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本正经(一本正經)  拼音:yī běn zhèng jīng
一部正规的经典。形容人态度庄重认真。如:「看他说得一本正经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
《國語辭典》:嬉皮笑脸(嬉皮笑臉)  拼音:xī pí xiào liǎn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轻浮样子。《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那穿马褂的抢著开了茶钱,还和那少年寒暄几句,又和那小宝嬉皮笑脸的混了一阵。」也作「嘻皮笑脸」。
《漢語大詞典》:邪昵(邪暱)
亲近而不庄重。 萧红 《生死场》四:“ 菱芝嫂 在她肚皮上摸了一下,她邪暱地浅浅地笑了。”
《漢語大詞典》:谐稳(諧穩)
谓既庄重而又诙谐。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曲·杂剧:“ 梁伯龙 有《红綃》《红线》二杂剧,颇称谐稳,今被俗优合为一大本,南曲遂成恶趣。”
分類:庄重诙谐
《国语辞典》:态度严肃(态度严肃)  拼音:tài dù yán sù
神情庄重,不随便说笑。如:「他的态度严肃,可别跟他开玩笑。」
《国语辞典》:玩世不羁(玩世不羁)  拼音:wàn shì bù jī
生活态度不庄重、不严谨。如:「虽然年纪已老大不小了,但他天生是个玩世不羁的人。」也作「玩世不恭」。
《国语辞典》:威而不猛  拼音:wēi ér bù měng
威严庄重,而不凶猛。《论语。述而》:「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国语辞典》:一貌堂堂  拼音:yī mào táng táng
堂堂,仪表大方庄重。一貌堂堂指人相貌堂皇,举止庄重,一表人才。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一出:「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隋唐演义》第八三回:「当下李白见他一貌堂堂,便勒住马问:是何人?所犯何事何罪?今解往何处?」
《国语辞典》:大花面  拼音:dà huā miàn
传统戏剧中的净角。多饰地位较高、举止庄重的人。注重唱工。《红楼梦》第五八回:「将小生藕官指与黛玉,将大花面葵官送了湘云。」也称为「大花脸」。
《国语辞典》:放尊重  拼音:fàng zūn zhòng
显露出庄重的态度。《红楼梦》第一二回:「放尊重著,别叫丫头们看了笑话。」《孽海花》第七回:「珠儿脸一红,推开宝廷的手低声道:『大人放尊重些。』就挪嘴儿望著舱里道:『别给妈见了。』」
《國語辭典》:坐不窥堂(坐不窺堂)  拼音:zuò bù kuī táng
端坐不妄视。形容人端正守礼。《三国志。卷一六。魏书。郑浑传》裴松之注引《张璠汉纪》曰:「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漢語大詞典》:故作端庄
假作庄重、稳重或严肃。例如:故作端庄的姑娘。
《國語辭典》:馆阁体(館閣體)  拼音:guǎn gé tǐ
1.旧时翰林应诏撰写文章,讲究堂皇典重,称为「馆阁体」。
2.一种书体风格。馆阁书写文字要求端楷方正,后来称这种字体为「馆阁体」。明、清时代,士子应试时皆要求以此种风格书写。
《國語辭典》:馆阁气(館閣氣)  拼音:guǎn gé qì
文章的形式华丽典雅。多指馆阁中人的诗文风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
《國語辭典》:馆阁气(館閣氣)  拼音:guǎn gé qì
文章的形式华丽典雅。多指馆阁中人的诗文风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本朝夏英公亦尝以文章谒盛文肃,文肃曰:『子文章有馆阁气,异日必显。』后亦如其言。」
《漢語大詞典》:闳重(閎重)
宏大庄重。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二:“ 宋 诗之典实閎重者,赋为之也。”
分類:宏大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