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尚书·周书·毕命》
「四夷左衽,罔不咸赖。」旧题汉·孔安国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发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

例句

左衽尽知歌帝泽,从兹不更备三边。 魏扶 和白敏中圣德和平致兹休运岁终功就合咏盛明呈上

《國語辭典》:左衽  拼音:zuǒ rèn
衣服前襟向左侧开,为古代夷狄服装的特色。隐喻为异族同化。《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及闻孔明亡,乃垂泣曰:『吾终为左衽矣。』」
《漢語大詞典》:被发左衽(被髮左袵)
见“ 被髮左衽 ”。
《國語辭典》:被发左衽(被髮左衽)  拼音:pī fǎ zuǒ rèn
被发,头发散乱。衽,衣襟。被发左衽形容头发散乱,穿衣服开左边的文化落后民族。《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文选。潘岳。西征赋》:「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滓;或从容傅会,望表如里。」也作「披发左衽」。
《漢語大詞典》:椎结左衽(椎結左袵)
挽髻如椎,穿前襟向左的衣服。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服饰。《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袵鐻鍝之君,东南殊俗不羈之国,西北絶域难制之邻,靡不重译纳贡,请为藩臣。”后汉书·西南夷传·西南夷:“其人皆椎结左袵,邑聚而居,能耕田。”
《高级汉语词典》:披发左衽  拼音:pī fà zuǒ rèn
头发披散着,衣襟开在左边。古代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
《國語辭典》:披发左衽(披髮左衽)  拼音:pī fǎ zuǒ rèn
披头散发、衣服向左边开衽。形容没有文化的人。也作「被发左衽」。
《漢語大詞典》:左带(左帶)
左衽。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自金行不竞,天地版荡,左带沸脣,乘閒电发。” 李善 注:“左带,左袵也。”
分類:左衽
《漢語大詞典》:衽左
左衽。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一带的右衽。因用以指受外族的统治。 宋 陈合 《宝鼎现·寿贾师宪》词:“神鼇谁断,几千年再、乾坤初造。算当日、枰棋如许,争一著、吾其衽左。”按,古丧礼死者之服亦左衽。见礼记·丧大记
《漢語大詞典》:左袂
左衽。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覩左袂之徒,咸归德化。”
分類:左衽
《漢語大詞典》:衽服
亦作“袵服”。 左衽之服。指少数民族的服装。 明 陆采 《怀香记·氐羌谋叛》:“颇知华人礼乐,甚殊鸡骨之占年;窃倣上国衣冠,不比鹅毛之御腊。虽是蛮貊而袵服,实非马牛而襟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