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脐带(臍帶)  拼音:qí dài
连接胎儿与胎盘的带状构造,内含脐动脉与脐静脉,胎儿经此由母体吸取养分并排出代谢物。
《國語辭典》:捻子  拼音:niǎn zi
1.搓紧成条的绳状物。如:「药捻子」、「纸捻子」。也称为「筒子」、「捻儿」。
2.清代咸丰、同治年间活动于北方的捻匪。参见「捻匪」条。
《國語辭典》:月经带(月經帶)  拼音:yuè jīng dài
从前妇女经期中所使用的带状物。也称为「月经布」。
《漢語大詞典》:纬度地带性
指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以及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其形成原因是地球球形体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各纬度热量条件的差异,使受其影响的自然地理现象也按纬度分布。
《漢語大詞典》:土壤地带性
土壤在空间上随气候、生物条件的变化而呈带状分布的特征。分为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水平地带性又可分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从低纬到高纬出现砖红壤、红壤、棕壤、灰化土、冰沼土的变化是土壤纬度地带性的表现。中国暖温带从沿海到内陆依次为棕壤、褐土、黑垆土、灰钙土和棕漠土,即为经度地带性。在高山地区,随山体海拔升高,土壤类型随之呈垂直变化。
《漢語大詞典》:饧缓带(餳緩帶)
以饴糖舒展成的带状物。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钱龙宴:“又各令作餳缓带,以一丸餳舒之,可长三尺者,赏金菱角,不能者罚酒。”
《国语辞典》:西套  拼音:xī tào
由黄河流经贺兰山东麓冲积而成的带状绿州。黄河北经青铜山峡,入西套,河幅宽至三、四公里,但石嘴子至磴口间,河宽仅三百四十馀公尺,此地势形成天然水坝,有利灌溉。
《国语辞典》:带锯机(带锯机)  拼音:dài jù jī
锯条成带状用以切割木头等的电动机器。主要由上下锯轮、机台、导引组件及锯轮升降把手等构成。
《国语辞典》:飑线(飑线)  拼音:páo xiàn
气象上指具有强烈对流现象而延展成的一条线或带状者。
《国语辞典》:肌膜  拼音:jī mò
位在皮肤下,包覆肌肉或器官,由纤维组织所形成的薄膜状或带状构造。也称为「筋膜」。
《国语辞典》:胶捲(胶捲)  拼音:jiāo juǎn
捲成一轴的条带状软质底片。上涂感光剂,用以摄影。有黑白与彩色两种。
《国语辞典》:主序带(主序带)  拼音:zhǔ xù dài
在赫罗图上,绝大部分恒星所分布的一条带状区域。在主序带上的恒星进行氢的核融合反应,产生能量而发光。
《漢語大詞典》:地带性
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环境在地表呈带状伸展,并按一定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广义的理解包括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前两者又合称水平地带性。狭义的理解仅指纬度地带性。
《漢語大詞典》:撚子
用纸搓成的条状物或用线织成的带状物。 沈从文 《生》:“老头子把那捐条搓成一根捻子,插在耳朵边。”
《國語辭典》:韧带(韌帶)  拼音:rèn dài
白色带状的结缔组织,质坚韧而富弹性,有连接骨骼,并可固定肝、脾、肾等脏器位置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