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废语(廢語)
废弃不用的词语。
分類:废弃词语
《漢語大詞典》:放蔑
废弃蔑视。 清 姚莹 《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其文章之士,又喜逞才气,放蔑礼法,以讲学为迂拙,是皆不免于伪蔽。”
分類:废弃蔑视
《國語辭典》:毁车杀马(毀車殺馬)  拼音:huǐ chē shā mǎ
比喻弃官隐居。参见「杀马毁车」条。宋。陆九渊〈与陈倅书〉:「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然势恐不容一出也。」
《國語辭典》:杀马毁车(殺馬毀車)  拼音:shā mǎ huǐ chē
汉代冯良为尉从佐时,在奉檄迎督邮的路上,突生感慨,而坏车杀马、毁裂衣冠,归隐山林一事。见《后汉书。卷五三。周燮传》。后比喻弃官归隐。宋。苏轼 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诗二首之二:「杀马毁车从此逝,子来何处问行藏。」也作「毁车杀马」。
分類:弃官归隐
《漢語大詞典》:残替(殘替)
残缺废弃。新唐书·张荐传:“ 贞元 元年,帝亲郊,时更兵乱,礼物残替,用 荐 为太常博士,参缀典仪,畧如旧章。”
分類:残缺废弃
《漢語大詞典》:傲弃(傲棄)
轻视废弃。 清 龚自珍 《祀曲杂议五首》:“圣者虽有天下,功德为百世祖,犹且考三王,存三统,奉二王之后,与己而三,毋得傲弃,以章文质循环之大本。”
分類:轻视废弃
《漢語大詞典》:黜羡遗华(黜羡遺華)
废弃多余的和华丽的。 明 袁宗道 《衡阳邹先生墓志铭》:“含贞葆慈,神理无尽兮,黜羡遗华,以不辱为荣兮。”
《國語辭典》:枪毙(槍斃)  拼音:qiāng bì
以枪射死。如:「谋害多条人命的凶手,已于今天凌晨枪毙。」也作「枪决」、「鎗毙」、「鎗决」。
《國語辭典》:鎗毙(鎗斃)  拼音:qiāng bì
用鎗射杀,是执行死刑的一种方法。如:「今天枪毙了一名劫匪。」也作「枪毙」、「枪决」、「鎗决」。
《國語辭典》:破瓦颓垣(破瓦頹垣)  拼音:pò wǎ tuí yuán
屋瓦毁损,墙垣倾塌。形容破败荒凉的景象。宋。苏轼 凌虚台记:「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髣髴,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
《國語辭典》:人亡政息  拼音:rén wáng zhèng xí
本指为政在于得人则政行,不得其人则政废。语本《礼记。中庸》:「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后用以指执政者不在其位,则他所制定的政策也随著废弃了。
《國語辭典》:人存政举(人存政舉)  拼音:rén cún zhèng jǔ
语本《礼记。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指施政者在位,则其主导之政教措施便得以推行。《花月痕》第四六回:「只这议论,都是认真担当天下事的文字;人存政举,便自易易。」
《國語辭典》:举一废百(舉一廢百)  拼音:jǔ yī fèi bǎi
专注于一事,而把其馀的废弃。比喻太过武断、主观。《孟子。尽心上》:「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國語辭典》:进可替否(進可替否)  拼音:jìn kě tì pǐ
进用好的替换不好的。《三国志。卷四二。蜀书。郤正传》:「感乡校之益己,彼平仲之和羹,亦进可而替否。」也作「进可替不」。
《國語辭典》:献可替否(獻可替否)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臣子建议可以施行的方案,废止不可行的。语本《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泛指臣子向君王劝善规过,建议兴革。《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臣闻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也作「献替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