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67,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帝策
前帝
汉宣帝
帝勋
铜马帝
隋炀帝
帝像
感生帝
白帝子
帝门
帝阁
帝妹
七帝
日帝
中帝
《漢語大詞典》:帝策
指天帝的策命。 南朝 齐 谢超宗 《齐南郊乐章·嘉胙乐》:“盛德符景纬,昌华应帝策。”
分類:天帝策命
《骈字类编》:前帝
北史隋文帝纪诏见后帝下赏隋书高祖纪前帝后王俱在兼济立功立事爵 仍行苟利于时其致一揆
《国语辞典》:汉宣帝(汉宣帝)  拼音:hàn xuān dì
帝号。(西元前91~前49)姓刘名询。在位二十五年(前74~前49)。汉武帝的曾孙,继汉昭帝后即位。因幼年流落民间,深知民间疾苦和吏治得失,故亲政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并使匈奴臣服,威震西域。
《漢語大詞典》:帝勋(帝勳)
亦作“ 帝勛 ”。 指 帝尧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 帝勛 。”《旧唐书·礼仪志二》:“合宫听朔,阐 皇轩 之茂范;灵府通和,敷 帝勛 之景化。”
分類:帝尧
《漢語大詞典》:铜马帝(銅馬帝)
即 汉光武帝 刘秀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击铜马於 鄡 ……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 关西 号 光武 为 铜马帝 。” 清 吴伟业 《读〈光武纪〉》诗:“始知 铜马帝 ,远胜执金吾。”
《國語辭典》:隋炀帝(隋煬帝)  拼音:suí yáng dì
帝号。隋代杨广的帝号。参见「杨广」条。
《漢語大詞典》:帝像
指 轩辕黄帝 之像。文选·木华〈海赋〉:“覿 安期 於 蓬莱 ,见 乔山 之帝像。” 刘良 注:“ 黄帝 陵在 乔山 ,言不汎风波,乘龙横絶,往见仙人於 蓬莱 ,復见 乔山 ,以思 黄帝 之像也。”
分類:轩辕黄帝
《漢語大詞典》:感生帝
古代认为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因称其祖所感生之帝为“感生帝”。亦省作“ 感帝 ”、“ 感生 ”。周书·武帝纪上:“甲寅,祠感生帝於南郊。”北史·周纪下·武帝作“感帝”。隋书·高祖纪下:“壬子,亲祀感帝。” 宋 李如箎东园丛说·杂说:“五行之帝,居太微中,受命之君,必感其精气而生。东方木帝曰 灵威仰 ,西方金帝曰 白招拒 ,北方水帝曰 叶光纪 ,南方火帝曰 赤熛怒 ,中央土帝曰 含枢纽 。故以木德受命有天下者则祭 灵威仰 ,金德受命有天下者则祭 白招拒 ,水德则祭 叶光纪 ,火德则祭 赤熛怒 ,土德则祭 含枢纽 。谓之感生帝。”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感生帝》:“ 乾德 初,用博士 聂崇义 之言,以 赤帝 为感生,每岁正月祠,用坛。”参阅《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 汉 郑玄 注。
《漢語大詞典》:白帝子
传说 汉高祖 刘邦 为 赤帝 子, 秦 统治者为 白帝 子。 赤帝 子斩杀 白帝 子,表明 汉 当灭 秦 。史记·高祖本纪:“有一老嫗夜哭,曰:‘吾子, 白帝 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 赤帝 子斩之。’”后因借指被推翻的王朝。 古直 《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 白帝 子,临风我慟 赵 王孙。”
《漢語大詞典》:帝门(帝門)
指朝廷。 宋 苏舜钦 《高山别邻几》诗:“帝门急豪英,济物无自孑。”
分類:朝廷
《漢語大詞典》:帝阁(帝閣)
天帝或帝王所居的殿阁。 唐 王勃 《梓州白鹤寺碑》:“丹乌抱日,疑增帝阁之华;素鹤低云,若赴仙庭之会。”
《韵府拾遗 队韵》:帝妹
晋书左贵嫔传终温且惠帝妹是亲
《骈字类编》:七帝
后汉书祭祀志见一祖下亡北史李谐传长子岳岳弟庶庶妻元罗女也庶 后岳使妻伴之寝宿积五年元氏更适赵起尝梦庶谓已曰我薄福托刘氏为女明旦当出彼家甚贫恐不能见养夫妻旧恩故来相见告君宜乞取我刘家在七帝坊十字街南东入穷巷是也元氏不应庶曰君似惧赵公意我自说之于是起亦梦焉起寤问妻言之符合遂持钱帛躬往求刘氏如所梦得之养女长而嫁焉
《骈字类编》:日帝
云笈七签广霞者玉清天中山名乃九日之所出日帝之所司也
《骈字类编》:中帝
战国策见西帝下绿云笈七签太上大道君次乘六景之舆驾三素 云摄灵微中帝名秉巨文俱东南行诣具谓耶渠初默天见玉清始元虚皇太霄君受合晖晨命隐符
分类: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