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货币市场(货币市场)  拼音:huò bì shì cháng
调节短期资金供给和需要的市场。其所进行的交易均为一年期以下的货币买卖。货币市场的信用均具有高度的流动能力,因其期限甚短,价格不会发生激烈之变化,同时都有现成市场,容易脱售。目前,台湾货币市场主要的工具有远期支票、国库券、商业本票、国内银行承兑汇票等。
《国语辞典》:金融市场(金融市场)  拼音:jīn róng shì cháng
提供金融商品买卖与调节资金供需的市场。包括货币市场及资本市场。
《国语辞典》: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  拼音:shì chǎng zhàn yǒu lǜ
某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某一种品牌的商品,在整体业者市场中所得的销售额百分比。如:「在饮料市场上,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直较高。」
《国语辞典》:自选市场(自选市场)  拼音:zì xuǎn shì cháng
大陆地区用语:(1)超级市场。(2)规模较超市小,顾客可自选货品的便利商店。
《国语辞典》:加勒比海共同市场(加勒比海共同市场)  拼音:jiā lè bǐ hǎi gòng tóng shì chǎng
中美洲加勒比海国家为了加强区域经济整合,西元一九七三年除原有的「加勒比海自由贸易区」外,又成立了「加勒比海共同市场」。成员都是过去英属殖民地而独立之国家。其目标在追求一完整而全面的经济整合。英文缩写为CARICOM。
《国语辞典》:欧洲共同市场(欧洲共同市场)  拼音:ōu zhōu gòng tóng shì cháng
为欧洲经济联盟的通称。成立于西元一九五八年。参加者有法国、西德、义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目的在促进贸易,增进经济繁荣。简称为「欧市」。
《国语辞典》:公开市场活动(公开市场活动)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huó dòng
一国的中央银行,由于管理货币供给量和市场利率的需要,在公开市场买卖承兑票据及政府證券的活动,尤其是以买卖政府證券为主。
《国语辞典》:公开市场政策(公开市场政策)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zhèng cè
中央银行为调节市场所施行的政策。当流通在外的货币过多时,中央银行便在公开市场出售證券以收回货币;反之则买进證券,以维持货币流通量。
《国语辞典》: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  拼音:gōng kāi shì cháng cāo zuò
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中央银行为了调节金融,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所发行的长期或短期證券,如买卖公债、国库券等。
《国语辞典》:现货市场(现货市场)  拼音:xiàn huò shì cháng
买卖双方在某特定时间和地点决定交易价格,而且同意立即交货的交易市场。
《国语辞典》:跳蚤市场(跳蚤市场)  拼音:tiào zǎo shì cháng
拍卖二手货的市场。如:「美国有很多跳蚤市场,价钱很便宜,东西品质有时候也不错。」
分类:拍卖市场
《国语辞典》:外汇市场(外汇市场)  拼音:wài huì shì cháng
银行和银行,或银行与进出口商、经营国际业务的企业、官方机构及一般个人间,进行外汇交易所形成的市场,分散于世界各地。主要的交易中心为伦敦、纽约、东京、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时不限于同一种货币,每笔买卖都是以一国的货币交换另一国货币。
《国语辞典》:證券市场(證券市场)  拼音:zhèng quàn shì cháng
公司和政府经公开上市发行的證券转让流通所产生的市场。此为證券流通的核心,有固定的交易场所,由證券商、交易商和经纪商等,代表顾客或自己从事交易。
《國語辭典》:自由市场(自由市場)  拼音:zì yóu shì cháng
任何经济单位或团体,在不受政府或任何团体的限制之下,为追求自利而参与各种经济活动,并透过市场机能获得满足。
《国语辞典》:店头市场(店头市场)  拼音:diàn tóu shì cháng
證券交易上的匮台买卖。基本交易筹码以债券为主,以股票为辅,异于證券集中市场以股票为主,债券为辅。因为在證券商营业场所另设置匮台来进行交易,所以称为「店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