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10,分188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师期
学师
九师
师子吼
师襄
周师
师兄
出师表
致师
宾师
师祖
农师
天人师
师匠
进师
《漢語大詞典》:师期(師期)
出师的日期。左传·隐公十年:“癸丑,盟于 邓 ,为师期。”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六一:“令 程昌禹 上流进兵,以候师期。”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定海二次殉难:“因师期已迫,故建土城,设 久安 、 长治 二门。”
分類:出师日期
《漢語大詞典》:学师(學師)
教师。亦以称府、州、县学学官。《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将士絶无后者,求其亲戚以后之,授土田,官给耕牛,置学师以教之。”隶释·汉学师宋恩等题名 洪适 题释:“右《学师宋恩等题名》,今在 成都 周公 礼殿门之西序, 蜀 人谓之‘学师题名’。”儒林外史第三回:“一齐回到 汶上县 ,拜县父母、学师、典史。”
《漢語大詞典》:九师(九師)
(1).汉书·艺文志:“《淮南道训》二篇。 淮南王 安 聘明者九人,号九师説。”因称《易经》学者为“九师”。 隋 王通 中说·天地:“盖九师兴而道微,三传作而春秋散。”梁书·陆倕传:“ 任昉 报 倕 书:‘採三诗於 河间 ,访九师于 淮曲 。’”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九师争大之门。”
(2).犹九军,大军。竹书纪年卷下:“﹝ 穆王 ﹞三十七年,大起九师,东至于 九江 ,架黿鼉以为梁,遂伐 越 ,至于 紆 。”
分類:大军学者
《漢語大詞典》:师子吼(師子吼)
(1).狮子吼。佛教语。谓佛祖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窃以释门 义林法师 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 宋 黄庭坚 《赠王环中》:“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师子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六:“ 龙树 马鸣 齐现身,我闻大地师子吼。”
(2). 宋 陈慥 自称 龙丘先生 ,好宾客,然其妻 柳氏 极凶妒, 苏东坡 因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即以“师子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参见“ 河东狮吼 ”。
《國語辭典》:河东狮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为宋代陈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惧怕的故事。用以讥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惧。语本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凶悍发威。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七出:「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爹行千休万休,休将那皮鞭紧抽。」
《国语辞典》:师襄(师襄)  拼音:shī xiāng
人名。春秋鲁国乐官。生卒年不详。善鼓琴,孔子曾学琴于师襄。
《漢語大詞典》:周师(周師)
(1). 周 室的军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頽叔 桃子 奉 大叔 以 狄 师伐 周 ,大败 周 师。”荀子·议兵:“ 紂 刳 比干 ,囚 箕子 ,为炮烙刑,杀戮无时,臣下懍然莫必其命。然而 周 师至而令不行乎下,不能用其民,是岂令不严,刑不繁也哉!”
(2). 周 王的师傅。宋书·恩倖传序:“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 太公 起为 周 师, 傅説 去为 殷 相。”
分類:军队师傅
《國語辭典》:师兄(師兄)  拼音:shī xiōng
1.比自己早受业于同师门的人。《西游记》第一九回:「又与行者拜了,以先进者为兄,遂称行者为师兄。」《儒林外史》第二九回:「次日,来道士到神乐观寻他的师兄去了。」也称为「师哥」。
2.老师的儿子若年纪比自己大,称为「师兄」。也称为「师哥」。
《國語辭典》:出师表(出師表)  拼音:chū shī biǎo
文章名。三国时诸葛亮在建兴五、六年两次北伐时所上的疏表,世称为〈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國語辭典》:致师(致師)  拼音:zhì shī
挑战。《周礼。夏官。环人》:「环人掌致师。」汉。郑玄。注:「致师者,致其必战之志,古者将战,先使勇力之士犯敌焉。」《史记。卷四。周本纪》:「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
分類:挑战
《國語辭典》:宾师(賓師)  拼音:bīn shī
1.不居官职而地位尊贵的人。《朱子语类。卷五四。孟子。公孙丑下》:「问:『孟子宾师之礼如何?』曰:『当时有所谓客卿者是也。』」
2.动物名。一种鸟。《太平御览。卷九二八。羽族部。众鸟》引《临海异物志》曰:「宾师形大如鸲鹆,毛正黑色。」
《國語辭典》:师祖(師祖)  拼音:shī zǔ
1.师法、效法。《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异轨同奔,递相师祖。」
2.祖师。宋。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真六经之羽翼,道义之师祖也。」
3.称谓。称老师的父亲或师父的老师。《西游记》第一六回:「众僧道:『师祖来了。』三藏躬身施礼迎接道:『老院主,弟子拜揖。』」
《漢語大詞典》:农师(農師)
(1). 周 代官名。即上士。国语·周语上:“乃命其旅曰:‘徇,农师一之。’” 韦昭 注:“农师,上士也。”
(2).古代掌管农事的官。史记·周本纪:“ 帝尧 闻之,举 弃 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 汉 王粲 《务本论》:“设农师以监之,置田畯以董之,黍稷茂,则喜而受赏,田不垦则怒而加罚。”宋史·食货志上一:“ 太宗 太平兴国 中,两京、诸路许民共推练土地之宜,明树艺之法者一人,县补为农师。”
《漢語大詞典》:天人师(天人師)
(1). 释迦牟尼 佛的别号。以其为天与人之师,故名。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 菩萨 於二月八日明星出时成道,号 天人师 。”
(2).指皈佛成正果者。 唐 刘禹锡 《牛头山第一祖融大师新塔记》:“由其门而为天人师者,皆脉分焉。” 鲁迅 《华盖集·题记》:“但我又知道这必须深入山林,坐古树下,静观默想,得天眼通,离人间愈远遥,而知人间也愈深,愈广;于是凡有言说,也愈高,愈大;于是而为天人师。”
《漢語大詞典》:师匠(師匠)
(1).宗师、大匠,可以为人取法者。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邢子才 、 魏收 ,俱有重名,时俗準的,以为师匠。” 南朝 梁 王筠 《与云僧正书》:“一代师匠,四海推崇。”
(2).效法。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 元和 中,后进师匠 韩公 ,文体大变。”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大抵诗以专诣为境,以饶美为材,师匠宜高,捃拾为博。”
(3).指老师的教导。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释《穀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魏书·释老志:“后有沙门 常山 卫道安 性敏,日诵经万餘言,研求幽旨。慨无师匠,独坐静室十二年,覃思构精,神悟妙賾,以前出经,多有舛驳,乃正其乖谬。”
《漢語大詞典》:进师(進師)
犹进军。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 军﹞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 晋 军。”晋书·慕容宝载记:“ 兰汗 潜与 速骨 通谋, 速骨 进师攻城。”明史·陈洽传:“十一月进师 应平 ,次 寧桥 。”参见“ 进军 ”。
分類:进军
《國語辭典》:进军(進軍)  拼音:jìn jūn
军队向前推进。《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遂进军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