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河套平原  拼音:hé tào píng yuán
黄河河套内三个冲积平原的统称。西套位于贺兰山东方,即宁夏平原。后套在五原、临河一带,农业发展较前套迟。阴山南麓的东部则为前套,靠近内地,为开发较早的农业地带。
《国语辞典》:兰阳平原(兰阳平原)  拼音:lán yáng píng yuán
位于台湾东北部的平原。由兰阳溪冲积而成,面积三百二十平方公里。清嘉庆年间,由福建漳州人吴沙率众来此开垦,成为宜兰县境内最早开发的地区。如:「宜兰头城镇是兰阳平原上最早开发之地。」
《国语辞典》:黄淮平原(黄淮平原)  拼音:huáng huái píng yuán
地名。包括河北省全部、山东省西部、河南省大部及江苏、安徽两省的北部。主要由黄、淮两河冲积而成,北隔黄河河道与海河平原相邻。地形平坦,大多为海拔五十公尺左右,为中国大陆重要的农业区。盛产小麦、棉花、杂粮及温带水果。
《国语辞典》:嘉南平原  拼音:jiā nán píng yuán
地名。包括云林、嘉义、台南、高雄等地,以栽培稻米、蔗糖为主,是台湾最富庶的平原。
《国语辞典》:江汉平原(江汉平原)  拼音:jiāng hàn píng yuán
长江中游、汉水下游及洞庭湖四周的平原。平原上河湖交错,土地肥沃,盛产稻米与棉花,为渔米之乡。此区为古云梦大泽的遗迹。
《国语辞典》:平原十日饮(平原十日饮)  拼音:píng yuán shí rì yǐn
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秦昭王闻魏齐在平原君所,欲为范雎必报其仇,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平原十日饮,中散千里游。」也作「平原十日」。
《国语辞典》:鄱阳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拼音:pó yáng hú píng yuán
地名。在江西省北部及安徽省西南边境,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系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鄱等水冲积而成的湖滨平原。
《国语辞典》:虎落平原被犬欺  拼音:hǔ luò píng yuán bèi quǎn qī
(谚语)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游记》第二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国语辞典》:皖北平原  拼音:wǎn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安徽省境内,淮阳山以北,为淮河与众多支流所冲积而成的平原。属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夏季高温,主产杂粮,冬季主产小麦。矿产以煤为最重要。主要都市为蚌埠。
《国语辞典》:波河平原  拼音:bō hé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义大利北部,波河流经中央,为义大利半岛最大的平原。灌溉水源丰富,冲积土壤深厚,素有谷仓之称。
《国语辞典》:准平原(准平原)  拼音:zhǔn píng yuán
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原来的山地、高原逐渐被侵蚀低降,而形成接近海平面的平坦地形。
《国语辞典》:堆积平原(堆积平原)  拼音:duī jī píng yuán
冲积平原及浅海底堆积地形,由泥、砂砾堆积而隆起的海岸平原。
《国语辞典》:冲积平原(冲积平原)  拼音:chōng jī píng yuán
地理学上指河流搬运的沙砾、泥土等在中下游地区堆积而成的广大平地。如长江中下游平原。
《漢語大詞典》:洞庭湖平原
两湖平原的南部。在湖南省北部。由洞庭湖水系湘江等冲积而成。湖区多围湖造田形成的圩田。中国的商品粮基地和重要淡水鱼区。
《国语辞典》:华北平原(华北平原)  拼音:huá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黄河、淮河、海河下游的淤积平原称为「华北平原」。高度多在五十公尺以下,北有燕山山脉,西为太行山脉以及河南省西部高地,东至渤海及黄海海域,南接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壤肥沃,雨量充足,夏季湿热,为中国大陆重要农业区,主要生产小麦、棉花、芝麻、花生、烟草。境内黄河淤积严重,河床高于两岸平原,时有水患。其中黄河流域是则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人口稠密。北平市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为著名古都。天津市近渤海,为商业中心,是著名的工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