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广播网(广播网)  拼音:guǎng bò wǎng
同一广播或电视台,由总台到各地分台,连成网状分布。
《国语辞典》:广播界(广播界)  拼音:guǎng bò jiè
泛指整个广播事业及广播从业人员。
《国语辞典》:广播节(广播节)  拼音:guǎng bò jié
民国十四年三月二十六日,北平各界追悼孙中山先生,在中山公园社稷坛,用播音器播送国父演讲录音,为我国正式运用广播之始。至四十年三月,政府遂核定此日为「广播节」。
《国语辞典》:短波广播(短波广播)  拼音:duǎn bō guǎng bò
波长约十至一百米,频率在三至三十兆赫的无线电波广播。短波广播通过地球电离层内,带电粒子对无线电波反射,能向远距离发射无线电信号,并可以小电力,作长距离通信。主要使用于国际广播。
《国语辞典》:调幅广播(调幅广播)  拼音:tiáo fú guǎng bò
以调幅方式所进行的无线电广播。调幅广播通常指中波调幅无线电广播,其优点是所占用频带较窄,一般不大于二十千赫,因电路简单,故早期被广泛采用。在收音机刻度盘上简写成AM。
《國語辭典》:广播电台(廣播電臺)  拼音:guǎng bò diàn tái
用无线电波向外播送节目的机构。
《國語辭典》:广播段(廣播段)  拼音:guǎng bò duàn
一般无线电广播所使用的波长范围,分调幅广播与调频广播两个波段。
《國語辭典》:广播剧(廣播劇)  拼音:guǎng bò jù
专供在无线电中广播的戏剧,特别著重音乐配合与音响效果等艺术方式,以创造听觉形象,展开剧情。
《漢語大詞典》:广播体操
通过广播指挥做的健身体操,一般有音乐配合。也叫广播操。
《漢語大詞典》:广播卫星地面站
卫星广播系统的地面设施。由天线系统(包括跟踪装置)、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基带终端装置等组成。用于向广播卫星传输电视节目、接收和监视广播卫星发射的电波和广播信号与质量。此外,还要执行监视卫星工作状态、遥控卫星的工作,并与其他地球站保持通信等。
《漢語大詞典》:广播站(廣播站)
我国有线广播的基层组织。是广播电台的辅助和补充。县、区、乡以及机关、部队、学校等一般均有设置。某些中、小城市也有广播站。它除有选择地转播各地广播电台节目外,还可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特点,灵活地安排节目,迅速、及时地播送消息。
《國語辭典》:调频广播(調頻廣播)  拼音:tiáo pín guǎng bò
以调频方式所进行的无线电广播。调频广播所占用的频带较宽,约为一般调幅广播的十倍,但音质清晰,传真度高,不易受其他信号的干扰,常用于超短波频段。在收音机刻度盘上的简写成FM。
《漢語大詞典》:调频立体声广播
由多条声音信息通道来传输声音信息,使还原时呈现空间声像的广播技术。常用的为二通道。由于立体声信号频带宽,信号质量要求高,通常采用调频方式传输。收听时也需配置两个通道,甚至采用环绕声喇叭,可获得有空间层次的立体声效果。
《漢語大詞典》:电视广播
应用电子技术,将图像及其伴音在电视接收机中重现的一种广播。具有传播迅速,声画同步,视听兼备,感染力强等特点。
《漢語大詞典》:实况广播(實况廣播)
广播形式的一种。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站为加强报道的效果,将某一正在进行中的社会活动的现场实况(声音或景象),结合播音员的讲解,通过广播或电视传送给广大听众或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