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普通  拼音:pǔ tōng
1.通常、一般。相对于特别或专门而言。如:「普通教育」、「普通知识」。
2.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年号(西元520~526)。
《漢語大詞典》:凡费(凡費)
平常的费用。
分類:平常费用
《國語辭典》:每常  拼音:měi cháng
1.往常、平时。《水浒传》第一五回:「若是每常要三五十尾也有,莫说十数个。」
2.常常、时常。《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五出》:「(净有介)(外)妈妈,为何恁地发怒?(末)县君每常恁地。」
《漢語大詞典》:素里
平常里巷。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宣贵妃诔》:“毓德素里,栖景宸轩。”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湘东王书》:“退居素里,却扫穷閈。” 南朝 梁 刘潜 《为王仪同谢国姻启》:“臣素里庸族,蓬衡贱品。”魏书·萧宝夤传:“所以誓众 樊 邓 ,会踰 孟津 ,本欲翦除 梅虫儿 、 茹法珍 等,以雪寃酷,拔济亲属,反身素里。”
分類:平常里巷
《漢語大詞典》:居尝(居嘗)
平时,平常。 宋 司马光 《与王介甫书》:“ 光 居尝无事,不敢涉两府之门,以是久不得通名於将命者。” 废名 《莫须有先生不要提他的名字》:“我们两个老夫妻,居尝过日子,总不敢得罪人。”
分類:平时平常
《漢語大詞典》:散衣
平常穿的衣服。仪礼·士丧礼:“祭服次,散衣次。” 郑玄 注:“襚衣以下袍茧之属。” 贾公彦 疏:“袍茧有著之异名,同入散衣之属也。”
分類:平常衣服
《國語辭典》:凡语(凡語)  拼音:fán yǔ
普通通行的词语。《尔雅。释诂》「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句下宋。邢炳。疏:「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漢語大詞典》:通治
(1).谓平常治理国家。文子·下德:“故仁义礼乐者,所以救败也,非通治之道也。”
(2).普遍研习。金史·选举志一:“律科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源,可使通治论语孟子以涵养其气度。”
《漢語大詞典》:平收
(1).平定,收捕。《水浒传》第八五回:“ 兀颜统军 奏道:‘奴婢引起部下二十八宿将军,十一曜大将,前去布下阵势,把这些蛮子,一鼓儿平收。’”
(2).平常的中等收成。与丰收、歉收相对而言。 何畏 杨春旭 《关于农产品收购的几个问题》:“我国的农业生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的丰收、平收、歉收的不平衡性还是一个客观存在。”
《漢語大詞典》:伟行(偉行)
不平常的行为。 清 吴敏树 《答李香州书》:“岂非平昔慕古人奇节伟行,见时之人无似焉者,乃如鄙人之迂拙,亦以为少能自异於俗,而故深许之也。”
分類:不平平常
《國語辭典》:照常  拼音:zhào cháng
跟原先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匡大照常开店,匡超人逢七便去坟上香亸。」《红楼梦。第二九》回:「正经下个气儿,赔个不是,大家还是照常一样,这么也好,那么也好。」
《漢語大詞典》:凡识(凡識)
平常人的见识。亦指见识平常的人。《宋书·徐广传》:“好安愿逸,万物之大趣;习旧骇新,凡识所不免。”
《國語辭典》:家常饭(家常飯)  拼音:jiā cháng fàn
家中的日常饭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余谓人能甘于吃家常饭,然后甘于做常调官。」《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小弟备个家常饭,休嫌轻慢。」后比喻常见或平常的事情。如:「迟到对他来说,已是家常饭。」
《漢語大詞典》:常途
亦作“ 常涂 ”。
(1).平常的道路。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2).常规。《旧唐书·儒学传下·卢粲》:“唯 永泰公主 承恩特葬,事越常涂,不合引以为名。”
《漢語大詞典》:素人
平常的人。 章炳麟 《社会通诠商兑》:“古者,宗法行于大夫、元士,不行于齐民;今者,宗法行于邨落素人,不行于都人士。” 鲁迅 《书信集·致李桦》:“却究竟无根本智识,不过一个‘素人’,在信中发表个人意见不要紧。” 朱自清 《说梦》:“我是彻头彻尾赞美梦的,因为我是素人,而且将永远是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