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干属(干屬)
干部的家属。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只有后院的西房和西北小楼房上下分配给一家干属住。” 楚良 《抢劫即将发生……》:“社会企业是收容干属的橡皮口袋,机关也成了家属院。”
关系,牵连。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四折:“皆託天地之蔽佑,仗夫人之餘生,与父亲有何干属,而欲相认乎!”
《漢語大詞典》:穷头(窮頭)
穷人的首领。解放前北方人对革命干部的称呼。 井岩盾 《辽西纪事·基本群众》:“啊,你是八路军,快藏起来吧!后街还没走净,挨门挨户找穷头哪!”
《漢語大詞典》:厘金(釐金)
即厘税。 郭沫若 等《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厘金以商贷为对象,在水陆通商要道和商业繁盛的城镇,设立局、卡,征收货捐。”
(1).即厘捐。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军兴以来,釐金之旺,素推东南数省。” 章炳麟 《訄书·不加赋难》:“大兵起,门关蹊梁於是乎有釐金。曰:‘是征之商贾也。’”《文明小史》第十五回:“有人建议想向外国人再借上几千万两银子的洋债,即以 中国 釐金作抵。”
(2).指以人们所得收益的若干部分所充的税金。 陶尔夫 《伐楮的旅行》:“他们自称是什么‘工人代表’,实际上是压迫和剥削你们的。他们坐在家里,抽取你们的厘金,想办法搞鬼。”参见“ 釐捐 ”。
《漢語大詞典》:转干
转为国家干部编制。例如:工厂根据政策,及时给她解决了转干问题。
《國語辭典》:值星  拼音:zhí xīng
按星期轮流当值,执行勤务。如:「下星期轮到我值星,又有的忙了。」也作「值周」。
《國語辭典》:主干(主幹)  拼音:zhǔ gàn
1.植物,尤其指乔木的主要茎干。
2.最主要、有决定作用的部分。如:「在篮球赛中,中锋球员是全队的主干。」、「企划部是此次公司宣传活动的主干。」
《漢語大詞典》:调干(調幹)
原为国家干部,后调到学校去学习,称“调干”。《文艺报》1981年第1期:“我曾经是新 中国 最早的一批调干大学生。”
《國語辭典》:党校(黨校)  拼音:dǎng xiào
与党关系极密切的学校。
《國語辭典》:犰狳  拼音:qiú yú
动物名。哺乳纲贫齿目。全身被甲,口吻突出,四肢强壮,脚特别短,擅游泳,爪尖锐,便于掘地,以白蚁、蚯蚓等为食。遇强敌时躲入洞中或全身捲成球状以逃生。
《漢語大詞典》:制帽
军人、干部、学生等戴的有规定式样的帽子。 郭沫若 《今津纪游》二:“我又穿的是制服,戴的是制帽。”
《国语辞典》:骨盘(骨盘)  拼音:gǔ pán
位于人体躯干部下端,为连结下肢于脊柱的连接部分。由肠骨、坐骨、耻骨等三对骨构成的左右髋骨,于其脊柱侧与荐骨相接,形成盘状,故称为「骨盘」。
《國語辭典》:派饭(派飯)  拼音:pài fàn
团体生活中酌量分配饭菜,称为「派饭」。如:「每位学员要轮流去派饭。」
《漢語大詞典》:武装工作队(武裝工作隊)
抗 日 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的指战员、政治工作人员和地方干部组成的精干的武装小分队。其任务是深入到敌占区进行武装斗争和宣传组织工作,灵活运用各种斗争方式打击瓦解敌军,摧毁伪组织和伪政权,配合根据地对敌斗争,使敌占区逐步变为根据地。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三:“在地方兵团方面,组织了许多经过良好训练,在军事、政治、民运各项工作上说来都是比较地更健全的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之敌后,打击敌人,发动民众的抗 日 斗争。”亦简称“武工队”。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十回:“武工队也要经常到敌人屁股后面去活动,并组织那里的老百姓和敌人干。”
《漢語大詞典》:司务长(司務長)
连队中主管装备、物资、经费、伙食、卫生等后勤工作的干部。 沈从文 《灯》:“还是做他的司务长,驻扎在一个古庙里,大清早就同连上的火夫上市镇去买菜。” 魏巍 《朝鲜同志》:“他掂了掂手里的那条小米袋,又说:‘ 小李 !假若你是这个司务长,看你的锦囊妙计吧。’”
《国语辞典》:甩手掌匮(甩手掌匮)  拼音:shuǎi shǒu zhǎng guì
大陆地区指对部属采取放任态度的上级干部或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