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2,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面巾
纸巾
燕巾
腰巾
折乌巾
折巾郭
语儿巾
羽巾
浴巾
褐巾
鞨巾
桦巾
埃巾
白鹿巾
绯巾
《國語辭典》:面巾  拼音:miàn jīn
1.洗脸用的毛巾。
2.覆盖死者脸上的方巾。
《漢語大詞典》:面帛
死者覆面的方帛。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面帛:“面帛:今人死以方帛覆面者。吕氏春秋曰: 夫差 诛 子胥 ,数年 越 报 吴 ,践其国, 夫差 将死,曰:‘死者如其有知也,吾何面目以见 子胥 於地下?’乃为幂以冒面而死。此其始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张夫人》:“至夜半,尸忽长叹,自揭面帛,蹶然而坐。”
分類:死者
《國語辭典》:面筋(麵筋)  拼音:miàn jīn
一种食品。小麦粉和著水以洗去淀粉,剩下的蛋白质凝结成团者,称为「面筋」。《儒林外史》第二回:「俺前日听见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
《国语辞典》:纸巾(纸巾)  拼音:zhǐ jīn
纸制成的手巾或餐巾。
分类:手巾
《漢語大詞典》:燕巾
古代一种日常戴用的头巾。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巾帻考:“按仪礼:士冠,庶人巾。则古者士以上有冠无巾,幘惟庶人戴之……后世上下通用之,谓之燕巾。”
分類:日常头巾
《國語辭典》:腰巾  拼音:yāo jīn
束在腰腹间的宽巾。也称为「袜肚」。
分類:腰巾
《漢語大詞典》:折乌巾(折烏巾)
犹折角巾。 宋 陆游 《自咏》:“华髮萧萧居士身,江头风雨折乌巾。”参见“ 折角巾 ”。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分類:名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折巾郭
指 东汉 名士 郭太 。亦借指当世名士。 宋 张元干 《次仲弥性所和陈丈大卿韵》:“从来谁数折巾 郭 ?重到似是栽桃 刘 。”参见“ 折角巾 ”。
分類:名士当世
《漢語大詞典》:折角巾
即林宗巾。 东汉 郭太 ,字 林宗 。名重一时。一日道遇雨,头巾沾湿,一角折迭。时人效之,故意折巾一角,称“林宗巾”。见《后汉书·郭太传》。 宋 张耒 《赠赵景平》诗之一:“定知 鲁国 衣冠异,尽戴 林宗 折角巾。”后用以泛指文士之冠。周书·武帝纪下:“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水浒传》第九八回:“忽见一秀士,头戴折角巾,引一个緑袍少年将军来,教 琼英 飞石子打击。”亦省作“ 折巾 ”。 清 侯方域 《九日登高》诗:“荒径遥开丛菊泪,折巾欹落短毛霜。”
分類:名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语儿巾(語兒巾)
头巾名。 唐 元稹 《和乐天送客游岭南二十韵》:“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自注:“南方去京华絶远,冠冕不到,唯海路稍通。 吴中 商肆多榜云:此有语儿巾子。”
《漢語大詞典》:羽巾
道士戴的头巾。亦借指道士。 清 林则徐 《黄壶舟以前后放言诗寄示奉次》之一:“纷看绢树登华轂,恐少緇流度羽巾。”自注:“时有以僧道度牒为筹画经费计者。”
《國語辭典》:浴巾  拼音:yù jīn
洗澡专用的大毛巾,较一般洗脸用的毛巾为大。
《高级汉语词典》:褐巾
用粗布缝成的头巾
《國語辭典》:鞨巾  拼音:hé jīn
帕头、头巾。《列子。汤问》:「北国之人,鞨巾而裘。」
分類:束发头巾
《漢語大詞典》:桦巾(樺巾)
用桦树皮制的头巾。 唐 寒山 《诗》之二○五:“樺巾木屐沿流步,布裘藜杖绕山迴。”
分類:树皮头巾
《分类字锦》:埃巾
方回 久雨走笔诗 月馀不浴不梳头,垢服埃巾独倚楼。
分类:
《漢語大詞典》:白鹿巾
古代隐士所戴的白色鹿皮做的头巾。 清 吴伟业 《九峰·神山》诗:“紫盖青童白鹿巾, 细林山馆 鹤书频。”
《骈字类编》:绯巾(绯巾)
元史舆服志左前列建天下太平旗第一牙门旗第二每旗执者一人护者四人皆五色绯巾五色絁生色宝相花袍勒帛云头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