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38,分11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王度
无度
度量
度量
节度使
度外
度岁
态度
暗度
六度
雁度
度秋
中度
五度
常度
《國語辭典》:王度  拼音:wáng dù
1.王者的德行器度。《左传。昭公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南朝宋。鲍照 为柳令让骠骑表:「方之微臣,彼安足齿,齐此而归,惧尘王度。」
2.王法。《文选。张衡。东京赋》:「奢未及侈,俭而不陋。规遵王度,动中得趣。」唐。杜甫〈宿花石戍〉诗:「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
《國語辭典》:无度(無度)  拼音:wú dù
没有节制。《三国演义》第一回:「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四:「郑子佻达无度,喜狎游。」
《漢語大詞典》:度量
(1).估计;思量。管子·形势解:“善视其马,节其饮食,度量马力,审其足走,故能取远道而马不罢。”汉书·晁错传:“愚臣不自度量,窃为陛下惜之。”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帐》评注引《诉落山坡羊》:“你自家去思,你自家去想,自去度量,还是谁家的理短,谁家的理长。”
(2).犹度支。指规划计算(财政收支)。尸子·治天下:“治天下有四术……四曰度量。度量通则财足矣。”
(3).测量。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遥大之物,寧可度量?”《参同契》卷下:“天地神明,不可度量。” 明 叶宪祖 《夭桃纨扇》第八折:“恩如海,难度量,把风尘提挈云霄上。”
《國語辭典》:度量  拼音:dù liàng
1.测量长短大小的工具。《周礼。夏官。合方氏》:「同其数器,壹其度量。」
2.限度。《荀子。礼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
3.人能包容别人的限度。《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人之度量相越,岂不远哉!」也作「肚量」。
4.法规、法则。《管子。任法》:「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
《國語辭典》:度量  拼音:duò liáng
测量、测度。
《國語辭典》:节度使(節度使)  拼音:jié dù shǐ
职官名。唐代所设,掌管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要政,当时事权甚重。宋以为虚衔,元废。简称为「节度」、「节使」。
《國語辭典》:度外  拼音:dù wài
1.思虑、打算之外。《红楼梦》第七一回:「今得晏然复聚于庭堂,自觉喜幸不尽,一应大小事务一发付于度外,只是看书,闷了便与清客们下棋吃酒。」
2.标准、法度之外。《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國語辭典》:度岁(度歲)  拼音:dù suì
过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此时已是十二月天气,满生自思囊无半文,空身家去,难以度岁。」《儒林外史》第一一回:「两公子自从岁内为蘧公孙毕姻之事,忙了月馀,又乱著度岁。」
分類:元正
《國語辭典》:态度(態度)  拼音:tài dù
1.人的状貌举止。如:「他的态度从容,一副很镇定的样子。」
2.对事情采取的主张或立场。如:「对于这件事,他尚未表明态度,先不要下定论。」
《漢語大詞典》:暗度
(1).不知不觉地过去。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诗:“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后蜀 毛熙震 《何满子》词:“寂寞芳菲暗度,岁华如箭堪惊。” 宋 徐铉 《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因为长歌》:“光阴暗度盃盂里,职业未妨谈笑间。”
(2).暗中转换。 郭沫若 《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由这样,把不兑现的‘官票宝钞’便暗度到兑现的钱庄钞票。”
《國語辭典》:六度  拼音:liù dù
佛教的六种修行德目。参见「六波罗蜜」条。
《骈字类编》:雁度(雁度)
唐 李白 郢门秋怀 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分类字锦》:度秋
苏轼 官舍度秋惊岁晚。
分类:
《國語辭典》:中度  拼音:zhōng dù
程度不重不轻,介于轻重之间的。如:「这个中度台风突然转向,远飏而去,让大家虚惊一场。」
《漢語大詞典》: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风詘申,不违五度。”鹖冠子·天权:“五度既正,无事不擧。” 陆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詘申不获五度。” 许慎 注:“五度,五行也。”
(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
(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咏而报之》:“一生耽酒客,五度弃官人。” 唐 李频 《春日旅舍》诗:“如何一别故园后,五度花开五处看。”
《國語辭典》:常度  拼音:cháng dù
1.平时的态度。《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卷六。幽怪。水鬼假冒舢板船》:「自登舟之后,柏存举措言语,颇改常度。」
2.固有的法则、规律。《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汉。东方朔 答客难:「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