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69,分105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焚裘
何郎傅粉
七圣心迷
君王问相如
凤巢
伏波米
伏蒲
浮瓜
一官鸡肋
浮云骢
赋罢为郎
赋两都
赋上林
仪形当汉阁
横汾
典故
相关人物
司马炎(晋武帝)


《初学记》卷九
王隐《晋书》:武帝太始七年三月,诏大官减膳。……咸宁四年,有献雉头裘者。上曰:「异服奇裘,典制所禁也。其于前殿烧裘,敕有异服者,依礼致罪。」

例句

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

河宗来献宝,天子命焚裘。 沈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典故
何郎傅粉
  
何郎
 
何郎面
  
傅粉何郎
 
傅粉疏狂
  
傅粉郎君
 
姓何应解傅
 
汤饼试何郎
 
汤饼试平叔
 
汤饼赐都尉
 
热承汗
 
疑粉
  
试汤饼

相关人物
何晏(字平叔)
 
曹睿(魏明帝)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容止〉~608~
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南朝梁·刘孝标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帛不去手,行步顾影。」
《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608~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略》曰:「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
《太平御览》卷一百五十四〈皇亲部二十·驸马〉~88~
晋·裴启《语林》曰:「何晏字平叔,以主婿拜驸马都尉,美姿仪,帝每疑其傅粉,后夏月赐以汤饼,大汗出,以朱衣自拭之,尤皎然。」

简释

何郎:称赞青年男子貌美,或指情郎或驸马。唐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例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

何郎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

平叔正堪汤饼试,风流不合问年颜。 方干 赠山阴崔明府

郎若姓何应解傅,女能窥宋不劳施。 罗隐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李端 赠郭驸马之一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李贺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杨巨源 独不见

何郎载酒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 卢邺 和李尚书命妓钱崔侍御

典故
七圣心迷
  
前马圣
 
失遒襄野
 
寻大隗
   
襄野童
 
逢牧马
 
随大隗

相关人物
黄帝
 
大隗


《庄子》杂篇·卷八中《徐无鬼》
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 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 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若此而已矣,又奚事焉!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有长者教予曰:『若乘日之车而游于襄城之野。』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复游于六合之外。夫为天下亦若此而已。予又奚事焉!」 黄帝曰:「夫为天下者,则诚非吾子之事。虽然,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例句

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 元稹 望云骓马歌

路疑随大隗,心似问鸿蒙。 张说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之三

既得方明相,还寻大隗居。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迹参前马圣,名缀鬻熊师。 张说 赠赵公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李白 上之回

不必陪玄圃,超然待具茨。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 杜甫 释闷

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 王维 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

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 陈子昂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轩辕台

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 骆宾王 过故宋

典故
君王问相如
 
投赋
 
杨得意
 
杨意
 
无人荐子虚
  
狗监揄扬
 
狗监荐才子
 
狗监说相如
 
献子虚
 
献甘泉
  
献长杨
 
相如才调
 
相如投赋
 
荐相如
 
荐相如
 
荐长卿
 
赋因杨意
 
逢杨意
 
遭逢狗监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司马相如
 
扬雄
 
杨得意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赀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梁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阴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子虚之赋。……居久之,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
《汉书》卷八十七下《扬雄传下》
扬雄字子云,蜀郡成都人也。……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十二月羽猎,雄从。以为昔在二帝三王,宫馆台榭沼池苑囿林麓薮泽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不夺百姓膏腴谷土桑柘之地。………又恐后世复修前好,不折中以泉台,故聊因校猎赋以风。……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

例句

孟阳题剑阁,子云献甘泉。 储光羲 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再入龙楼称绮季,应缘狗监说相如。 刘禹锡 酬宣州崔大夫见寄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包佶 元日观百僚朝会

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

莫讶相如献赋迟,锦书谁道泪沾衣。 彭伉 寄妻

入京当献赋,封事更闻天。 李嘉祐 送独孤拾遗先辈先赴上都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李白 古风之八

西游因献长杨赋,北阙青云不可期。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李白 东武吟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李白 温泉侍从归逢故人

既逢杨得意,非复久闲居。 杜淹 召拜御史大夫赠袁天纲

汉囿猎稀慵献赋,楚山耕早任移文。 杜牧 出关

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杜牧 江上逢友人

回首知音青琐闼,何时一为荐相如。 武元衡 春暮郊居寄朱舍人

何事不如杨得意,解搜贤哲荐明君。 汪遵 升仙桥

臣忝承明召,多惭献赋雄。 沈佺期 扈从出长安应制

承明未荐相如赋,故国犹惭季子贫。 潘唐 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

汉庭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王初 送叶秀才

同作金门献赋人,二年悲见故园春。 卢纶 与从弟瑾同下第后出关言别

此日小臣徒献赋,汉家谁复重扬雄。 卢象 驾幸温泉

沧江一身客,献赋空十年。 祖咏 送丘为下第

献赋未为龙化去,除书犹喜凤衔来。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授南陵令

作诗通小雅,献赋掩长杨。 窦蒙 题弟暨述书赋后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钱起 赠阙下裴舍人

甘泉未献扬雄赋,吏道何劳贾谊才。 钱起 送严维尉河南

应须杨得意,更诵长卿辞。 钱起 送万兵曹赴广陵

同时献赋客,尚在东陵傍。 陶翰 赠郑员外

鸿胪陌上归耕晚,金马门前献赋迟。 韦庄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昔岁逢杨意,观光贵楚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相关人物
黄帝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黄帝服齐于中宫,坐于玄扈洛上,乃有大鸟,……其状如鹤,体备五色,三文成字,首文曰:顺德。背文曰:信义。膺文曰:仁智。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阿阁。其饮食也,必自歌舞,音如箫笙。

例句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李商隐 赠刘司户

典故
伏波米
  
聚米识阵形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隗嚣
 
马援


《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援〉~834~
八年,帝自西征嚣,至漆,诸将多以王师之重,不宜远入险阻,计冘豫未决。会召援,夜至,帝大喜,引入,具以群议质之。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帝曰:「虏在吾目中矣。」明旦,遂进军至第一,嚣众大溃。

简释

聚米:指军事上分析地形。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人关无复萧丞相,聚米空思马伏波。”


例句

运筹知决胜,聚米似论边。 韦应物 酬豆卢仓曹题库壁见示

典故 
伏青蒲
 
相关人物
刘奭(汉元帝)
 
史丹


《汉书》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列传·史丹〉~3377~
竟宁元年,上寝疾,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而皇后太子希得进见。上疾稍侵,意忽忽不平,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是时,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侍中,与皇后太子皆忧,不知所出。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丹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馀年,名号系于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见定陶王雅素爱幸,今者道路流言,为国生意,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审若此,公卿以下必以死争,不奉诏。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天子素仁,不忍见丹涕泣,言又切至,上意大感,喟然太息曰:「吾日困劣,而太子两王幼少,意中恋恋,亦何不念乎!然无有此议。且皇后谨慎,先帝又爱太子,吾岂可违指!驸马都尉安所受此语?」丹即却,顿首曰:「愚臣妄闻,罪当死!」上因纳,谓丹曰:「吾病寖加,恐不能自还。善辅道太子,毋违我意!」丹嘘唏而起。太子由是遂为嗣矣。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

简释

伏蒲:咏忠臣直谏。唐许浑《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却赖汉庭多烈士,至今犹自伏蒲论。”


典故
浮瓜

相关人物
曹丕(魏文帝)


《昭明文选》卷四十二〈书中·与朝歌令吴质书〉~895~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閒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驰骋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例句

寒水浮瓜五月时,把君衣袖长河曲。 韩翃 送蓨县刘主簿楚

典故
一官鸡肋
 
弃鸡肋
 
杨修鸡肋
 
浮利一鸡肋
 
汉中鸡肋地
  
鸡肋曹公忿
 
鸡肋弃
 
相关人物
曹操(魏武帝)
 
杨修


《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脩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玄孙)杨脩〉~789~
脩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脩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

例句

鸡肋曹公忿,猪肝仲叔惭。 罗隐 寄洪正师

典故
浮云骢

相关人物
刘恒(汉文帝)


《西京杂记》卷二~075~2~
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绝群,一名逸骠,一名紫燕骝,一名绿螭骢,一名龙子,一名麟驹,一名绝尘,号为九逸,有来宣能御,代王号为王良,俱还代邸。

例句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李白 长干行二首之二

典故
赋罢为郎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赋奏,天子以为郎。

例句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张继 洛阳作

典故
赋两都

相关人物
汉和帝
 
班固


《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传》附《班固传》
时京师脩起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耆老犹望朝廷西顾。固感前世相如、寿王、东方之徒,造搆文辞,终以讽劝,乃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

例句

始觉石楠咏,价倾赋两都。 孟郊 和宣州钱判官使院厅前石楠树

典故
赋上林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司马相如


《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
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相如曰:「有是。然此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赋成奏之。」上许,令尚书给笔札。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风谏。奏之天子,天子大说。……赋奏,天子以为郎。(赋为《上林赋》)
《昭明文选》卷八〈赋丁·畋猎中·上林赋〉~370~
于是乎背秋涉冬,天子校猎。乘镂象,六玉虬。拖蜺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游。孙叔奉辔,卫公参乘。扈从横行,出乎四校之中。鼓严簿,纵猎者,河江为阹,泰山为橹。车骑雷起,殷天动地。先后陆离,离散别追。淫淫裔裔,缘陵流泽,云布雨施。生貔豹,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蒙鹖苏,裤白虎。被班文,跨野马。陵三嵏之危,下碛历之坻。径峻赴险,越壑厉水。椎蜚廉,弄獬豸。格虾蛤,鋋猛氏。罥騕袅,射封豕。箭不苟害,解脰陷脑。弓不虚发,应声而倒。

例句

本为成王业,初由赋上林。 张说 对酒行巴陵作

典故
仪形当汉阁
 
冠麒麟
 
图麒麟
 
壮麟阁
 
汉家麟阁
 
画像仙阁
  
高阁图画
 
麒台
  
麒麟功
 
麒麟图画
   
麒麟台
   
麟阁丹青
  
麟阁功名
 
麟阁勋
 
麟阁图形
 
麟阁标名
 
麟阁画像

相关人物
丙吉
 
刘德(河间献王)
 
刘洵(汉宣帝)
 
张安世(字子孺)
 
杜延年
 
梁丘贺
 
萧望之
 
苏武
 
赵充国
 
霍光
 
韩增
 
魏相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武〉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次曰卫将军富平侯张安世,次曰车骑将军龙额侯韩增,次曰后将军营平侯赵充国,次曰丞相高平侯魏相,次曰丞相博阳侯丙吉,次曰御史大夫建平侯杜延年,次曰宗正阳城侯刘德,次曰少府梁丘贺,次曰太子太傅萧望之,次曰典属国苏武。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凡十一人,皆有传。自丞相黄霸、廷尉于定国、大司农朱邑、京兆尹张敞、右扶风尹翁归及儒者夏侯胜等,皆以善终,著名宣帝之世,然不得列于名臣之图,以此知其选矣。三国魏·张晏注:「武帝获麒麟时作此阁,图画其象于阁,遂以为名。」唐·颜师古注:「《汉宫阁疏名》云萧何造。」

例句

麒阁一代良,熊轩千里躅。 刘祎之 酬郑沁州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刘长卿 奉和李大夫同吕评事太行苦热行兼寄院中诸公仍呈王员外

昨闻战罢图麟阁,破虏收兵卷戎幕。 刘长卿 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

中天有高阁,图画何时歇。 刘驾 古出塞

听君总画麒麟阁,还我闲眠舴艋舟。 司空图 携仙箓九首之四

天子预开麟阁待,祗今谁数贰师功。 岑参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之一

功名麟阁上,得咏入秦关。 崔何 喜陆侍御破石埭草寇东峰亭赋诗

归来画麟阁,蔼蔼武功传。 席豫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待闻出塞还,丹青上麟阁。 张说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燕山应勒颂,麟阁伫名扬。 徐坚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据鞍遥指长安路,须刻麟台第一功。 李九龄 代边将

画像临仙阁,藏书入帝台。 李峤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

身没期不朽,荣名在麟阁。 李白 拟古十二首之七

当令千古后,麟阁著奇勋。 李白 送张秀才从军

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李白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李益 赴渭北宿石泉驿南望黄堆烽

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李益 送柳判官赴振武

他日图勋画麟阁,定呈肝胆始应休。 李群玉 献王中丞

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麟。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志在麒麟阁,无心云母屏。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莫度清秋吟蟋蟀,早闻黄阁画麒麟。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二十韵

身许麒麟画,年衰鸳鹭群。 杜甫 秋野五首之五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为数麒麟高阁上,谁家父子勒燕然。 杨巨源 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

只今麟阁待丹青,努力加餐报天子。 权德舆 太原郑尚书远寄新诗走笔酬赠因代书贺

行看画麟阁,凛凛有英风。 权德舆 奉和刘侍郎司徒奉诏伐叛书情呈宰相

今朝麟阁上,偏轸圣情多。 权德舆 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

相国已随麟阁贵,家风第一右丞诗。 王韫秀 夫入相寄姨妹

早晚登麟阁,慈门欲付公。 卢纶 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书屋倚麒麟,不同牛马路。 莫宣卿 答问读书居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星落夜原妖气满,汉家麟阁待英雄。 郑启 严塘经乱书事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 陈子昂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 颜真卿 赠裴将军

帝思麟阁像,臣献柏梁篇。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 高适 塞下曲

典故 
歌汾水
 
济汾
  
秋风辞

相关人物
刘彻(汉武帝)


《汉武帝故事》
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曰:「汎楼舡兮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吹,发棹歌,极欢乐兮哀情多。」
《昭明文选》卷四十五〈对问设论辞序上·辞·秋风辞〉~2025~
上行幸河东,祠后土,顾视帝京欣然,中流与群臣饮燕,上欢甚,乃自作《秋风辞》曰: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携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舡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例句

酆镐谁将敌,横汾未可方。 宋若宪 奉和御制麟德殿宴百官

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崔元翰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 席豫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

汉武横汾日,周王宴镐年。 张说 承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徐彦伯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群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徐彦伯 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自知秋风词,长侍昭阳殿。 戴叔伦 独不见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李乂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李乂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中流箫鼓诚堪赏,讵假横汾发棹歌。 李亨 九日绝句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贵主称觞万年寿,还轻汉武济汾游。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庄应制

横汾宴镐欢无极,歌舞年年圣寿杯。 李适 帝幸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岁岁秋风辞,兆人歌不足。 武元衡 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哀挽渭川曲,空歌汾水阳。 武元衡 顺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词三首之三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沈佺期 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沈佺期 兴庆池侍宴应制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 王维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圣恩便赐宴乐敢书即事

圣图恢宇县,歌赋小横汾。 苏颋 奉和圣制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 袁晖 奉和圣制答张说邕从南出雀鼠谷之作

《漢語大詞典》:焚裘
(1).指 晋武帝 焚雉头裘之事。晋书·武帝纪:“太医司马 程据 献雉头裘,帝以奇技异服典礼所禁,焚之於殿前。”后用作称赞帝王抵制奢侈的典实。 唐 沈佺期 《和崔正谏登秋日早朝》:“ 河宗 来献寳,天子命焚裘。”
(2).指 晋 罗企生 母焚羔裘事。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桓南郡 既破 殷荆州 ,收 殷 将佐十许人,咨议 罗企生 亦在焉…… 桓 先曾以一羔裘与 企生 母 胡 。 胡 时在 豫章 , 企生 问至,即日焚裘。”
《漢語大詞典》:何郎粉
即傅粉 何郎 。 三国 魏 何晏 性自喜,好修饰,平日粉白不去手。因以“何郎粉”借指年轻俊美的男子。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 张郎 倘得相亲傍,乍相逢厌见 何郎 粉,看邂逅偷将 韩寿 香。”亦省作“ 何粉 ”。 明 王骥德 《男王后》第三折:“嫂嫂,你本琼岛仙郎,错做金宫艷质,如今幸亲 何 粉,敢惜 韩 香?”参见“ 何郎 ”。
《漢語大詞典》:何郎
(1). 三国 魏 驸马 何晏 仪容俊美,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 何郎 ”。后即以“何郎”称喜欢修饰或面目姣好的青年男子。见世说新语·容止三国志·魏志·曹爽传 裴松之 注引《魏略》。 唐 宋璟 《梅花赋》:“儼如傅粉,是谓 何郎 。” 唐 许浑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诗:“犹恐 何郎 热,冰生白玉盘。”
(2).借作驸马的美称。 唐 刘禹锡 《题于家公主旧宅》诗:“ 何郎 独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
(3).指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 何逊 青年时即以文学著称,为当时名流所称道。 唐 李商隐 《漫成》诗之三:“雾夕咏芙蕖, 何郎 得意初。” 宋 刘克庄 《沁园春·维扬作》词:“甚都无人诵, 何郎 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明 高启 《梅花》诗之一:“自去 何郎 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4).借指才高的年轻男子。 明 叶宪祖 《丹桂钿合》第七折:“ 何郎 俊才调凌云, 谢女 艳容华濯露。”
《國語辭典》:傅粉  拼音:fù fěn
在脸上抹粉。《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两人,面如傅粉,唇若涂朱,举止风流,芳兰竟体。」
分類:傅粉搽粉
《國語辭典》:傅粉郎  拼音:fù fěn láng
美男子。参见「傅粉何郎」条。
《國語辭典》:傅粉何郎  拼音:fù fěn hé láng
三国时何晏脸色白净,魏明帝以为他抹粉。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后用以称美男子。唐。李端〈赠郭驸马〉诗:「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國語辭典》:粉郎  拼音:fěn láng
美男子。多指所爱的男子。元。无氏名〈喜春来。梦回酒醒〉曲:「玉人低唤粉郎呵,休睡波,良夜苦无多。」
分類:何晏仪容
《漢語大詞典》:具茨
山名,在今 河南省 密县 。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变宫调》:“ 具茨 应不远, 汾 阳寧足随。”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分類:山名河南
《漢語大詞典》:游童(遊童)
嬉游的小孩。《三国志·蜀志·郤正传》:“譬遒人之有采于市閭,游童之吟咏乎疆畔,庶以增广福祥,输力规諫。” 宋 苏轼 《兴龙节集英殿宴教坊词·放小儿队》:“众技旅庭,振欢声於无外;游童颂圣,陶至化於自然。”
指出游的儿童。 唐 骆宾王 《过故宋》诗:“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 宋 王圭 《勾小儿队》:“宜命游童之缀,来陈舞佾之容。上奉皇慈,教坊小儿入队。” 清 陈维嵩 《得桐城方尔止先生书感赋兼怀密之先生》:“家伎新传 张敞 眉,游童暗认 王珉 扇。”
《國語辭典》:牧马(牧馬)  拼音:mù mǎ
放饲马匹。汉。贾谊〈过秦论〉:「却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國語辭典》:狗监(狗監)  拼音:gǒu jiàn
职官名。汉代掌管天子猎犬的官。明。朱权《卓文君》第三折:「有狗监杨得意奏曰:『此人乃臣郡人也,见在临邛市上卖酒。』」
《漢語大詞典》:献赋(獻賦)
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西京杂记卷三:“ 相如 将献赋,未知所为。梦一黄花翁,谓之曰:‘可为《大人赋》。’” 唐 钱起 《秋馆言怀》诗:“蹉跎献赋客,叹息此良时。” 金 元好问 《寒食灵泉宴集序》:“ 扬雄 献赋,自诧雕虫之工。” 清 孙枝蔚 《春日游徐幼长园林有赠》诗:“献赋终投阁,全身漫凿山。”
《漢語大詞典》:凤巢(鳳巢)
艺文类聚卷九九引《尚书中候》:“ 尧 即政七十载,凤皇止庭,巢阿阁讙树。”后因以“凤巢”指中书省。 唐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凤巢方得地,牛喘最关心。” 唐 李商隐 《赠刘司户蕡》诗:“万里相逢欢復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分類:中书省
《漢語大詞典》:聚米
(1).后汉书·马援传:“ 援 因説 隗嚣 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於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北周 庾信 《太子少保豆卢公神道碑》:“城垒画地,山林聚米。” 唐 刘知几 史通·点烦:“是以聚米为谷,贼虏之虚实可知;画地成图,山川之形势易悉。” 明 陈瑚 《李映碧廷尉遗地图》诗:“入 关 无復 萧丞相 ,聚米空思 马伏波 。” 清 钱谦益 《〈佟氏幽愤录〉序》:“时 佟公 为诸生与同舍 杨生 崑仁 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2).米堆。形容矮小。 晋 王嘉 拾遗记·高辛:“登月馆以望四海三山,皆如聚米縈带者矣。”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北临 恒碣 ,犹如聚米;南望 荆衡 ,纔同覆簣。”
《漢語大詞典》:伏蒲
汉元帝 欲废太子, 史丹 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峨豸忝备列,伏蒲愧分 涇 。” 清 钱谦益 《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公以孤忠赤诚,搘拄宫府,上欲泯伏蒲廷諍之跡,而下不欲暴羽翼保护之心。”
《漢語大詞典》:青蒲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 王维 《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復出青蒲颺。” 宋 苏轼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清 郑燮 《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词:“正青蒲水面,红榴屋角。” 郭沫若 《女神·晴朝》:“哦,一湾的碎玉!无限的青蒲!”
(2).指天子内庭。汉书·史丹传:“ 丹 以亲密臣得侍视疾,候上间独寝时, 丹 直入卧内,顿首伏青蒲上。”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以青规地曰青蒲,自非皇后不得至此。”《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三》:“比虽辐凑闕下,多非政要;日伏青蒲,罕能切直。” 李周翰 注:“青蒲,天子内庭也,以青色规之,而諫者伏其上。” 唐 杜甫 《壮游》诗:“斯时伏青蒲,廷諍守御牀。”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四折:“将皇亲廝毁谤,将大将廝亏图。我和你直叩青蒲,拣着那爱处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 沉 素呐呐,青蒲独对,慑於天威,但连称兴作非时,恐累圣德而已。”
《國語辭典》:鸡肋(雞肋)  拼音:jī lè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甚价值,丢了却又觉得可惜的事物。《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宋。苏轼〈次韵王滁州见寄〉诗:「笑捐浮利一鸡肋,多取清名几熊掌。」
《漢語大詞典》:食鸡肋(食雞肋)
比喻做无多大意义而又不忍舍弃的事情。语本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备 因险拒守”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九州春秋》:“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 杨脩 便自严装,人惊问 脩 :‘何以知之?’ 脩 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 汉中 ,知王欲还也。’” 宋 苏轼 《相视新河秉道有诗次韵》之一:“从来自笑画虵足,此事何殊食鸡肋。”
《漢語大詞典》:画麒麟(畫麒麟)
刻画的麒麟。比喻虚有其表的人。
《漢語大詞典》:麒阁(麒閣)
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麒麟殿
汉 代宫殿名。汉书·佞幸传·董贤:“后上置酒 麒麟殿 , 贤 父子亲属宴饮。”亦省称“ 麒麟 ”。文选·张衡〈西京赋〉:“ 麒麟 、 朱鸟 , 龙兴 、 含章 。” 李善 注:“ 汉 宫闕名,有 麒麟殿 、 朱鸟殿 。”
《漢語大詞典》:麒麟画(麒麟畫)
麒麟阁 上的功臣画像。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五:“身许 麒麟 画,年衰鸳鷺羣。”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國語辭典》:麟阁(麟閣)  拼音:lín gé
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唐。李白 塞下曲六首之三:「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漢語大詞典》:麟阁像(麟閣像)
麒麟阁 内的功臣像。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帝思 麟阁 像,臣献《栢梁篇》。”参见“ 麒麟阁 ”。
《國語辭典》:麒麟阁(麒麟閣)  拼音:qí lín gé
汉初萧何所造的楼阁,或谓汉武帝获麒麟时所建。后宣帝图绘功臣霍光、苏武等十一人之像于阁上。故后泛指画有功臣图像的楼阁。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也称为「麟台」、「麟阁」。
《漢語大詞典》:横汾
汉武故事, 汉武帝 尝巡幸 河东郡 ,在 汾水 楼船上与群臣宴饮,自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舡兮济 汾河 ,横中流兮扬素波”句。后因以“横汾”为典,用以称颂皇帝或其作品。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应制》:“ 汉武 横 汾 日, 周王 宴 镐 年。”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燕 镐 皇恩渥,横 汾 圣藻雄。” 蒋士超 《秋日百花洲绝句》:“欲唱横 汾 追 汉武 ,已无十万水犀军。”
《漢語大詞典》:秋风客(秋風客)
指 汉武帝 。 武帝 曾作《秋风辞》,故称。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跡。” 宋 苏轼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 茂陵 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分類: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