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风信(風信)  拼音:fēng xìn
1.应季节而来的风。宋。陆游 游前山诗:「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
2.信息。《西游记》第一七回:「正坐间。忽被一个甚么巡山的,走了风信,他就与我打将起来。」
《漢語大詞典》: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風)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每侯应以一种花的信风。每气三番。小寒: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菜花、杏花、李花;惊蛰:桃花、棣棠、蔷薇;春分:海棠、梨花、木兰;清明:桐花、麦花、柳花;谷雨:牡丹、酴釄、楝花。参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宋 程大昌 演繁露·花信风、 宋 王逵 蠡海集·气候类。一说,每月有两番花的信风,一年有二十四番花信风。见 明 杨慎 《二十四番花信风》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
《國語辭典》:试新(試新)  拼音:shì xīn
1.一种茶。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建州龙焙而北谓之北苑,茶有十纲,……第一名曰『试新』。」
2.试尝新谷。唐。孟浩然 九日得新字诗:「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3.试用新产品。
《漢語大詞典》:世出
(1).应时出现。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才为世出,世亦须才。” 李周翰 注:“贤才为乱世而生。”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 吕延济 注:“世出,谓应时而出也。” 清 吴伟业 《观王石谷山水图歌》:“羡君人材为世出,盛年絶艺须难得。”
(2).不时出现。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 唐 之治,在於 贞观 ; 开元 之际,而女祸世出; 天宝 以还,纲纪微矣。”
(3).指家世和生平。 宋 曾巩 《寿安县钱氏墓志铭》:“ 凝之 年七十有七,哭其妻之丧,自为状,次其妻之世出行事,来乞铭。” 宋 叶适 《中奉大夫薛公墓志铭》:“公物其世出,詰其昆弟,皆是,亦流涕,饶与钱。”
《漢語大詞典》:时物(時物)
(1).指一定时间内的事物。易·繫辞下:“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韩康伯 注:“物,事也。”
(2).应时的作物。后汉书·章帝纪:“宜助萌阳,以育时物。”
(3).应时的食物。三国志·吴志·孙晧传“司空 孟仁 卒”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孟仁 ﹞每得时物,来以寄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是月巷陌杂卖:“是月时物,巷陌路口,桥门市井,皆卖大小米水饭、炙肉。”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 乐氏 至孝,凡遇时物,必遣女踰岭餽其姑。”
(4).时节景物。 唐 杜甫 《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诗:“操纸终夕酣,时物集遐想。” 清 谭献 《〈唐诗录〉序》:“揽时物之迁变,感家室之仳别。”
《國語辭典》:瑞雪  拼音:ruì xuě
冬季应时的雪。因可以杀死害虫,使作物丰收,故称为「瑞雪」。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國語辭典》:当令(當令)  拼音:dāng lìng
1.当时、当道。如:「别看他如今落魄,早年他当令的时候,那种盛况,无人可比。」
2.适合的时令。如:「花有不同的特性,一般都要当令才开。」
《國語辭典》:随俗(隨俗)  拼音:suí sú
顺应世俗行事。《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狄夫人免不得,也随俗出游。」
《國語辭典》:尝新(嘗新)  拼音:cháng xīn
1.古代于孟秋时,天子以新收成的五谷,进献于寝庙,称为「尝新」。《礼记。月令》:「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石三十,为钱千三百五十,除社闾尝新春秋之祠,用钱三百,馀千五十。」
2.品尝应时的新鲜食品。唐。王建〈宫词〉一○○首之四:「白玉窗前起草臣,樱桃初赤赐尝新。」《西游记》第五回:「见那老树枝头,桃熟大半,他心里要吃个尝新。」
《漢語大詞典》:时风(時風)
(1).应时的风。《书·洪范》:“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 晋 陆机 《遨游出西域》诗:“逝物随节改,时风肃且熠。”
(2).比喻良好的教化。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今国家躬脩道德,吐惠含仁,湛恩沾洽,时风显宣。”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唐 韦应物 《答故人见谕》诗:“时风重书札,物情敦货遗。” 唐 元稹 《送林复梦赴韦令辟》诗:“野性便荒饮,时风忌酒徒。” 清 黄宗羲 《寿张奠夫八十序》:“或谓五年之中,时风众势,不闻有所鼓动,其故何也?”
《漢語大詞典》:应候(應候)
(1).顺应时令节候。 晋 陆云 《寒蝉赋》序:“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候守节,则其信也。”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进贺冬银乳白身状》:“黄鐘应候,白琯舒和。” 明 俞安期 《望海》诗:“日日潮来长应候,似应西答百川朝。”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中:“及二三月,众花应候而发,而冬花已憔悴。”
(2).应接侍候。红楼梦第七二回:“这是奶奶日间操心,惦记应候宫里的事。”
《國語辭典》:随机(隨機)  拼音:suí jī
不预设立场,没有特定的对象。如:「随机选择」、「随机抽样」。
《國語辭典》:应运(應運)  拼音:yìng yùn
顺应时运。《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唐。李白〈上云乐〉诗:「陛下应运起,龙飞入咸阳。」
《漢語大詞典》:应机(應機)
(1).顺应时机。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辩者驰説,智者应机。”周书·文帝纪上:“今便分命将帅,应机进讨。”
(2).随机应变。世说新语·排调“未若诸 庾 之翼翼”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放 应机制胜,时人仰焉。” 唐 黄滔 《误笔牛赋》:“ 王献之 繢画弥精,变通可惊,失手而笔唯误点,应机而牛则真成。” 明 李本 《重编〈诚意伯文集〉序》:“运筹定计,应机料敌。”
《漢語大詞典》:抚运(撫運)
顺应时运。 唐 刘禹锡 《为京兆李尹贺迁献懿二祖表》:“ 太祖景皇帝 膺期抚运,启封於 唐 。” 唐 权德舆 《仲秋朝拜昭陵》诗:“ 文皇 昔潜耀, 隋 季自颠覆。抚运斯顺人,救焚非逐鹿。”《元典章新集·诏令·今上皇帝登宝位诏》:“ 太祖皇帝 ,膺期抚运,肇开帝业。”
《漢語大詞典》:时雪(時雪)
应时的雪。《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乃自去冬,时雪不降;今春大旱,赤地千里。”
分類: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