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绿妒轻裙
 
绿罗裙带草
 
草媚罗裙
 
蔓草记罗裙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花间集》卷五〈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末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典故
带草
   
索带草
 
草生书带


《后汉书》志第二十二〈郡国四·青州·东莱〉
唐·李贤注引《三齐记》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叶长一尺馀,坚刃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例句

空馀书带草,日日上阶长。 李群玉 经费拾遗所居呈封员外

《国语辞典》:带草(带草)  拼音:dài cǎo
写字时兼有草书的体势。唐。张怀瓘〈书议〉:「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
《漢語大詞典》:书带草
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国语辞典》:带草连真(带草连真)  拼音:dài cǎo lián zhēn
草,草书;真,楷书。「带草连真」指字体中兼有草、楷的笔势。元。钟嗣成〈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长江有尽愁无尽〉曲:「织锦回文,带草连真,意诚实,心想念,话殷勤。」元。无名氏〈喜春来。两行带草连真字〉曲:「两行带草连真字,四句尤云殢雨诗。」
《漢語大詞典》:草行
(1).带草的行书。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王献之 , 晋 中书令,善隶藁……兄 玄之 、 徽之 ,兄子 淳之 ,并善草行。”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文具·字:“ 刘伯升 小变楷法谓之行书,兼真谓之真行,带草谓之草行。”
(2).在草野中行走。诗·小雅·何草不黄“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汉 郑玄 笺:“狐草行草止。”参见“ 草行露宿 ”。
《國語辭典》:草行露宿  拼音:cǎo xíng lù sù
涉草而行,露天而宿。形容旅途艰辛或急迫。《晋书。卷七七。谢安传》:「馀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翠翠传》:「草行露宿,丐乞于人,仅而得达湖州。」
《漢語大詞典》:草垡
带草的土块。 宋 王安石 《步月》诗:“呼童拥草垡,復使东南注。” 宋 谢翱 《咄咄复咄咄》诗:“咄咄復咄咄,野风吹云起草垡。”
分類:带草土块
《国语辞典》:褐土  拼音:hé tǔ
一种在暖温带森林区或温带草原区所发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大陆地区华北、东北、秦岭山麓及辽西丘陵平原区,以及地中海、黑海周围。
《国语辞典》:丧乱帖(丧乱帖)  拼音:sāng luàn tiè
王羲之所书的书法名帖。行书而带草意,劲健有力,刚中带柔,为王帖中之佳品。
《漢語大詞典》:书带(書帶)
(1).束书的带。 唐 李白 《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唐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诗:“书带变芳草,履痕移緑钱。”参见“ 书带草 ”。
(2).犹书绅。 唐 白居易 《叙德书情四十韵》:“佩德潜书带,铭仁闇勒肌。”参见“ 书绅 ”。
《漢語大詞典》:书带草
草名。叶长而极其坚韧,相传汉郑玄门下取以束书,故名。《后汉书。郡国志四》"东莱郡"刘昭注引晋伏琛《三齐记》:"郑玄教授不其山,山下生草大如薤,叶长一尺余,坚刄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國語辭典》:书绅(書紳)  拼音:shū shēn
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宋。邢炳。疏:「绅,大带也。子张以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把重要的话或事,写在衣服的大带上以示不忘。《文选。江淹。杂体诗。嵇中散》:「写怀良未远,感赠以书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