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完免
保全;幸免。《后汉书·张酺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今议者为 瓌 选严能相,恐其迫切,必不完免,宜裁加贷宥,以崇厚德。”后汉书·方术传上·任文公:“后兵寇并起,其逃亡者少能自脱,惟 文公 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
分類:保全幸免
《國語辭典》:不免  拼音:bù miǎn
必然,免不了。如:「旧地重游,物是人非,不免伤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群臣皆谓城筑固善,小民不免怨詈。」
《高级汉语词典》:幸免  拼音:xìng miǎn
侥幸免祸
分类:幸免
《漢語大詞典》:漏刃
从刀下漏过。谓应受到诛杀而幸免。北史·彭乐传:“西军退, 神武 使 乐 追之。 周文 大窘而走……获 周文 金带一束以归。言 周文 漏刃破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今居忧,闻至墓次相地,白昼为人所刺,幸漏刃而逸,未知信否。”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江 浙 之间,沿海骚动。然其怯者漏刃破胆,忠者免胄归元,而於国事终无济也。”
分類:诛杀幸免
《漢語大詞典》:戮余(戮餘)
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若弃 书 之力,而思 黶 之罪,臣戮餘也,将归死於 尉氏 ,不敢还矣。” 杨伯峻 注:“逃亡之人幸免于被戮杀,故自云戮餘。” 唐 王维 《门下起赦书表》:“大赦戮餘之罪,益宽流宥之典。”
《漢語大詞典》:遗免(遺免)
谓幸免于难。魏书·慕容白曜传:“初 慕容 破后,种族仍繁。 天赐 末,颇忌而诛之。时有遗免,不敢復姓,皆以‘舆’为氏。”
分類:幸免
《漢語大詞典》:需沙出穴
语本《易·需》:“需于沙,小有言,终吉。”和“需於血,出自穴”。后因用“需沙出穴”谓遇险凶而能幸免。 清 顾炎武 《与李中孚书》:“先生已知 盩厔 之为危地,而必为是行,脱一旦有意外之警,居则不安,避则无地,有焚巢丧牛之凶,而无需沙出穴之利。”
分類:遇险幸免
《漢語大詞典》:爨下余(爨下餘)
谓灶下烧残的良木。典出后汉书·蔡邕传:“ 吴 人有烧桐以爨者, 邕 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下餘”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 唐 韩愈 《题木居士》诗:“为神詎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餘。”
《國語辭典》:九死一生  拼音:jiǔ sǐ yī shēng
比喻极危险的境遇。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一折:「您哥哥剑洞枪林快厮杀,九死一生不当个耍。」《喻世明言。卷一九。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蛮烟瘴疫,九死一生,欲待不去,奈日暮途穷。」也作「万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