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白脯
淡干肉。
《云笈七籤》卷六五:“又斋三日,以清酒五斤、白脯一二斤祠灶神矣。”
《漢語大詞典》:段修(段脩)
腶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
《礼记·昏义》:“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 陆德明 释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
《漢語大詞典》:执修(執修)
同“执脩”
行束修礼。意谓拿着干肉,作相见的礼品。
《漢語大詞典》:执脩(執脩)
行束修礼。意谓拿着干肉,作相见的礼品。
《礼记·少仪》:“陈酒执脩以将命。”
《漢語大詞典》:鲜犞(鮮犞)
生肉和干肉。《淮南子·泰族训》:“ 汤 之初作囿也,以奉宗庙鲜犞之具。” 高诱 注:“生肉为鲜,乾肉为犞。”
《漢語大詞典》:修脡
旧指送给老师的薪金。修,通“ 脩 ”。干肉。脡,直长条的干肉。 清
方文 《四令君诗序》:“然为予招集生徒廿餘人,北面受业,修脡不薄。”参见“ 束脩 ”。
《國語辭典》:束脩 拼音:shù xiū
1.古人以肉脯十条扎成一束,作为拜见老师最起码的礼物。语出《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今用以称老师的酬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文明小史》第二一回:「至于束脩多寡,并不计较。」也作「束修」。
2.约束修整。《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晋书。卷九六。列女列传。王凝之妻谢氏》:「道韫素知柳名,亦不自阻,乃簪髻素褥坐于帐中,柳束脩整带造于别榻。」也作「束修」。
《漢語大詞典》:福脯
祭祀用的干肉。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五岳》:“皆太守自侍祠……福脯三十胊,县次传送京师。”
《漢語大詞典》:段脩
腶脩。经捶捣并加姜桂的干肉。
《礼记·昏义》:“妇执笲、枣、栗、段脩以见。” 陆德明 释文:“段,本又作腶……脩,脯也。加薑桂曰腶脩。”
《漢語大詞典》:腶修(腶脩)
捣碎加以姜桂的干肉。
《仪礼·有司》:“﹝主妇﹞入于房,取糗与腶脩,执以出。” 郑玄 注:“腶脩,擣肉之脯。” 陆德明 释文:“加薑桂以脯而锻之曰腶脩。”
《礼记·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 唐
韩愈 之二:“维年月日, 潮州 刺史 韩愈 ,谨以清酌腶脩之奠,祈于大湖神之灵。” 宋
梅尧臣 诗:“畋猎得封兽,割鲜为腶脩。”
《漢語大詞典》:插烧(插燒)
方言。即叉烧。一种熏制成的干肉。 鲁迅 《华盖集续编·上海通信》:“板鸭,插烧,油鸡等类,也依然价廉物美。”
《漢語大詞典》:脯掾
精于烹饪,善治干肉的公厨主管。 宋
陶谷 《清异录·官志》:“ 何敬洙 帅 武昌 时,司仓 彭湘杰 习知膳味,就中脯腊尤殊, 敬洙 檄掌公厨,郡中号为脯掾。”
《漢語大詞典》:脯燔
干肉和烤肉。
《周礼·夏官·量人》:“凡祭祀响宾,制其从献脯燔之数量。” 贾公彦 疏:“燔虽不贯,亦是炙肉。”
《漢語大詞典》:脯饩(脯餼)
干肉和生肉。
《南史·张永传》:“朝廷所给赐脯餼,必棊坐齐割,手自颁赐。”
《漢語大詞典》:敛禽(斂禽)
古代将四时田猎所获的禽兽,交三十与腊人制成干肉,供祭祀用,谓之“敛禽”。
《周礼·春官·甸祝》:“及郊饁兽,舍奠於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郑玄 注:“敛禽,谓取三十入腊人焉。” 贾公彦 疏:“此入腊人者,按上杀者乾之以为豆实,供祭祀,其餘入宾客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