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鲐颜(鮐顔)
年老的容颜。 清 方履篯 《万寿颂》:“鮐颜黄髮,拜舞徜徉。”
分類:年老容颜
《漢語大詞典》:一岁使长百岁奴(一歲使長百歲奴)
尽管主人年轻,也能使唤年老的奴仆。谓只论地位不论年龄。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哥哥,一岁使长百岁奴,这宅中谁敢题起个 李 字。若有一些差失,如同那 赵盾 便有灾难。”
《國語辭典》:养老金(養老金)  拼音:yǎng lǎo jīn
1.官吏或职员年老退职时所得的退休金。
2.泛指供老年时休养、生活的费用。
《國語辭典》:心长发短(心長髮短)  拼音:xīn cháng fǎ duǎn
年纪虽老,但智计深长。参见「发短心长」条。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虽然我六旬过血气衰,我犹敢把三五石家硬弓开,便小觑的我心长发短渐斑白,我可也怎肯伏年高迈。」
《国语辞典》:母老子幼  拼音:mǔ lǎo zǐ yòu
母亲已年老,而儿子的年纪尚小。形容母亲抚育的辛苦。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少而贫病,居无仆妾,并井臼弗任,藜菽不给,母老子幼,就养勒匮。」
《国语辞典》:两鬓飞霜(两鬓飞霜)  拼音:liǎng bìn fēi shuāng
形容年老鬓发发白。如:「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中已经两鬓飞霜了。」
《国语辞典》:两目昏花(两目昏花)  拼音:liǎng mù hūn huā
眼睛看不清楚。多形容年老体衰、视力减退或意识不明。宋。张守〈再乞罢政事劄子〉:「两胫酸楚,拜伏甚艰;两目昏花,省阅尤苦。」《三国演义》第八五回:「先主自知病入四肢,又哭关、张二弟,其病愈深,两目昏花,厌见侍从之人。」
《国语辞典》:没老没小(没老没小)  拼音:méi lǎo méi xiǎo
不论是年老或年少。《西游记》第五四回:「没老没小,尽是粉容娇面,绿鬓云鬟之辈。」
《国语辞典》:耆儒硕老(耆儒硕老)  拼音:qí rú shí lǎo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汉。扬雄〈剧秦美新〉:「是以耆儒硕老,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卷其舌而不谈。」也作「耆儒硕德」、「耆儒硕望」。
《国语辞典》:耆儒硕望(耆儒硕望)  拼音:qí rú shí wàng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元史。卷一七三。崔彧传》:「四曰翰苑亦颂阿合马功德,宜博访南北耆儒硕望,以重此选。」也作「耆儒硕德」、「耆儒硕老」。
《国语辞典》:上岁数儿(上岁数儿)  拼音:shàng suì shu ér
上了年纪,指年老。如:「他祖父已是上岁数儿的人了。」
分类:年纪年老
《国语辞典》:犬马齿歼(犬马齿歼)  拼音:quǎn mǎ chǐ jiān
谦称自己年老力衰。《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也作「犬马齿穷」、「犬马齿索」。
《国语辞典》:皓首一经(皓首一经)  拼音:hào shǒu yī jīng
虽年老还持续地钻研经书。《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便如师父平日无书不读,直是皓首一经,也不得一名半职。」
《国语辞典》:风前之烛(风前之烛)  拼音:fēng qián zhī zhú
风前的烛火,随时将灭。比喻年老之人。如:「如今父亲已是风前之烛了,却依然保持乐观开朗的心。」
《国语辞典》:告老还乡(告老还乡)  拼音:gào lǎo huán xiāng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