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石鲸(1517年—?),字应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山东乡试第七名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会试第二十名,登第三甲第九十五名进士。官知县,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行取户科给事中。三十年四月升本科右,九月升刑科左。
《漢語大詞典》:景响(景響)
亦作“ 景嚮 ”。亦作“ 景乡 ”。
(1).如影随形,如响应声。《楚辞·九章·悲回风》:“入景响而无应兮,闻省想而不可得。” 洪兴祖 补注:“景,於境切,物之阴影也……或作‘嚮’,古字借用。”荀子·富国:“三德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嚮。”汉书·董仲舒传:“夫善恶相从,如景乡之应形声也。” 颜师古 注:“乡读曰‘响’。”新唐书·武平一传:“臣闻灾不忘生,上见下应,信如景响。”
(2).影子与回响。比喻无根据的、传闻的、不可捉摸或牵强附会的。 晋 向秀 《难〈养生论〉》:“此殆景响之论,可言而不可得。”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诗瀋》:“援证确实,迥非傅会景嚮者比。”
《漢語大詞典》:响和(響和)
应声相和。 汉 蔡邕 《郭有道碑文》:“望形表而影附,聆嘉声而响和。”
《漢語大詞典》:噫噫
答应声。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噫噫,相答应声。”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众人噫噫啊啊承认着,却无心听 老葛 的话,只管歪起头看飞机朝哪个方向过。”
分類:答应应声
《漢語大詞典》:响犀(響犀)
犀牛角所制的棒槌,击物能应声回响。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 吴元济 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言其犀槌即响犀也。凡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
《漢語大詞典》:呀吁
集体劳动时的呼应声。 唐 卢肇 《汉堤》诗:“疲癃鰥独,奋有筋膂;呀吁来助,提筐负筥。”
《漢語大詞典》:措想
犹思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桓 諛而慰之曰:‘适有一言,请席中属对焉:“王子身边,无有一点不似玉。”’众未措想, 緑云 应声曰:‘黽翁头上,再着半夕即成龟。’”
分類:思索应声
《漢語大詞典》:应挨
答应声。《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数次叫问,都没譍挨,推筑再三,方始回答。”
分類:答应应声
《國語辭典》:响答影随(響答影隨)  拼音:xiǎng dá yǐng suí
形容报应的迅疾不爽。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一七。广成先生序》:「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国语辞典》:应弦饮羽(应弦饮羽)  拼音:yìng xián yǐn yǔ
弓弦响处,鸟兽应声命中,深及箭羽。唐。皇甫枚《王知古》:「少焉,有群狐突出,焦头烂额者,罝罗罥挂者,应弦饮羽者,凡获狐大小百馀头以归。」
《国语辞典》:答应不迭(答应不迭)  拼音:dā yìng bù dié
应声回答不止。《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一日因滴珠起得迟了些,公婆朝饭要紧,猝地答应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