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应时(應時)  拼音:yìng shí
1.适于季节或时代需要。《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有不善者,应时改定。」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似这般应时的瑞雪,是好一个冬景也。」
2.即时、立刻。《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郭玉传》:「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閒,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
3.谋生。《红楼梦》第五八回:「其中或有一二个知事的,愁将来无应时之技,亦将本技丢开,便学起针黹纺绩女工诸务来。」
《分类字锦》:应时大雨(应时大雨)
益部耆旧传赵瑶为阆中令时西州遭旱瑶率掾吏斋戒于灵星池归咎自责稽首流血应时大雨
分类:能政
《分类字锦》:虚中应时(虚中应时)
赵良器履赋其受用也既虚中以待物其顺人也亦应时而曲从
分类:履舄
《国语辞典》:顺天应时(顺天应时)  拼音:shùn tiān yìng shí
顺从天命,应合时机。《晋书。卷三四。羊祜传》:「先帝顺天应时,西平巴蜀,南和吴会,海内得以休息,兆庶有乐安之心。」
《国语辞典》:应时而生(应时而生)  拼音:yìng shí ér shēng
顺应时运而生。唐。吕温《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夔公峥嵘,金虎之精,应时而生,与运俱行。」也作「应际而生」。
《国语辞典》:应时当令(应时当令)  拼音:yìng shí dāng lìng
恰合时令。如:「他吃穿都是应时当令的。」也作「应时对景」。
分类:合时时令
《分类字锦》:甘雪应时(甘雪应时)
王廙表甘雪应时严寒
分类:
《分类字锦》:荠麦应时(荠麦应时)
礼记仲秋之月乃劝种麦疏蔡氏云阳气初胎于酉故八月荠麦应时而生也
分类:
《國語辭典》:随时(隨時)  拼音:suí shí
1.不论何时。《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仍令诸州每岁造僧帐。有死亡、归俗,皆随时开落。」《文明小史》第三一回:「明晓得乡里人是不懂得什么的,也只好随时劝导。」
2.顺应时代的情势。《国语。越语下》:「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
《國語辭典》:时雨(時雨)  拼音:shí yǔ
1.及时的雨。《周礼。春官。小祝》:「逆时雨,宁风旱。」《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
2.比喻教化的实行。《孟子。尽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國語辭典》:时行(時行)  拼音:shí xíng
1.待时而行。《易经。坤卦。文言曰》:「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2.时下流行的。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馀皆卖时行纸画花果铺席。」
3.及时而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大火昏正,桑梓繁庑,大雨时行。」
4.时病中带有传染性与流行性者,古代称为「时行」。
《國語辭典》:顺风(順風)  拼音:shùn fēng
1.依著风向。《淮南子。脩务》:「夫雁顺风以爱气力。」
2.风向与行进的方向相同。《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三国演义》第七回:「当日正值顺风,坚令军士一齐放箭。」
3.比喻时运顺利。《儒林外史》第二回:「你亲家自从当了门户,时运也算走顺风。」
4.比喻旅途顺利。如:「祝你一路顺风。」
《國語辭典》:时新(時新)  拼音:shí xīn
及时新出的物品。《隋书。卷五八。许善心传》:「高祖知之,敕尚食每献时新,常遣分赐。」《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匮台上放著一个瓶,插著些时新花朵。」
《國語辭典》:顺时(順時)  拼音:shùn shí
1.按时。如:「记得顺时,不可错乱。」
2.顺乎时宜、不悖时势。《左传。成公十六年》:「礼以顺时,信以守物。」《晋书。卷六。元帝纪》:「应天顺时,受兹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