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峻绝(峻絶)
(1).陡险,陡峭。 晋 郭璞 《流寓赋》:“骇斯径之峻絶,感 王阳 而增惧。”按, 王阳 , 汉 时人,尝行经 邛郲 九折坂 ,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事见汉书·王尊传。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 南岸有山孤秀,从 江 中仰望,壁立峻絶。” 宋 苏辙 《臣事策下》之一:“彼能通其君臣之欢,坦然其无高下峻絶不可扳援之势。”
(2).指陡险处。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下峻絶,顾瞻来时所歷之峰,皆伏处其下不可见。”
(3).严厉。 明 李贽 《绝交书》:“然此书实峻絶可畏,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清 方文 《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爱之如慈母,畏之若神明。讼庭何峻絶,宾客莫敢縈。”
(4).高超。 明 李东阳 《〈东泷遗稿〉序》:“及读之餘,日就超诣,则由博归约,歛华就实,益为简洁峻絶出羣之作。”
(5).坚决。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或谓 裴伦 絶望奋战,意向峻絶,实与 普式庚 性格不相容。”
《國語辭典》:严峻(嚴峻)  拼音:yán jùn
严厉。《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张汤传》:「禹酷急,至晚节,事益多,吏务为严峻,而禹治加缓,而名为平。」
《漢語大詞典》:峻拔
(1).高耸挺拔。 唐 刘禹锡 《华山歌》:“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 明 李东阳 《月桥诗序》:“ 攸邑 之东北四十里有山焉,奇耸峻拔,每月出,则先见其巔。” 清 戴名世 《郭生诗序》:“又怪其峰峦峻拔,而鲜有秀特之士闻於世焉,何也?”
(2).严正刚直。 宋 苏舜钦 《大理评事杜君墓志》:“性洒然峻拔,少所与合。”
(3).超然不凡;智慧出众。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名公像:“ 王襄敏公 ,广额丰颐,而骨气峻拔,有威重。”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临济 之宗,明者得之於峻拔,昧者失之卤莽。”
(4).犹遒劲。指笔力刚劲。 明 李东阳 《蒙泉公补传》:“其为文高简峻拔,追古作者。”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 姬传 之丰韵, 子居 之峻拔, 涤生 之博大雄奇,则又近今之絶作也。”
《漢語大詞典》:峰峻
亦作“峰峻”。 比喻人品高拔不凡。南史·朱异传:“器宇弘深,神表峰峻。”
分類:人品不凡
《國語辭典》:峻阪  拼音:jùn bǎn
山路斜上而陡起的部分。《史记。卷一○一。袁盎晁错传》:「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文选。潘岳。金谷集作诗》:「回溪萦曲阻,峻阪路威夷。」也作「峻坂」。
分類:陡坡
《漢語大詞典》:峻峙
(1).高耸。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乔岳峻峙,命世兴贤。”
(2).指耸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故宫北石柱:“周垣峻峙,隅楼特起。”
(3).陡峭。 宋 张耒 《明道杂志》:“﹝ 黄州 ﹞去治无百步,有山入 江 ,石崖颇峻峙,土人言:此 赤壁磯 也。”
《漢語大詞典》:孤峻
孤岸严正。 宋 叶少蕴 石林诗话:“﹝ 杜正献 ﹞立朝孤峻,凛然不可屈。”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方正:“﹝ 李藩 ﹞材能不及 裴垍 ,孤峻颇后 韦贯之 ,然人物清整,亦其流也。”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两试翰林,辞成拔儁;遂至詹事,益持孤峻。”
分類:严正
《漢語大詞典》:峻擢
高升。 宋 苏轼 《答王商彦书》:“来岁科詔,竚闻峻擢,以尉愿望。”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从龙外迁:“歷朝从龙旧臣,俱峻擢臺阁,惟 宣宗 登极,恩最为凉薄。”
分類:高升
《漢語大詞典》:峻刑
严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不崇本则君无以兼人;无以兼人,虽峻刑重诛而民不从,是所谓驱国而弃之者也,患孰甚焉。”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然民间行之日久,莫觉其非,或清谈所不能禁,非峻刑不能止也。”
分類:严刑
《漢語大詞典》:峻迁(峻遷)
高升;升迁。 宋 陈师道 《回交代书》:“方圣君侧席之求,乃贤者汇征之会,佇膺严召,即庆峻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徵梦·仪铭袁宗皋:“ 世宗 入绍,则已滞藩邸三十年矣。峻迁吏部左侍郎。”
分類:高升升迁
《漢語大詞典》:崇峻
(1).高大。《孔子家语·六本》:“夫 釐王 变 文 武 之制,而作玄黄华丽之饰,宫室崇峻,舆马奢侈。”北齐书·冯子琮传:“宫成, 世祖 亲自巡幸,怪其不甚宏丽。 子琮 对曰:‘至尊幼年,纂承大业,欲令敦行节俭……不宜过復崇峻。’”
(2).引申为崇高庄严。新唐书·刘祥道传:“且掖省崇峻,王言秘密,尚书政本,人物所归,专责曹史,理有未尽。”
《漢語大詞典》:峻壁
陡峭如壁的山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馀水:“南则絶谷,累石为关垣,崇墉峻壁,非轻功可举。” 金 刘迎 《南口》诗:“危峰张屏幃,峻壁开户牖。”《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此岭西皆是峻壁巔崖,不能开凿。”
分類:陡峭山崖
《國語辭典》:峻急  拼音:jùn jí
1.个性严苛,不能容物。《晋书。卷四七。傅玄传》:「然玄天性峻急,不能有所容;每有奏劾,或值日暮,捧白简,整簪带,竦踊不寐,坐而待旦。」《北史。卷四○。李彪传》:「性峻急,不杂交游。」
2.水流湍急。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
《國語辭典》:峭峻  拼音:qiào jùn
1.陡峭险峻。《汉书。卷六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严助》:「其入中国必下领水,领水之山峭峻,漂石破舟,不可以大船载食粮下也。」《旧唐书。卷一九六。吐蕃列传下》:「堡之三面颇峭峻,唯北面连原,以濠为固。」
2.严苛。《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澄德化之陵迟兮,烈刑罚之峭峻。」
3.超拔不凡。唐。韩愈 感春诗五首之四:「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旧唐书。卷一七三。列传。郑覃》:「繄彼休功,明我推择。爰嘉峭峻,俾总纪纲。」
《國語辭典》:峻德  拼音:jùn dé
大德。《礼记。大学》:「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也作「俊德」。