾材不足塞职。」既噤不得施用,又喟曰:「丞哉,丞哉!馀不负丞,而丞负馀。」则尽去牙角,一蹑故迹,破崖岸而为之。丞厅故有记,坏漏污不可读,斯立易桷与瓦,墁治壁,悉书前任人名氏。庭有老槐四行,南墙巨竹千梃,俨立若相持,水㶁㶁循除鸣,斯立痛埽溉,对树二松,日哦其间。有问者,辄对曰:「余方有公事,子站去。」姑考功郎中知制诰韩愈记。
典故
一曲庭花问商女
 
商女歌
 
商女犹唱后庭曲
 
商女犹唱后庭花
 
月满秦淮,烟笼寒水
 
秦淮商女


《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典故
尧庭草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
尧时有屈佚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例句

何人仕帝庭,拔杀指佞草。 古之奇 秦人谣

须信尧庭草,犹能指佞人。 崔涂 寄舅

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 王贞白 宫池产瑞莲

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白居易 赠樊著作

典故
三槐手种
 
庭槐
 
王氏三槐

相关人物
王旦
 
王祐


《苏轼文集》卷十九〈三槐堂铭叙〉
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
《宋史》卷二百八十二〈王旦列传〉~9542~
王旦字子明,大名莘人。曾祖言,黎阳令。祖彻,左拾遗。父祐,尚书兵部侍郎,以文章显于汉、周之际,事太祖、太宗为名臣。尝谕杜重威使无反汉,拒卢多逊害赵普之谋,以百口明符彦卿无罪,世多称其阴德。祐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真宗即位,拜中书舍人,数月,为翰林学士兼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駮司。帝素贤旦,尝奏事退,目送之曰:「为朕致太平者,必斯人也。」钱若水罢枢务,得对苑中,访近臣之可用者,若水言:「旦有德望,堪任大事。」帝曰:「此固朕心所属也。」咸平三年,又知贡举,锁宿旬日,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踰年,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大中祥符初,为天书仪仗使,从封泰山,为大礼使,进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受诏撰封祀坛颂,加兵部尚书。四年,祀汾阴,又为大礼使,迁右仆射、昭文馆大学士。仍撰祠坛颂,将复进秩,恳辞得免,止加功臣。俄兼门下侍郎、玉清昭应宫使。五年,为玉清奉圣像大礼使。景灵宫建,又为朝修使。七年,刻天书,兼刻玉使,选御厩三马赐之。玉清昭应宫成,拜司空。京师赐酺,旦以惨恤不赴会,帝赐诗导意焉。国史成,迁司空。旦为天书使,每有大礼,辄奉天书以行,恒邑邑不乐。凡柄用十八年,为相仅一纪。
典故 
商羊独足
 
商羊舞
 
商羊起舞
 
庭商惊舞

相关人物
商鞅


《孔子家语》卷三〈辩政〉~33~
齐有一足之鸟,飞集于宫朝,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使使聘鲁,问孔子。孔子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齐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堤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诸国,伤害民人,唯齐有备,不败。」景公曰:「圣人之言,信而徵矣。」
《说苑》卷十八〈辨物〉~636~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其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商羊,急告民趣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孔子归,弟子请问,孔子曰:「异时小儿谣曰: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拳,赤如日,剖而食之,美如蜜。此楚之应也。儿又有两两相牵,屈一足而跳,曰:天将大雨,商羊起舞。今齐获之,亦其应也。夫谣之后,未尝不有应随者也,故圣人非独守道而已也,睹物记也,即得其应矣。」
《论衡校释》卷四十五〈变动〉~649~
论灾异者,已疑于天用灾异谴告人矣。更说曰:「灾异之至,殆人君以政动天,天动气以应之。譬之以物击鼓,以椎扣钟,鼓犹天,椎犹政,钟鼓声犹天之应也。人主为于下,则天气随人而至矣。」曰:「此又疑也。夫天能动物,物焉能动天?何则?人物系于天,天为人物主也。故曰:「王良策马,车骑盈野。」非车骑盈野,而乃王良策马也。天气变于上,人物应于下矣。故天且雨,商羊起舞,非使天雨也。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故天且雨,蝼蚁徙,丘蚓出,琴弦缓,固疾发,此物为天所动之验也。故天且风,巢居之虫动;且雨,穴处之物扰,风雨之气感虫物也。故人在天地之间,犹蚤虱之在衣裳之内,蝼蚁之在穴隙之中。蚤虱蝼蚁为顺逆横从,能令衣裳穴隙之间气变动乎?蚤虱蝼蚁不能,而独谓人能,不达物气之理也。」

例句

百足虽捷捷,商羊亦翘翘。 元稹 酬刘猛见送

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李端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典故
庭槐兴叹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下〈黜免〉~870~
桓玄败后,殷仲文还为大司马咨议,意似二三,非复往日。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
典故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庭燎〉~375~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之光。」汉·毛氏传:「庭燎,大烛。」东汉·郑玄笺:「于庭设大烛,使诸侯早来朝。」
《周礼》卷三十六〈司烜氏〉~550~
凡邦之大事,共坟烛庭燎。

例句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 李适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典故
庭有燎


《毛诗正义》卷十一之一〈小雅·鸿雁之什·庭燎〉~375~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煇。君子至止,言观其旂。唐·孔颖达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典故
相关人物
裴庭裕


《太平御览》卷六〈天部六·星中〉~58~2~
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如匡形。故史迁曰:「斗魁戴匡其第六星名曰司禄此天之府计集所会也。」
《东观奏记》卷下〈考官漏泄考题被罚〉~53~
吏部侍郎,兼判尚书铨事裴谂左授国子祭酒,吏部郎中周敬复罚二月俸,监察御史冯颛左授秘书省著作佐郎;考院所送博学宏词科赵秬等十人,并宜覆落,不在施行之限。初,裴谂兼上铨,主试宏、拔两科。其年,争名者众,应宏词选,前进士苗台符、杨岩、薛䜣、李询、古敬翊已下一十五人就试。谂宽豫仁厚,有赋题不密之说。前进士柳翰、京兆尹柳?之子也。故事,宏词科只三人,翰在选中。不中选者言翰于谂处先得赋题,托词人温庭筠为之。翰既中选,其声聒不止,事彻宸听。杜德公时为中书舍人,言于执政曰:「某两为考官,未试宏词,先锁考官,然后考●●●●●●●●文书。若自先得赋题者必佳,糊名考文书得佳者,考官乃公。当罪上铨为宜,考官不合坐。」宏词赵秬,丞相令狐绹故人子也,同列将以此事嫁患于令狐丞相,丞相遂逐之,尽覆去。初,日官奏:「文星暗,科场当有事。」沈询为礼部侍郎,闻而忧焉。至是,三科尽覆,日官之言方验。

例句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郑谷 读李白集

典故
梧庭凤

相关人物
黄帝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第八章
黄帝即位,施惠承天,一道修德,惟仁是行,宇内和平,未见凤凰,惟思其象,夙寐晨兴,乃召天老而问之,曰:「凤象何如?」天老对曰:「夫凤象、鸿前麟后,蛇颈而鱼尾,龙文而龟身,燕颔而鸡啄;戴德负仁,抱中挟义;小音金,大音鼓;延颈奋翼,五彩备明;举动八风,气应时雨;食有质,饮有仪;往即文始,来即嘉成;惟凤为能通天祉,应地灵,律五音,览九德。天下有道,得凤象之一,则凤过之,得凤象之二,则凤翔之,得凤象之三,则凤集之,得凤象之四,则凤春秋下之,得凤象之五,则凤没身居之。」黄帝曰:「于戏!允哉!朕何敢与焉。」于是黄帝乃服黄衣,戴黄冕,致斋于宫,凤乃蔽日而至,黄帝降于东阶,西面再拜稽首,曰:「皇天降祉,不敢不承命。」凤乃止帝东国,集帝梧桐,食帝竹实,没身不去。诗曰:「凤凰于飞,刿刿其羽,亦集爰止。」

例句

壁有真龙画,庭馀鸣凤梧。 张说 奉和圣制爰因省途次旧居应制

林引梧庭凤,泉归竹沼龙。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

典故  
郤鉴爱

相关人物
郗鉴


《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
初,鉴值永嘉丧乱,在乡里甚穷馁,乡人以鉴名德,传共饴之。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乡人曰:「各自饥困,以君贤,欲共相济耳,恐不能兼有所存。」鉴于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同过江。迈位至护军,翼为剡县令。鉴之薨也,翼追抚育之恩,解职而归,席苫心丧三年。

例句

郗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 李昌符 感怀题从舅宅

舅乏郤鉴爱,君如卫玠贤。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

郗家庭树下,几度醉春风。 杨凝 感怀题从舅宅

《漢語大詞典》:玉树后庭花(玉樹後庭花)
(1).乐府 吴 声歌曲名。 南朝 陈后主 作。陈书·皇后传·后主张贵妃:“ 后主 每引宾客对 贵妃 等游宴,则使诸贵人及女学士与狎客共赋新诗,互相赠答。採其尤艳丽者以为曲词,被以新声……其曲有《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指所归,皆美 张贵妃 、 孔贵嬪 之容色也。”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天子龙沉 景阳井 ,谁歌《玉树后庭花》?”
(2).指矮鸡冠花。 宋 杨万里 《宿化斜桥见鸡冠花》诗:“ 陈仓 金碧夜双斜,一隻今栖 纪消 家。别有飞来矮人国,化成玉树后庭花。”
《漢語大詞典》:屈轶(屈軼)
亦称“ 屈佚草 ”。亦称“ 屈草 ”。 1.古代传说中一种草,谓能指识佞人,故又名“指佞草”。 汉 王充 论衡·是应:“屈軼,草也。安能知佞?”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 尧 时有屈佚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 南朝 齐 谢朓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屈草戒諛,阶蓂纪日。” 唐 李咸用 《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軼佞则指。” 唐 苏味道 《赠封御史入台》:“夕鸦共鸣舞,屈草接芳霏。” 章炳麟 《原儒》:“屈軼指佞, 黄帝 骑龙。”
(2).比喻能识别奸佞的贤臣。旧唐书·袁高薛存诚等传赞:“唯 袁 与 薛 ,人中屈軼。”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
《漢語大詞典》:指佞草
传说中能识别奸伪的草。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尧 时有屈軼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则屈而指之。一名指佞草。” 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诗:“多慙指佞草,虚效倾心藿。”亦省称“ 指佞 ”。 唐 李咸用 《题友生丛竹》:“指佞不长生,蒲萐今无种。” 宋 范仲淹 《和庞殿院见寄》:“直节羡君如指佞,孤根怜我异凌霄。”
分類:识别奸伪
《漢語大詞典》:商羊
传说中的鸟名。据云,大雨前,常屈一足起舞。《孔子家语·辩政》:“ 齐 有一足之鸟,飞集於宫朝下,止於殿前,舒翅而跳。 齐侯 大怪之,使使聘 鲁 问 孔子 。 孔子 曰:‘此鸟名曰商羊,水祥也。昔童儿有屈其一脚,振讯两眉而跳,且謡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今 齐 有之,其应至矣。急告民趋治沟渠,修隄防,将有大水为灾。’顷之大霖,雨水溢泛。” 汉 王充 论衡·变动:“商羊者,知雨之物也;天且雨,屈其一足起舞矣。”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山中归时风色变,中路已觉商羊舞。” 清 沈树本 《大水叹》诗之四:“今岁商羊舞,沈浸连千村。”
《國語辭典》:庭燎  拼音:tíng liào
1.一种古代礼祀的照明用具。铁制叉杆,上束绑松柴,遇国君行祭,则燃点照明。《汉书。卷六四下。王褒传》:「齐桓设庭燎之礼,故有匡合之功。」《文选。张衡。东京赋》:「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庭燎,美宣五也。」或以为咏早朝之诗。首章二句为:「夜如何其?夜未央。」
《漢語大詞典》:文星
星名。即文昌星,又名文曲星。相传文曲星主文才,后亦指有文才的人。 唐 元稹 《献荥阳公》诗:“词海跳波涌,文星拂坐悬。” 唐 裴说 《怀素台歌》:“ 杜甫 、 李白 与 怀素 ,文星酒星草书星。” 宋 杨无咎 《南歌子》词之四:“直教笔底有文星,欲状此时情,若为成。”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祝胡东樵寿》:‘人指所居为福地,天留此老应文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两江月旦归名士,又报文星入座来。”参见“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漢語大詞典》:郗家庭树(郗家庭樹)
晋 郗鉴 在丧乱中哺育外甥 周翼 ,使得其保全性命。事见晋书·郗鉴传。后遂用“ 郗 家庭树”为称颂舅家深情的典故。 唐 李昌符 《感怀题从舅宅》诗:“ 郗 家庭树下,几度醉东风。”
《漢語大詞典》:郗鉴爱(郗鑒愛)
永嘉 丧乱中, 晋 郗鉴 兄子 迈 、外甥 周翼 并小, 鉴 常携之就食。乡人谓各自饥困,恐不能兼有所存,“ 鉴 於是独往,食讫,以饭著两颊边,还吐与二儿,后并得存。”事见晋书·郗鉴传。后因以“郗鍳爱”喻称舅对甥之深情厚爱。 唐 李端 《酬丘拱外甥览余旧文见寄》:“舅乏 郗鉴 爱,君如 卫玠 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