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10,分188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师众
饼师
罟师
归师
钓师
儒师
朕师
师用
吴师
冠师
车师
师仰
师王
猎师
柁师
《漢語大詞典》:师众(師衆)
犹师旅。指军队。左传·襄公三年:“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三国志·蜀志·廖立传:“是 羽 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分類:师旅军队
《國語辭典》:饼师(餅師)  拼音:bǐng shī
做饼来卖的人。《新唐书。卷二二四。叛臣列传下。陈敬瑄》:「陈敬瑄,田令孜兄也。少贱,为饼师,得隶左神策军。」宋。苏轼 次韵王巩留别:「不辞千里远,成此一段奇;蛾眉亦可怜,无奈思饼师。」
《國語辭典》:罟师(罟師)  拼音:gǔ shī
渔夫。唐。王维 送沈子归江东诗:「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分類:渔夫
《漢語大詞典》:归师(歸師)
返回的军队。孙子·军争:“饵兵勿食,归师勿遏。” 李筌 注:“士卒怀归,志不可遏也。” 宋 曾巩 《责帅制》:“劳问餉给,如劳归师。”
《漢語大詞典》:钓师(釣師)
渔人。 唐 郑谷 《试笔偶书》诗:“华省惭公器,沧江负钓师。” 宋 林逋 《西湖春日》诗:“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 叶玉森 《钓师》诗:“雪虐风饕浅水滩,钓师簔笠不胜寒。”
分類:渔人
《漢語大詞典》:儒师(儒師)
(1).博雅淳正的师傅。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大有誉》:“ 房玄龄 幼稚日, 王通 説其文,谓:‘此细眼奴,非立忠志则为乱贼,辅帝者则为儒师。’绰有大誉矣。”
(2). 元 明 时称官学的教官。续文献通考·学校四:“凡儒师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礼部及行省与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録、教諭,州、县及书院置之。”
《漢語大詞典》:朕师(朕師)
我众。《书·舜典》:“帝曰:‘ 龙 ,朕堲谗説殄行,震惊朕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书·大禹谟:“汝惟不怠,揔朕师。”三国志·魏志·明帝纪“丁未,行幸 长安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虎臣逐北,蹈尸涉血, 亮 也小子,震惊朕师。” 宋 无名氏 道山清话:“以忧国为震惊朕师,以百姓愁叹为出自兼并之言。”
《漢語大詞典》:师用(師用)
谓尊奉而重用。韩非子·显学:“夫求圣通之士者,为民知之不足师用。”《汉书·董仲舒传》:“ 文王 顺天理物,师用贤圣,是以 閎夭 、 大颠 、 散宜生 等亦聚於朝廷。”
《韵府拾遗 支韵》:吴师(吴师)
孔绍安诗吴师警燧象
《骈字类编》:冠师(冠师)
汉书高帝纪高帝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之薛治注应劭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鹊尾冠是也求盗者亭卒旧时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埽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薛鲁国县也有作冠师故往治之
《漢語大詞典》:车师(車師)
(1).车战部队。明史·太祖纪一:“ 石抹宜孙 遣将率车师由 松溪 来援, 太祖 曰:‘道陿,车战适取败耳。’”
(2).古 西域 国名。 汉宣帝 时,分其地为 车师 前后两部等,后皆属 西域 都护。 车师前部 治 交河城 , 后部 治 务涂谷 。 汉 设戊己校尉屯田 车师前王庭 。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 匈奴 怨诸国共击 车师 ,遣左右大将各万餘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 乌孙 、 西域 。”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 车师 、 月支 ,种类繁兮。”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车师 旧国,俯枕前庭;戊己遗墟,斜连后壁。”参阅汉书·西域传下
《漢語大詞典》:师仰(師仰)
师法敬仰,尊奉。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一:“有律僧忘其名,临坛度人,四方受具者奔走师仰,檀施云集。” 宋 曾巩 《上欧阳舍人书》:“况 巩 於先生师仰已久,不宜有间,是以忘其贱而言也。”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嗟乎! 归 氏之在当时,其轻重於世人何如也。而至於今,其名既盛以尊,学者既皆知师仰其文矣。”
《漢語大詞典》:师王(師王)
宋 韩侂胄 因太师封 平原郡 王,当时趋炎附势者谀称为“师王”。 宋 曾三异 因话录·韩侘胄:“ 韩侂胄 封 平原郡 王,而官至太师,一时献佞,过称师王。”
《國語辭典》:猎师(獵師)  拼音:liè shī
擅长狩猎的人。唐。白居易 放鹰传:「圣明驭英雄,其术亦如斯。鄙语不可弃,吾闻诸猎师。」
分類:猎人
《漢語大詞典》:柁师(柁師)
船上掌舵的人。 宋 王安石 《如归亭顺风》诗:“柁师高卧自啸歌,戏彼挽舟行復止。” 清 乔莱 《下滩》诗:“柁师自许识趋避,到此亦觉心魂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