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小肉儿(小肉儿)  拼音:xiǎo ròu ér
对小孩、年轻女子或喜爱之人的昵称。《金瓶梅》第二七回:「咱往亭子上那里投去来,平白在这里做甚么?你不信,使春梅小肉儿,他也不替你取酒来。」
《国语辞典》:小相公  拼音:xiǎo xiàng gōng
尊称年轻的男子。《儒林外史》第二五回:「你要把这小相公卖与人,若是卖到他州别府,就和那几个相公一样不见面了。」也称为「小相」。
《国语辞典》:铁哥们(铁哥们)  拼音:tiě gē men
大陆地区指关系密切的年轻伙伴。如:「这是自己的铁哥们,多照顾!」
《漢語大詞典》:富于春秋(富於春秋)
谓年少,年轻。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 悼惠王 富於春秋, 参 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后汉书·乐恢传:“陛下富於春秋,纂承大业,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 李贤 注:“春秋谓年也。言年少,春秋尚多,故称富。”北史·后妃传上·魏太武皇后赫连氏:“太后以帝富於春秋,乃作《劝戒歌》三百餘章,又作《皇誥》十八篇,文多不载。”亦省作“ 富春秋 ”。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 韦生 富春秋,洞澈有清识。” 宋 王安石 《次韵叶致远》:“明时君尚富春秋,岂比衰翁远自投。”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词:“忆当年, 周 与 谢 ,富春秋。”
分類:年少年轻
《國語辭典》:二道毛子  拼音:èr dào máo zi
将原有眉毛加黑或剃掉重画出的新眉形。比喻好打扮、爱跟时麾的人。如:「她从城里回来,开始学二道毛子涂脂抹粉的打扮起来了。」
《國語辭典》:黄口小儿(黃口小兒)  拼音:huáng kǒu xiǎo ér
幼儿。比喻浅薄幼稚的人。汉。无名氏〈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为黄口小儿。」亦称「黄口孺子」。
《國語辭典》:黄毛丫头(黃毛丫頭)  拼音:huáng máo yā tou
年幼的女孩。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七出:「难道三百两花银,买不去你这黄毛丫头么?」
《國語辭典》:黄毛团儿(黃毛團兒)  拼音:huáng máo tuán ér
黄毛,胎毛。黄毛团儿比喻胎毛尚未脱落的小孩。《金瓶梅》第八六回:「你来时才十六、七岁,黄毛团儿也一般。也亏在丈人家养活了这几年,调理的诸般买卖儿都会。」
《國語辭典》:后生小子(後生小子)  拼音:hòu shēng xiǎo zi
年轻人、子弟。旧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有时含轻蔑的意思。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出:「今年正当大比,这些后生小子,要来求我讲贯,且骗几文钱钞。」
分類:年轻晚辈
《漢語大詞典》:悔其少作
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汉 杨修 《答临淄侯笺》:“ 脩 家 子云 ,老不晓事,强著一书,悔其少作。”明史·文苑传二·徐桢卿:“﹝ 楨卿 ﹞既登第,与 李梦阳 、 何景明 游,悔其少作,改而趋 汉 、 魏 、盛 唐 ,然故习犹在。” 鲁迅 《〈集外集〉序言》:“听说: 中国 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
《漢語大詞典》:伙子
用以称年轻的男子。 赵树理 《三里湾·马家院》:“这地方的风俗,孩子们多了的时候,常好按着大小叫他们‘大伙子、二伙子、三伙子……’”参见“ 小伙子 ”。
分類:年轻男子
《國語辭典》:小伙子  拼音:xiǎo huǒ zi
年轻男子。《石点头。卷四。瞿凤奴情愆死盖》:「是一个行奸卖俏的小伙子,使钱撒漫的大老官。」
《國語辭典》:小夥子  拼音:xiǎo huǒ zi
年轻的男子。《红楼梦》第六八回:「原来这小夥子名叫张华。」也称为「小夥儿」。
《漢語大詞典》:还年却老(還年卻老)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鍊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
《漢語大詞典》:还年驻色(還年駐色)
恢复年轻,永葆青春。 南朝 梁 刘孝标 《山栖志》:“金盐重於素璧,玉豉贵於明珠,可以养性销痾,还年驻色。”
《國語辭典》:禾旦  拼音:hé dàn
传统戏剧中扮演农村妇女的角色。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二折:「(禾旦云)俺这江南,青的是山,绿的是水。」
《漢語大詞典》:材童妙妓
指有才能技艺的年轻艺人。艺文类聚卷六一引 晋 傅玄 《正都赋》:“乃有材童妙妓,都卢迅足,缘脩竿而上下,形既变而景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