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华说(華説)
难以实行的巧言。文选·曹植〈七启〉:“正流俗之华説,综 孔氏 之旧章。” 李周翰 注:“华説谓不实者也。”文选·陆机〈文赋〉:“是盖 轮扁 所不得言,故亦非华説之所能精。” 刘良 注:“凡发言不能成功者,谓之华説也。”
分類:实行巧言
《漢語大詞典》:纤佞(纖佞)
(1).谓工于心计,巧言献媚。新唐书·萧俛传:“ 令狐楚 罢执政, 西川 节度使 王播 赂权幸求宰相, 俛 劾 播 纤佞不可污台宰,帝不许。”
(2).指奸巧邪佞之人。新唐书·刘蕡传:“宜絀左右之纤佞,进股肱之大臣。”
《漢語大詞典》:饰辩(飾辯)
亦作“ 饰辨 ”。 粉饰巧言,说虚浮不实的话。战国策·楚策一:“夫从人者,饰辨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史记·张仪列传引此文作“饰辩”。 清 林则徐 《会札澳门同知转谕唩嚟哆批驳哥耶拏禀》:“不知该夷於贩卖鸦片之躉船插身承认,是己甘蹈重罪,纵极多方饰辩,实属欲盖弥彰也。”
《漢語大詞典》:佞给(佞給)
巧言善辩。列子·仲尼:“佞给而不中,漫衍而无家。” 张湛 注:“虽才辩,而不合理也。”
《漢語大詞典》:谀舌(諛舌)
指巧言谄谀之人。 唐 孙樵 《大明宫赋》:“吾见若姦声在堂,諛舌在旁;窒聪怫讽,正斥邪宠。”
分類:巧言谄谀
《漢語大詞典》:簧惑
以巧言惑众。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而 绰斯戩 、 保布哈 犹饰虚词,簧惑朕听。”《封神演义》第四九回:“ 琼霄 大喝曰:‘好孽障!焉敢将此虚谬之言簧惑众听!’” 清 林则徐 《咨复两广总督批示义律禀案稿》:“不敢簧惑众心,指引逃走。” 郭孝成 《民国各团体之组织》:“皆需以正当卓识之舆论,以相维相繫,而后乃不致为盲论所簧惑貽误。”
分類:巧言惑众
《漢語大詞典》:华诬(華誣)
以巧言诬陷他人。文子·上礼:“施及 周 室,浇醇散朴,离道以为伪,险德以为行,智巧萌生,狙学以拟圣,华诬以脇众,琢饰诗书,以贾名誉。”《淮南子·俶真训》:“ 周 室衰而王道废,儒墨乃始列道而议,分徒而讼,於是博学以疑圣,华诬以胁众。”
《漢語大詞典》:屏言
辨言,巧言。屏,通“ 辨 ”。逸周书·官人:“屏言弗顾,自顺而弗护,非是而彊之。”
分類:巧言
《漢語大詞典》:优佞(優佞)
善作巧言谑语,阿谀取媚的人。 清 唐甄 潜书·尚治:“捐珠玉,焚貂锦,寡嬪御,远优佞,卑宫室,废苑囿。”
《漢語大詞典》:祝鮀之佞
《论语·雍也》:“不有 祝鮀 之佞,而有 宋朝 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祝鮀 , 春秋 卫 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晋书·王沈传:“达幽隐之贤,去 祝鮀 之佞。” 明 归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 孔子 生於 周 末,褒 史鱼 之直,恶 祝鮀 之佞,思史之闕文,而称 周公 之训,其所感者深矣。”
《漢語大詞典》:析辩诡辞(析辯詭辭)
亦作“ 析辨诡词 ”。 谓巧言邪说。汉书·扬雄传下:“ 雄 见诸子各以其知舛驰,大氐詆訾圣人,即为怪迂,析辩诡辞,以挠世事,虽小辩,终破大道而或众,使溺於所闻而不自知其非也。” 颜师古 注:“为巧辩异辞以搅乱时政也。”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 仲尼 既没,析辨诡词,驪驾塞路。”
分類:巧言邪说
《漢語大詞典》:唆说(唆説)
巧言调唆。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必是 老杨 在师父跟前唆説,不肯度脱咱两个。”
分類:巧言调唆
《国语辞典》:佞徒损友(佞徒损友)  拼音:nìng tú sǔn yǒu
擅长以巧言奉承的人和对自己有害的朋友。如:「他因结交了佞徒损友,竟落得家破人亡。」
《国语辞典》:损者三友(损者三友)  拼音:sǔn zhě sān yǒu
对自己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包括善于迎合人意、善以媚态劝诱人、巧言而过于谦恭者。《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汉书。卷九三。佞幸传。邓通传》赞曰:「故仲尼著损者三友,王者不私人以官,殆为此也。」
《国语辞典》:礼贤远佞(礼贤远佞)  拼音:lǐ xián yuàn nìng
敬重亲近有才德的人,远离巧言谄媚的小人。如:「礼贤远佞是董事长的座右铭。」《东周列国志》第五○回:「赵盾等屡屡进谏,劝灵公礼贤远佞,勤政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