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虞韵》:问巫(问巫)
柳宗元文谒医问巫卒以幽昧
《漢語大詞典》:楚巫
古代 楚 地的巫觋。善以歌舞迎神。 宋 欧阳修 《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 宋 梅尧臣 《泊昭亭山下》诗:“滩愁 江 舸涩,祠信 楚 巫灵。”
《漢語大詞典》:巫鬼
犹巫祝。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 牂柯 地多雨潦,俗好巫鬼禁忌。”新唐书·陈子昂传:“珠玉锦绣,雕琢伎巧无益者,弃之;巫鬼淫祀营惑於人者,禁之。”
分類:巫祝
《漢語大詞典》:黔巫
指 四川 巫山 及古 黔中 一带。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鲸吞近溟涨,猿闹接 黔 巫 。”
《漢語大詞典》:越巫
越 地旧俗好巫术,“越巫”遂为巫者的代称。 汉 张衡 《西京赋》:“ 柏梁 既灾, 越 巫陈方。” 唐 李商隐 《异俗》诗之二:“户尽悬 秦 网,家多事 越 巫。” 清 吴伟业 《即事》诗:“击鼓迎神太乙坛, 越 巫吐火舞珊珊。”
分類:巫术
《漢語大詞典》:巫风(巫風)
(1).指歌舞作乐的风俗。巫觋以歌舞事神,故称。《书·伊训》:“敢有恆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孔颖达 疏:“巫以歌舞事神,故歌舞为巫覡之风俗也。”
(2).巫觋降神的风尚。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 汉 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
《漢語大詞典》:师巫(師巫)
巫师。南史·齐纪下·废帝东昏侯:“﹝ 东昏侯 ﹞又曲信小祠,日有十数师巫、魔媪,迎送纷紜。”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买剑》一首云:‘青天露拔云霓泣,黑地潜惊鬼魅愁。’但可与师巫念诵也。”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缢鬼畏魄字:“吾非师巫,往何能驱鬼,汝在冥中反不能禁耶!”
分類:巫师
《高级汉语词典》:巫山梦
巫山之梦。战国时,楚襄王游云梦台馆,梦见一妇人自称“巫山”之女,二人极尽欢快之事
《韵府拾遗 虞韵》:群巫(群巫)
山海经巫咸有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之所上下也
《骈字类编》:巫雨
梁简文帝 咏风诗 已拂巫山雨,何用卷寒灰。
《漢語大詞典》:焚巫
鲁僖公 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臧文仲 曰:‘非旱备也。’” 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 唐 杜甫 《七月三日》诗:“前圣慎焚巫, 武王 亲救暍。”
分類:求雨
《漢語大詞典》:淫巫
惑乱人心的巫师。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其言类淫巫瞽史,誑乱后代。”新唐书·文艺传中·苏源明:“彼淫巫愚祝,妄有关説,甚不可九也。” 清 周树槐 《宋景公论》:“ 楚 之天,独 昭王 、 孔子 知之尔?此淫巫瞽史不絶於后世也歟!”
《漢語大詞典》:史巫
祝史和巫觋。古代司祭祀、事鬼神的人。《易·巽》:“用史巫纷若。” 孔颖达 疏:“史,谓祝史;巫,谓巫覡:并是接事鬼神之人也。”汉书·地理志下:“好祭祀,用史巫。”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史巫大概是执掌当时教育的……当时的教育不消说只是教人迷信。”
《分类字锦》:巴巫
上官仪册纪王慎为荆州都督文南纪之津上躔翼轸西浮之路旁带巴巫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巫尪
古代祈雨女巫。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 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分類:祈雨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