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04,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阴底
冰底
底下
狱底
底许
知底
鞋底
壅底
大底
底石
连底
盏底
筑底
湫底
露底
《骈字类编》:阴底(阴底)
唐 段成式 题石泉兰若 矗竹为篱松作门,石楠阴底藉芳荪。
《骈字类编》:冰底
唐 杜牧 汴河阻冻 浮生却似冰底水,日夜东流人不知。
《國語辭典》:底下  拼音:dǐ xià
卑贱、卑劣。三国魏。曹植〈谢妻改封表〉:「才质底下,谬同受私。」
《國語辭典》:底下  拼音:dǐ xià
1.下面。如:「屋檐底下有燕子筑巢。」
2.之后、以后。如:「底下所说的话非常重要,务必记下。」
3.在权势范围管辖之内。如:「在他底下工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
《高级汉语词典》:狱底
古代监禁重犯的地下室
《漢語大詞典》:底许(底許)
犹几许,多少。 宋 吴潜 《青玉案》词:“为问新愁愁底许?酒边成醉,醉边成梦,梦断前山雨。”
分類:几许多少
《國語辭典》:知底  拼音:zhī dǐ
熟悉某事或某人的根底。
分類:知道底细
《國語辭典》:鞋底  拼音:xié dǐ
1.鞋子的底面。也作「鞋底子」、「鞋底儿」。
2.宋朝杨亿有盛名,曾因草制为执政者所点窜。杨亿不平,取其稿上改易处以浓墨涂抹,人问其故,答说是他人脚迹。后世行文遇人涂抹,谑称遭鞋底。见宋。温革《隐窟杂志》。
《漢語大詞典》:壅底
犹阻塞。 汉 赵岐 《〈孟子〉题辞》:“閔悼 尧 、 舜 、 汤 、 文 、 周 、 孔 之业将遂湮微,正涂壅底,仁义荒怠,佞伪驰骋,红紫乱朱。” 孙奭 疏:“壅底者,言正道鬱塞而不明也。” 唐 柳宗元 《天说》:“人之血气败逆壅底,为痈、疡、疣赘、瘻痔,虫生之。” 宋 文天祥 《贺吴丞相革》:“如人四体,壅底而百病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一:“百家壅底正涂之弊虽息,而神仙服食之説盛。”
分類:阻塞
《國語辭典》:大底  拼音:dà dǐ
大概、大抵。《史记。卷一二五。佞幸列传。李延年》:「自是以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喻世明言。卷三。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大底是本身元气微薄,况又色欲过度。」
分類:大抵
《國語辭典》:大抵  拼音:dà dǐ
大概、大多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观其大抵所归,莫不高谈宫馆。」《红楼梦》第一回:「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燄山一般。」也作「大氐」。
《漢語大詞典》:底石
磨刀石。底,通“ 砥 ”。《汉书·梅福传》:“故爵禄束帛者,天下之底石, 高祖 所以厉世摩钝也。” 颜师古 注:“底,细石也。”底,一本作“ 厎 ”。
分類:磨刀石
《漢語大詞典》:连底(連底)
(1).全部。《孽海花》第二四回:“少不得尽着平生的本事,连底儿掏摸出来。”
(2).谓彻底,根本。 鲁迅 《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就诗人而言,他们因为禁不起这连底的大变动,或者脱出国界,便死亡。”
《韵府拾遗 荠韵》:盏底(盏底)
韩愈诗饮酒宁嫌盏底深题诗尚倚笔锋劲
《漢語大詞典》:筑底(築底)
犹彻底。谓无所遗留。 宋 陈郁 藏一话腴:“今之登显仕者,其取媚贵要,则有郊劳,有祖送,水陆具陈,声妓交集……至于礼士友,待亲朋,则不过具草酌烦蓐食而已,曰真率也,曰亡具也,曰公帑筑底也,曰厨传萧条也。” 元 方回 《乙未岁除》诗:“盍簪列炬浑如梦,不似今年筑底穷。”
《漢語大詞典》:湫底
积滞不畅。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 杜预 注:“湫,集也;底,滞也;露,羸也。壹之则血气集滞而体羸露。” 唐 李商隐 《为贺拔员外上李相公启》:“某素无灵气,夙昧摄生,乏 单豹 养内之功,闕 王吉 实下之效,湫底莫适,节宣失中。”
分類:积滞不畅
《國語辭典》:露底  拼音:lòu dǐ
泄露底细、真相。如:「都是他不小心,才会使我们露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