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20,分88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冰川学
冰川运动
冰川作用
跋履山川
跋山涉川
跋涉山川
百二山川
百川朝海
百川归海
百川学海
傍矣川
荡荡平川
箪醪投川
德聚颍川
德川家康
《漢語大詞典》:冰川学
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冰体的科学。研究对象包括山岳冰川、大陆冰川、海冰、河冰、湖冰、地下冰、季节性结冰以及积雪和运动中的雪等。可分为冰川物理学和冰川水文学等。
《漢語大詞典》:冰川运动
指冰川的移动。运动速度极为缓慢,一般为每年前进几十米至一二百米。中国西藏东南冰川运动速度较快,每年可达300米左右。大陆冰川边缘伸出的巨大冰舌,断裂后进入海洋成为飘移的冰山。
《漢語大詞典》:冰川作用
冰川对地表形态的破坏和建设作用。包括冰川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冰川侵蚀形成冰蚀地貌,侵蚀下来的物质经冰川搬运,最后因冰川融化而沉积下来,形成冰碛地貌。
《漢語大詞典》:跋履山川
同“ 跋山涉水 ”。 左传·成公十三年:“ 文公 躬擐甲胄,跋履山川,踰越险阻,征东之诸侯。”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太公五世反葬于周:“夫 齐 之去 周 二千餘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触冒寒暑,自东徂西,以葬於封守之外,於死者为不仁。”
《國語辭典》:跋山涉川  拼音:bá shān shè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事实。龙尾道》:「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水」。
《國語辭典》:跋山涉水  拼音:b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如:「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找寻失散多年的双亲。」也作「跋涉山川」、「跋山涉川」。
分類:远道奔波
《國語辭典》:跋涉山川  拼音: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走长远路途的艰苦。宋。钱易《南部新书。丙》:「卿等学富雄词,远随乡荐,跋涉山川,当甚劳止。」也作「跋山涉川」、「跋山涉水」。
《漢語大詞典》:百二山川
同“ 百二山河 ”。 《全元散曲·新水令》:“随人愿、照百二山川,照百二山川,一点金星瑞云里现。”
《漢語大詞典》:百川朝海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亦作“ 百川归海 ”。 清 毛奇龄 《禹庙》:“一自百川归海后,长留风雨在 江 东。”
《國語辭典》:百川归海(百川歸海)  拼音:bǎi chuān guī hǎi
本指众多河川流入大海之中。语本《淮南子。泛论》:「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后亦比喻天下人、事、物虽分杂,终究汇聚于一处。
《漢語大詞典》:百川朝海
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汉 焦赣 《易林·谦之无妄》:“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亦作“ 百川归海 ”。 清 毛奇龄 《禹庙》:“一自百川归海后,长留风雨在 江 东。”
《国语辞典》:百川学海(百川学海)  拼音:bǎi chuān xué hǎi
书名。宋左圭编,十集,一百种。取汉。扬雄《法言》中「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义。所收以唐、宋人著述为多,间有晋代及六朝的作品。是宋代汇刻书仅存于现今者,后世刻丛书多仿效之。明吴永有《续百川学海》,冯可宾有《广百川学海》。
《漢語大詞典》:傍矣川
隋 唐 时我国西南部部族名。公元八世纪中叶并于 南诏 。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 隋 时 永昌 姚州 闻有 蒙舍詔 、 蒙嶲詔 、 越析詔 、 浪穹詔 、 施浪詔 、 邆賧詔 ,又有 傍矣川 、 罗识 二族,通号‘八詔’。其后二族为 閤罗凤 所灭。”
《分类字锦》:荡荡平川(荡荡平川)
扬雄幽州牧箴荡荡平川惟冀之别
分类:州郡
《漢語大詞典》:箪醪投川(簞醪投川)
相传古有良将,得到别人赠送的一箪酒,为了表示与部下共享,把酒倒在河里,让兵士从下游取水饮之。事见 汉 黄石公 《三略·上略》。或以为 越王 勾践 事,见吕氏春秋·顺民。后以“簞醪投川”为将领爱抚部下,甘苦与共的典实。文选·张协〈七命〉:“单醪投川,可使三军告捷。”单,通“ 簞 ”。 李善 注引《黄石公记》:“昔良将之用兵也,人有馈一簞之醪,投河,令众迎流而饮之。夫一簞之醪,不味一河,而三军思为致死者,以滋味及之也。”
《分类字锦》:德聚颍川(德聚颍川)
异苑颍川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季和其夜德星聚明旦太史奏五百里内有贤人会
分类:
《國語辭典》:德川家康  拼音:dé chuān jiā kāng
人名。(西元1542~1616)日本德川幕府第一代将军。自丰臣秀吉死后,关原一战,取得执政权,建立德川幕府十五代三百年的政权,卒谥东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