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2,分32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什具
式盘
铁刷
锥探
騣工
槌子
盐抄
凿子
板画
混江龙
号筒
风钻
风锤
刮刀
寡妇笱
《漢語大詞典》:什具
(1).各种日用器具。新唐书·崔圆传:“ 圆 鋭功名,初闻难,刺 国忠 意,乃治城浚隍,列馆宇,储什具。”
(2).指各种工具。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八:“奏请修 河 北诸城,计木五百万条,畚钁什具七百万事。”
《漢語大詞典》:式盘(式盤)
我国古代推算历数或占卜的工具。分天地盘。天盘为圆形,地盘为正方形。上面画有北斗和二十八宿的星象、方位,并刻有一百八十二个圆点,代表周天度数的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一度。
《漢語大詞典》:铁刷(鐵刷)
(1).古代一种刑具。 五代 梁 刘守光 所制。用以刷人皮肤。新五代史·杂传·刘守光:“ 守光 素庸愚,由此益骄,为铁笼、铁刷。人有过者,坐之笼中,外燎以火,刷剔其皮肤以死。” 宋 无名氏 《擒刘鋹露布》:“置火牀铁刷之狱,人不聊生。”
(2).刷除金属器物污垢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锥探(錐探)
探测地层的一种方法。用手将锥形探测工具压入地中,凭感觉辨别地层的情况,用于找水源和勘查堤身内部的洞穴、缝隙以及土层中的砖石、木枓等。
《漢語大詞典》:騣工
旧时谓修补磁窑器皿的工匠。因其所持工具主要以马鬃制成,故名。 明 徐渭 《修拄杖首修发网胶漏磁壶及哥窑瓯某亦病只耳聋次前韵》:“握粟付騣工,寧减朝食馈。”
《国语辞典》:槌子  拼音:chuí zi
敲击器物的工具。如:「我想钉个钉子来挂画,却到处找不到槌子。」
《漢語大詞典》:盐抄(鹽抄)
烧盐使用的一种工具。 阿英 《盐乡杂信》六:“烧盐时所用的工具,大抵是‘丫铲’、‘长火叉’、‘盐抄’。”
分類:工具
《國語辭典》:凿子(鑿子)  拼音:záo zi
一种挖槽或打孔用的工具。长条形,前端有刃,使用时用重物敲击后端。
《國語辭典》:板画(板畫)  拼音:bǎn huà
初以镜板为作画材料,今改以镂刻或腐蚀的方法,于铜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蚀,再涂上油墨或水性颜料,以纸或布拓印出来的图画。有孔版画、凸版画、凹版画及平版画四种基本类型。也作「版画」。
《漢語大詞典》:混江龙(混江龍)
(1).曲牌名。属北仙吕宫。 元 王实甫 《西厢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 清 李渔 《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
(2).我国古代的一种水雷。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火器:“混江龙:漆固皮囊裹炮沉于水底,岸上带索引机。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敌舟行过,遇之则败。”
(3).刷荡沙泥的治河工具。木制,径一尺四寸,长五六尺,四面安铁叶如卷发,重凡三四百斤,沉入水底,以刷荡沙泥。《捻军史料丛刊·军情·同治七年七月十一日》:“ 淮扬 外江各砲船陆续撤回, 临清 以上浅阻堪虞,混江龙费工无用,可作罢论。”
《國語辭典》:号筒(號筒)  拼音:hào tǒng
军中传令用的吹管乐器,一般都用喇叭。也称为「长鸣」。
《漢語大詞典》:风钻(風鑽)
(1).开凿岩石用的风动工具,利用压缩空气使活塞作往复运动,冲击钎子。多用于开凿炮眼。也叫凿岩机。
(2).用压缩空气做动力的金属加工工具。用于钻孔。
《漢語大詞典》:风锤(風錘)
用压缩空气做动力、手持的捶击工具。主要由一个空气推动的活塞和自动控制活塞运动的阀构成。多用于铆工。
《漢語大詞典》:刮刀
手工工具,条形,横截面有扁平形、半圆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主要用来刮去工件表面的量金属,提高工件的外形精度和光洁度。
《漢語大詞典》:寡妇笱(寡婦笱)
捕鱼工具。诗·小雅·鱼丽“鱼丽干罶” 毛 传:“罶,曲梁也,寡妇之笱也。” 孔颖达 疏:“以簿为鱼笱,其功易,故号之寡妇笱耳,非寡妇所作也。”
分類:捕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