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事业年度(事业年度)  拼音:shì yè nián dù
业务上特定的年度。经营事业的人,为了事务上的便利,特定自今年某月起,到明年某月止,满一周年,称为「事业年度」,而不以普通的一年起讫为标准。
《国语辞典》:葛莱美奖(葛莱美奖)  拼音:gé lái měi jiǎng
美国流行音乐方面的年度盛举,由美国国家唱片艺术科学学会创立,每年举办一次,相当于影坛的奥斯卡金像奖。第一届葛莱美奖于西元一九五九年五月四日颁布,当时仅设二十八项奖,今增设到八十馀项,奖座设计成老式留声机的形状。葛莱美奖是由美国艺术科学学院的会员们全体投票产生,在初选时是以通信的方式,而于颁奖典礼的当天进行决选,由出席者来投票,其中以年度最佳歌曲、最佳唱片、最佳专辑、最佳新人奖四项最引人瞩目。
《国语辞典》:平均国民生产毛额(平均国民生产毛额)  拼音:píng jūn guó mín shēng chǎn máo é
一个国家将某一个年度的国民生产毛额,除以该年度的年中人口数,所得的平均值即为「平均国民生产毛额」。
《国语辞典》:寿险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  拼音:shòu xiǎn zé rèn zhǔn bèi jīn
人寿保险业在营业年度届满时,依保险种类,将保户所缴的保费提存起来,作为将来各种给付的基金,称为「寿险责任准备金」。准备金的提存比率,由财政部订定,一般而言,保险期限愈短,准备金提存的比率愈高。同时,另以保险法明文规定责任准备金的运用范围,以确保其安全性。
《国语辞典》:平均国民所得(平均国民所得)  拼音:píng jūn guó mín suǒ dé
以一个国家一个年度的国民所得,除以同年度年中人口数,所得的平均值即为该国的平均国民所得。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标准。
《国语辞典》:国民义务教育(国民义务教育)  拼音:guó mín yì wù jiào yù
全体国民所应接受的基本教育。自民国五十七学年度开始,我国义务教育由六年延至九年,前六年为国民小学,后三年为国民中学。民国七十一年四月三十日,立法院通过「强迫入学修正案」,明定六岁到十五岁国民应强迫接受国民教育,否则得科父母或监护人新台币三百元以下罚锾,并得连续科罚至入学为止。其宗旨在培养健全国民,使具有基本的生活知能及国民道德。
《漢語大詞典》:峰年
在一定时期内,自然界中某种活动达到高峰的年度:1980年前后是太阳活动的~。
《國語辭典》:换茬(換茬)  拼音:huàn chá
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的同一季节,换种不同的农作物。或前作收穫后,换种另一类农作物。
《漢語大詞典》:财政赤字
也称“预算赤字”。国家预算年度的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这种差额,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财政赤字过大,会产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水平。
《國語辭典》:决算(決算)  拼音:jué suàn
机关本身就其会计年度的财务收支情形所作的结算报告。
《漢語大詞典》:跨年度
指时间上跨着两个年度;越过一个年度进入另一个年度。如:跨年度工程;跨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