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藩翰
(1).《诗·大雅·板》:“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毛 传:“藩,屏也;翰,干也。”后因以“藩翰”喻捍卫王室的重臣。《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宗子藩翰,心存国家,念在弭乱。” 宋 苏舜钦 《祭滕子京文》:“改麾于 吴 ,忽此凶变。人亡师保,国失藩翰。”《清史稿·世祖纪二》:“宗室诸子贝勒等,皆太祖、太宗子孙,为国藩翰,理宜优遇。”
(2).喻指藩国。《晋书·张方传》:“ 晋氏 之祸难,实始藩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且 光武 居 河南 单于於内郡,以为 汉 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水浒传》第八九回:“於戏!敬事大国,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职也。”
(3).指布政使。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4).犹藩篱。比喻界域。 唐 元稹 《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秦观 《魏景传》:“如 同叟 者虽不足以窥 老 庄 之藩翰,亦 葛稚川 之流乎?”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三二:“ 温飞卿 、 段柯古 诸君,虽与﹝ 李玉溪 ﹞并名,不能歷其藩翰。”
(2).喻指藩国。《晋书·张方传》:“ 晋氏 之祸难,实始藩翰。”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安边》:“且 光武 居 河南 单于於内郡,以为 汉 藩翰,终于一代,不有叛逆。”《水浒传》第八九回:“於戏!敬事大国,祗畏天地,此藩翰之职也。”
(3).指布政使。 清 吴敏树 《湖北按察使贵阳唐子方先生哀辞》:“公往以名举人,为县令 湖北 。以才能发闻,洊陟藩翰。”
(4).犹藩篱。比喻界域。 唐 元稹 《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 李 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 宋 秦观 《魏景传》:“如 同叟 者虽不足以窥 老 庄 之藩翰,亦 葛稚川 之流乎?”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三二:“ 温飞卿 、 段柯古 诸君,虽与﹝ 李玉溪 ﹞并名,不能歷其藩翰。”
《漢語大詞典》:正印
(1).犹正宗。 宋 王迈 《代通舶使启》:“追 河閒 于千载,后得礼乐之盛,心梦 太白 于三生前,传文章之正印。”
(2). 明 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郑克塽 降日。奏缴 延平王 册一付, 延平王 印一颗,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副印一颗,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参阅《明史·舆服志四》。
(3).正方形的官印。 清 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
(2). 明 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郑克塽 降日。奏缴 延平王 册一付, 延平王 印一颗,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副印一颗,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参阅《明史·舆服志四》。
(3).正方形的官印。 清 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
《漢語大詞典》:藩伯
(1).古代诸侯中的领袖。《晋书·郗恢传》:“ 孝武帝 深器之,以为有藩伯之望。”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骠骑让豫司二州表》:“臣闻国歷惟燿,则藩伯缉其才。”
(2). 明 清 时指布政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土教官》:“邢部都给事中 杨宏 升 陕西 左布政使。 宏 , 西安 人,疏辞不允。则土人任本处藩伯。”
(2). 明 清 时指布政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土司·土教官》:“邢部都给事中 杨宏 升 陕西 左布政使。 宏 , 西安 人,疏辞不允。则土人任本处藩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