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5,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晚谬
服老
皓髯
老佣
泣杖
老复丁
退田
绅耆
岁衰
耄夫
老相公
老患
耆指
耇长
老昧
《漢語大詞典》:晚谬(晚謬)
年老昏愦。新唐书·萧至忠传:“帝曰:‘ 至忠 诚国器,但其晚谬尔,其始不谓之贤哉?’” 宋 陆游 《连日大寒夜坐复苦饥戏作短歌》:“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 綺 与 园 。”
《漢語大詞典》:服老
承认年老力衰。 吴晗 《论老当益壮》:“ 中国 人民智慧、勇敢、勤劳刻苦,是从来也不肯服老的。” 碧野 《报晓峰》:“老教授不服老,为了显示自己的精力充沛,他领着学生们穿插在山林中,从倾斜的山径往高处爬。”
《漢語大詞典》:皓髯
白须。谓年老。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扬且之晳兮不可以常然,当锡尔以老成,苍眉皓髯,山立时行。”
分類:白须年老
《漢語大詞典》:老佣(老傭)
年老的佣工。常用为詈词。后汉书·刘盆子传:“大司农 杨音 按剑駡曰:‘诸卿皆老佣也!’”
《國語辭典》:泣杖  拼音:qì zhàng
汉代韩伯俞因过而受母鞭打,却因感到母亲年老力衰,鞭打无力而哭泣。见汉。刘向《说苑。卷三。建本》。后以泣杖指孝子。五代南汉。梁嵩〈代母作倚门望子赋〉:「忆昔伯俞之志,宁无泣杖之心。」
《漢語大詞典》:伯俞
亦作“ 伯瑜 ”。 汉 代人,姓 韩 。古代有名的孝子。 汉 刘向 说苑·建本:“ 伯俞 有过,其母笞之,泣。其母曰:‘他日笞子,未甞见泣,今泣,何也?’对曰:‘他日 俞 得罪,笞,甞痛,今母之力不能使痛,是以泣。’” 三国 魏 曹植 《鞞舞歌·灵芝篇》:“ 伯瑜 年七十,采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歔欷涕霑巾。” 黄节 注:“ 朱绪曾 曰:困学纪闻云,采衣娱亲,今人但知 老莱 之事而不知 伯瑜 。按此即説苑 韩伯俞 泣杖之事,但彼无‘采衣’二字。”
分類:有名孝子
《漢語大詞典》:老复丁(老復丁)
谓年老而复壮盛。犹言返老还童。一说,家有年高者,则免除其子孙的赋役。急就篇卷四:“长乐无极老復丁。” 颜师古 注:“击壤行歌,喜宽政也。老復丁者,家有高年,则蠲其子孙免赋役也。” 王应麟 《困学纪闻·小学》:“ 颜氏 解为蠲其子孙之役,非也,即《参同契》所谓‘老翁復丁壮’。” 宋 朱熹 《次亭字韵诗呈秀野文兼简王宰》之一:“人言洞里春常在,自庆樽前老復丁。”
《漢語大詞典》:退田
(1).旧指农民年老后把按人丁分给的田地退还政府。隋书·食货志:“率以十八受田,输租调;二十充兵,六十免力役;六十六退田,免租调。”
(2).退还租种的田地。宋史·食货志上二:“不愿开垦者,即许退田别佃。”
(3).犹退佃。 逯斐 《猎人小屋·红旗颂》:“更难忘1934年,红军走了白军到,地主老财夺地又退田,白匪军串门挞户,杀人放火好凶烈。”参见“ 退佃 ”。
《國語辭典》:退佃  拼音:tuì diàn
1.地主收回租给农民耕种的土地。如:「如果地主退佃了,佃农就无法靠耕种生活了。」
2.舍弃、摒除。指妓女脱籍。元。王晔〈庆东原。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曲:「明明的退佃丽春园,暗暗的开除了双解元。」
《國語辭典》:绅耆(紳耆)  拼音:shēn qí
地方上的绅士和年老有德望的人。《福惠全书。卷三○。庶政部。申报灾伤》:「或阖境为灾,或偏隅受害,里地公呈举报,便须传集绅耆共议。」
《漢語大詞典》:岁衰(歲衰)
岁月递减。谓年老。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守一言於久要,歷岁衰而不渝者,信人也。”
《漢語大詞典》:耄夫
年老昏庸之人。明史·余应桂传:“以总理之大柄,畀之颠蹶之耄夫,臣不知其可也。”
《漢語大詞典》:老相公
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院公善意照顾,怕老相公撞见。”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四折:“道有元帅的老相公同母亲、哥哥、嫂嫂、夫人都在於门首。”
《漢語大詞典》:老患
年老多病。北史·贾彝传:“以母老患,輙在家定省,坐免官。”北史·源贺传:“乃遗令诸子曰:‘吾顷以老患辞事,不悟天慈降恩,爵逮於汝。’”
分類:年老多病
《漢語大詞典》:耆指
语出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郑玄 注:“指事使人也,六十不与服戎,不亲学。”后以“耆指”谓年老。 宋 程俱 《自宽吟·戏效白乐天体》:“吾生忧患餘,年忽见耆指。”
分類:年老
《漢語大詞典》:耇长(耇長)
亦作“耈长”。 年老长者。书·微子:“咈其耇长,旧有位人。” 孔 传:“违戾耇老之长。”按,史记·宋微子世家引作“不用老长”。明史·王允成传:“以大臣为释忿之地,谁启咈其耈长之心。”
分類:年老长者
《漢語大詞典》:老昧
年老昏愦。 宋 范仲淹 《奏乞选河北州县官员》:“臣料按察使奏黜者,不过老昧贪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