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明法审令(明法审令)  拼音:míng fǎ shěn lìng
申明法令,谨慎发布命令,避免出现差错,使人人遵守。《尉缭子。战威》:「明法审令,不卜筮而事吉。」《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国语辞典》:丝毫不差(丝毫不差)  拼音:sī háo bù chā
形容非常准确,毫无差错。如:「他再三的核对帐目,直到丝毫不差为止。」
《国语辞典》:丝毫不爽(丝毫不爽)  拼音:sī háo bù shuǎng
丝毫比喻细微;不爽,不差错。丝毫不爽比喻毫无错失,一点不差。如:「他的心算能力很强,所求结果与计算机算的丝毫不爽。」
《国语辞典》:冠履无爽(冠履无爽)  拼音:guān lǚ wú shuǎng
上下职位没有差错。《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请自今选曹,精加隐括,依旧立簿,使冠履无爽,名实不违,遮人识涯涘,造请自息。」
《国语辞典》:人有失手,马有乱蹄(人有失手,马有乱蹄)  拼音:rén yǒu shī shǒu,mǎ yǒu luàn tí
(谚语)比喻办事免不了偶生差错。如:「人有失手,马有乱蹄,这件事难保不会出纰漏。」
《国语辞典》:千差万差,来人不差(千差万差,来人不差)  拼音:qiān chā wàn chā,lái rén bù chā
即使有再大的差错,受差遣的人只是奉命行事,并没有错,不应该加以责怪。《金瓶海》第六九回:「你们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恒属大家只要图了事,上司差派,不由自己。」《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千差万差,来人不差!我们清早起,就在杜相公家何候了半日,留你脸面,等你轿子回来,你就是女人,难道是茶也不吃的?」
《国语辞典》:一字不差  拼音:yī zì bù chā
一个字也没有差错,完全正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安住从头念了一遍,一字不差。」
分类:差错正确
《国语辞典》:一念之错(一念之错)  拼音:yī niàn zhī cuò
一个念头的差错,导致严重后果。《野叟曝言》第四八回:「守其在我,听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磷,涅易缁,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也作「一念之差」。
《国语辞典》:出岔儿(出岔儿)  拼音:chū chà ér
发生事故、差错。如:「今天心神不宁的,做事老是出岔儿。」也作「出岔」、「出岔子」。
《国语辞典》:差配儿(差配儿)  拼音:chà pèi ér
配置差错,使物品不能成双。如:「差配儿鞋」、「差配儿筷子」。
《国语辞典》:大乱子(大乱子)  拼音:dà luàn zi
因重大的差错而导致灾祸。《文明小史》第二八回:「不好了!老爷说出了大乱子,快请师爷们回去商量!」
《國語辭典》:作筏子  拼音:zuò fá zi
抓住某事当做藉口,藉题发挥。《红楼梦》第六一回:「今儿反倒拿我作筏子,说我给众人听。」
《国语辞典》:岔错(岔错)  拼音:chà cuò
意外发生的变化、差错。如:「这个计画十分周详严谨,绝无岔错。」「事情出了岔错,只好想办法弥补。」
《國語辭典》:走嘴  拼音:zǒu zuǐ
说话不小心,无意中泄露秘密。如:「他不小心走嘴,把你的事都公开了。」、「她走嘴透露了一个名人的秘密。」
《国语辞典》:担错(担错)  拼音:dān cuò
有差错要负责。《文明小史》第二回:「不料店小二因他父亲被打,奔到地保家中哭诉,地保恐怕担错,立刻进城禀报。」
分类:差错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