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4,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遗庙
庙廊
家庙
祖庙
寝庙
高庙
塔庙
庙门
陵庙
祔庙
庙略
庙祀
庙中
庙朝
庙器
《漢語大詞典》:遗庙(遺廟)
犹古庙。 唐 杜甫 《武侯庙》诗:“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 衢州 ,故 会稽 太末 也。民多姓 徐氏 ,支县 龙丘 有 偃王 遗庙。” 明 高启 《剡原九曲》诗之一:“石砚久难磨,空林闭遗庙。” 清 顾炎武 《金陵杂诗》:“ 西京 遗庙在,洒扫及冬烝。”
《漢語大詞典》:庙廊(廟廊)
(1).朝廷。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 明 贾仲名 《连环记》第一折:“则为这 汉 家宇宙,好着俺两条眉锁庙廊愁。”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松秋日感怀见寄》之一:“肉食不知田野事,布衣深为庙廊忧。”《再生缘》第十五回:“卿能大杀 吹台 寇,朕必加恩配庙廊。”
(2).朝廷。借指天子。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一纸封章忤庙廊,萧然行李入遐荒。相知不敢樊鞍送,恐触权奸惹祸殃。”参见“ 廊庙 ”。
(3).太庙两廊。
《國語辭典》:廊庙(廊廟)  拼音:láng miào
殿下屋和太庙,代指朝廷。《战国策。秦策一》:「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
《國語辭典》:家庙(家廟)  拼音:jiā miào
私家所设立、供奉祖先神主的祠庙。《宋史。卷一○九。礼志十二》:「群臣家庙,本于周制,适士以上祭于庙,庶士以下祭于寝。」《红楼梦》第六三回:「怪道我们家庙说是铁槛寺呢,原来有这一说。姐姐就请,让我去写回帖。」也称为「家祠」。
《國語辭典》:祖庙(祖廟)  拼音:zǔ miào
天子供祀先祖的庙宇。《礼记。郊特牲》:「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尊祖亲考之义也。」《旧唐书。卷一九○。文苑传下。刘蕡传》:「祖庙固有灵,忠臣固有心,陛下其念之哉!」也称为「大庙」、「太庙」。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漢語大詞典》:高庙(高廟)
(1).死后庙号为“高”的君主。具体所指随文而定。(1)指 汉高祖 刘邦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文帝 从 霸陵 上,欲西驰下峻阪。 袁盎 骑,并车擥轡。上曰:‘将军怯邪?’ 盎 曰:‘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 高庙 、太后何?’”(2)指 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年号 乾隆 )。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 杭州 徐文穆 公,本为国朝贤相, 乾隆 九年,引疾去位。 高庙 赐诗,以宠其行云。” 康有为 《将至桂林望诸石峰》诗:“ 倪迂 狮林 少奥诡, 高庙 叹慕力追摹。” 陈迩冬 等注:“ 高庙 指 清高宗 ( 乾隆帝 ,名 弘历 。)”
(2).宗庙。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 建武 二年正月﹞壬子,起高庙,建社稷於 洛阳 ,立郊兆于城南。” 李贤 注:“ 光武 都 洛阳 ,乃合 高祖 以下至 平帝 为一庙,藏十一帝主於其中。”
《漢語大詞典》:塔庙(塔廟)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衞。”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 胡三省 注:“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宫宇,号为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参见“ 塔 ”。
分類:寺塔
《漢語大詞典》:庙门(廟門)
(1).宗庙、寺庙的门。书·顾命:“诸侯出庙门俟。”荀子·哀公:“君入庙门而右,登自胙阶。”
(2).特指殡宫的门。礼记·丧服小记:“无事不辟庙门,哭皆於其次。” 孔颖达 疏:“庙门,殯宫门也。”
《國語辭典》:陵庙(陵廟)  拼音:líng miào
古代天子的陵墓和宗庙。《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清河有陵庙之尊。」《宋书。卷五二。谢景仁传》:「安泰以令史职拜谒陵庙,为御史中丞郑鲜之所纠。」
分類:陵墓宗庙
《國語辭典》:祔庙(祔廟)  拼音:fù miào
让子孙死后附在祖庙里祭祀。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祝盟》:「夙兴夜处,言于祔庙之祝。」
《國語辭典》:庙略(廟略)  拼音:miào lüè
朝廷的谋略。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式扬庙略,克清天步。」南朝梁。庾肩吾〈乱后行经吴邮亭〉诗:「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也作「庙谟」。
分類:朝廷谋略
《漢語大詞典》:庙祀(廟祀)
(1).即太祝。为 汉 代太常属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景帝 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 武帝 太初 元年更曰庙祀。”
(2).立庙奉祀。 唐 元稹 《告祀曾祖父》:“ 唐 制:位五品皆庙祀。”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号位不敢以非礼有加也,庙祀不敢以非礼有奉也。”
《骈字类编》:庙中(庙中)
诗访予落止传访谋落始也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兴礼记祭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 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脩于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又汉书扬雄传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祐
又齐书王敬则传见庙神下
分类:庙中
《國語辭典》:庙朝(廟朝)  拼音:miào cháo
朝廷。唐。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漢語大詞典》:庙器(廟器)
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分類:宗庙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